2023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3705133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品质文档2023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心理学指出,学习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渐渐形成的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方式,是共性特征的重要方面。 叶圣陶先生说:“训练是什么?往简洁方面说,就是培育习惯。” 爱因斯但在论训练中说:“假如青年人通过体操和走路训练了他的肌肉和体力的耐劳性,以后他就会适合任何体力劳动。思想的训练以及智力和手艺方面的技能熬炼也类似这样。”他还借用别人的话给训练下这样的定义:“假如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训练。”这“留下来的”就是习惯。 从训练是进展学生共性来说,语文教学就是要从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力量方面来完善学生的共性。从这

2、个意义上来讲,培育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任务,是一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终极目的。 魏书生老师是特别重视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他认为:“自学力量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主体的范畴,是较为简单的特别力量。这就不能幻想通过一两次自学行动的过程使学生具备这种力量。每次自学过程似乎点,自学习惯似乎线,线才能组成面,最终构成自学力量体。培育习惯是培育自学力量的关键,这个关键一接通,学生大脑这部机器就长久的运转起来了。”从他介绍的阅历我们看到,通过他的三年训练,学生在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自学习惯初步养成。这是:学生养成了一篇短文听一遍,就试着归纳中心,分析层次结构,复述课

3、文内容的习惯。养成了口头作文、口头总结每节课学习过程的习惯。养成了自学教材、读课外书,积累格言,观看思索社会问题的习惯。就写的方面而言,学生养成了自留作业,自己批改作文,相互出考试题,写日记,办班级日报的习惯。以写日记为例,三年中最差的学生都写了15万字以上的日记。 魏老师培育学生的这些学习习惯,看上去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哪一样却都需要花费心血。其中最需要的、最考验人的就是老师的急躁和学生的长久性。魏老师在培育学生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其中的困难,结合学生特点,制定了详细实施的方案。他的大体做法是: 第一,首次慢动。开头时留意求稳、求慢,以使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例

4、如阅读速度,刚开头只要求达到300字分钟。写日记既不讲格式,也不要求中心等,只要写就行,一天写两句话三句话都可以、等等。目的是使每部大脑机器转起来。 第二,渐渐加速。经过一两个月训练之后,大家都转动起来后,适当加快动的速度。例如阅读由300字分钟,提高到400字分钟。日记要中心集中,写250字以上。这个阶段是培育习惯的困难期,中下等学生可能不适应。老师辩证的分析每个学生的心理,关心他们制定适应加速的措施。 第三,系统方案。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做一个完整的系统,留意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关系。方案明确详细,既有每年训练总量,又有每月、每天的详细训练数字,而且每天课内写什么,课外读什么都是由学生确定出明确的

5、目标。方案由学生充分争论,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仆人。 第四,掌握时空。要保证良好的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进展,就要掌握坏习惯在时空内的活动范围。班里将好同学与差同学组成互助组,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同时留意发挥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第五,形成习惯。经过缓慢的首次推动,渡过了困难期,制定了系统的方案,又创设了一个执行方案的时空环境,“学生似乎冲破重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运转了,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形成了自学习惯。”(摘自中学语文教坛风格流派录,辽宁训练出版社) 讨论魏老师培育学生自学习惯的方法和过程,我们至少应当留意这样两点: (一)习惯的培育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 训练学上有一

6、条基本原理,就是学问可以传授,力量必需训练。听说读写是感知和运用语文的力量,所以必需经过训练,而且要常常训练,反复的训练,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的训练。训练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成为习惯,成为习惯才能随时运用。 分析一下魏老师培育学生自学习惯的过程,我们会看到他采纳的五个步骤,是从学生接受程度和形成规律动身的,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的有序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每一个学生认同的(经过了学生的充分争论讨论打算的),这样就使学生能够把方案变为比较自觉的行动。因为学生年龄的缘由,心理进展的缘由,以及每个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在养成自觉习惯的过程中,会消失动摇或反复。魏老师针对不同的状况的学生和不同

7、阶段的问题,在详细关心个别学生的同时,努力营造班集体学习的氛围,采纳组对互助的形式,促进耳惯的养成。这些做法的意义和道理都值得我们从训练学、心理学的理论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严格的要求 魏老师为了培育学生的自学习惯,留意支配科学有序的步骤,同时又不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对学生的训练和培育,假如放松要求就不会胜利,这已被很多老师的很多阅历和教训所证明。 叶(圣陶)老说:“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教导一番,只是个开头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训练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所以讲说和教导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训练的多多练习,硬是要

8、根据规格练习,练成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够代劳的,非自己动手,仔细练习不行。” 魏老师培育学生自学的习惯,不论是提高阅读速度,还是坚持记日记,都一丝不苟。他常训练学生说:“定了干,说了算。”这不仅能够培育出学生自学的习惯,而且也有益于形成学生良好的品行。我们在学习魏书生老师的阅历时,总能从中看到他对学生如何做人的训练。从为师者来说,这也是一种美妙的品行。 心理学告知我们,先天素养是共性进展的前提条件,就一般人来说这种条件是相差不远的;后天养成是共性进展的打算条件,而这种条件是相差甚远的。所以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而且,完整的共性正是在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形成的。王夫之说:“习成而性成也。”语文教学(不只语文教学)重要的工作不完全在于教学生多少学问、教学生读懂多少篇课文,而是要使学生在后天的学习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肯定意义上说,习惯的养成就是力量的形成。教学中忽视学生良好习惯培育的教学不会是胜利的教学。魏老师注意培育学生自学习惯,确是探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 优质文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