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3704909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引流管的护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无外乎以下几点:1、妥善固定引流管。2、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 的通畅。3、观察引流的颜色、量、性质,并记录。4、严格无菌操作。具体的你看看这个: 保持引流管管道通畅,随时注意观察,不要受压和扭曲,折转成角,以免影响引流。还要 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避免移位、脱出。应用引流管时,要注意引流瓶的位置不能高于病 人插管口的平面。搬动病人时,应先夹住引流管;引流液超过瓶体一半时,即应倾倒,以防 因液面这高所致的逆流污染。注意保持各种引流管与伤口或粘膜接触部位的洁净,以防 感染。做好引流颜色、性状及量的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一胃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A.固定胃管应用白

2、色橡皮胶布贴于鼻 尖部,胶布应每天更换。B.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约4555cm。若怀疑胃管脱 出,应及时通知医生。此时鼻饲者应暂时停止,待确定胃管在胃中方可进行鼻饲。 注判定 胃管在胃内的方法:口用注射器回抽可从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口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打气, 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口将胃管插入水中无气泡溢出C.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 折。搬动或翻动病人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 2.保证胃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抽吸胃液。A. 定时冲洗,每4小时一次。冲洗时应根据胃管的型号,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选择5或 10m 1注射器用35ml生理盐水冲洗胃管。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若有阻力不可硬

3、冲, 以免损伤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瘘。冲洗时若有阻力应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 出表示胃管通畅,可再冲洗。若抽不出胃液、冲洗阻力大,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B. 根据胃液分泌的情况定时抽吸胃液,一般每4小时一次。抽吸胃液时吸力不可过大,以 免损伤胃壁,造成粘膜损伤出血。3.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A.观 察胃液的颜色、性质:胃液颜色一般为墨绿色(混有胆汁)。若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 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胃液出现颜色或性质的改变,应及时通知医 生,给予相应处理。B.准确记录胃液的量:若胃液量过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避免引起水电解质紊

4、乱。 4. 插有鼻饲管、胃管或禁食的病人口腔清洁由为重要。鼓励病人 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 5.鼻 饲的护理: A. 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且没有腹涨、胃储留之症状后,再 行鼻饲。 B. 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 1,根据全天总量和病人的消化吸收情况合理分配,制定间隔时间。 鼻饲后用温开水冲净鼻饲管,并把管安置好。持续鼻饲应均匀灌入。 C. 鼻饲温度要适宜,以35r左右为宜。持续灌入时鼻饲液温度应与室温相同。过热易烫伤胃壁粘膜,过凉易引 起消化不良、腹泻。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 D. 鼻饲开始时量易少,待病人适应后逐 渐加量并准确记录鼻

5、饲量。二.腹腔引流的护理1、根据病情需要观察腹腔内可能安置几种引流物和数根引流管,病人转 入病房必须清点,最好根据作用或名称作好标记病接引流瓶。 2、分别观察记录引流出物质 的性状和量,外层敷料湿透及时更换并估计液体量,引流管如无引流物流出可能管道被堵塞, 如引流液为血液且流速快或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病人翻身、下床、排便时应防止 引流管脱出或折断滑入腹腔,滑出者应更换新管插入。 4、需负压引流者应调整好所需负压 压力,并注意维持负压状态。 5、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填塞止血者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若以 稳定应在4872小时拔除,或换新的纱布再填塞。 6、预防性应用的引流管应在48-72小时

6、拔除,如为防止吻合口破裂后消化液漏入腹腔则应在4-6日拔除,如引流腹膜炎的脓液应视 具体情况而定7、腹腔内引流管如2-3日不能拔除,则每2-3日应转动皮管一次,以免长期 固定压迫造成继发性损伤8、如需用引流管注入抗生素等药物或作管腔冲洗,应严格执行无 菌原则操作9、观察引流物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压迫组织坏死出血、肠瘘,继法感染,疼痛 等应当及时拔除或换管,处理并发症。三.胸腔闭式引流护理:1、胸腔闭式引流的个装置,使用前严格检查有无漏气或破裂;使用 前必须全部进行灭菌。2、胸膜腔导管插入后,将其固定好,立即与水封瓶相接。相通后, 如管内的水柱上升并随呼吸而上下 波动,则表示引流管通畅。3、病人取

7、半卧位,鼓励病人 深呼吸或咳嗽,增加肺活量,促进肺复张。4、保持引流管通畅。如引流管内水柱停止波动, 并且病人出现胸闷、憋气,则提示引流不畅,应急时处理。5、观察引流量及性质。一般开 胸手术后2小时内引流量为100300ML,24小时引流量为500ML。小时内多为血性液体, 若引流液的速度快且量大,每小时大于200ML,应考虑为胸腔内出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6、每日更换引流瓶。更换时应先用血管钳夹注引流管,防止气体进入胸膜腔,并且要严格 无菌操作。确实衔接无误,封闭良好后,开放止血钳,鼓励病人咳嗽或深呼吸。7、病人下 床活动时,要用血管钳夹注引流管,勿使水封瓶高于胸壁引流口水平,以防瓶内液体

8、倒流; 如水封瓶破碎或其衔接部位脱节时,应立即将引流管上端夹闭。如引流管脱出胸腔,可用手 指捏压伤口,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封闭报告医生处理,切不可将脱出的引流管再度插出胸膜腔, 以免造成损伤和感染。8、一般开胸术后2448小时,引流液(8小时)少于50ML,无气 体排除,病人无呼吸困难, X 线检查证实肺已完全复张,即可拔管。脓胸病人引流液每日少 于 10ML 时,方可拔管。拔管时,让病人取坐位,消毒后剪断固定缝线,嘱病人吸气后屏气, 术者一手拔除引流管,另一手迅速用备好的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夹盖敷料后妥善固定。拔 管后需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伤口有无漏气、渗液和皮下气肿。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9、处理。9、一侧全肺切除的病人,胸腔引流管要用止血钳夹住,从而来调节胸膜腔内的压力, 防止纵隔摆动,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并应经常观察气管的位置。方法:将食指和无名指分别 置于双侧锁骨内端,中指轻置于气管上,观察食指与中指、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的距离是否相 等。如气管的位置向健侧移动,应及时通知医生,在严密观察下开放胸管,放引流液一次不 超过200ML;如偏向患侧,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T 管有什么特殊锝护理麽?1 妥善固定,防止滑脱,避免引起胆汁性腹膜炎患者回病房后,立即将t型管接无菌引流袋,并用曲别针固定床旁,保持引流管通畅, 勿将引流管扭曲、受压。如有泥沙样结石或蛔虫阻塞时,应用无菌盐水缓慢冲洗,勿加

10、压冲 洗。2. 保持无菌,防止逆行感染每天更换引流袋,并检查有无破损,注意无菌操作,平卧时引流袋应低于腋中线,防止 胆汁逆流造成逆行性感染。3. 观察与记录观察记录胆汁引流液颜色、性质、量、有无鲜血或碎石等沉淀物,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及腹痛情况、大小便颜色及黄疸消退情况。一般术后24h内t型管引流量约300500m 1,呈 黄色或黄绿色、清亮,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本组病例有1例术后第35天出现胆汁增多, 约11001450m 1,胆汁内未发现沉淀物,为黄绿色,患者未诉不适。针对病情,给予继续 观察,术后第 6 天引流量开始逐渐减少。2.4 t 型管周围皮肤的护理每日清洁消毒t型管周围皮肤1次,并覆

11、盖无菌纱布,如有胆汁渗漏,应及时更换纱布, 并局部涂氧化锌软膏保护。应严格按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2.5 拔管的护理本组病例均术后1214天拔除t型引流管,其拔管指征为:黄疸消退、无腹痛、无发 热、大小便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黄色或黄绿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 及絮状物,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在x线下经t管行胆道造影,了解胆道下端是否通畅,若胆 道通畅,可夹管3天;若无发热、腹痛、黄疸,即可拔除t型管。拔管后1周内,应警惕胆 汁外漏,甚至发生腹膜炎,观察体温有无黄疸和腹痛发作,以及时处理。2.6 观察患者全身情况胆道疾病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早期以胃肠外营养为主,静脉输入水电解质、氨基酸等 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胃肠功能恢复有 肛门排便、排气后,指导患者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 的低脂饮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