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5218352ac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模板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370445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35218352ac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835218352ac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835218352ac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835218352ac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835218352ac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35218352ac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35218352ac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模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报告编号:委托协议编号:报告总页数:型普通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江西省路翔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市市政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负责人及报告编写:参加人员:注意事项:本报告无质检报告专用章无效。报告涂改作废。.本报告结果只对来样负责。地址: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集板溪村八一砖化厂概述江西路翔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立足于南昌市的商品沥青混凝土搅拌站,主要生产沥青、摊铺、销售。.依据主要技术规范、试验规程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原材料性质分析采用型普通沥青混合料。各原材料产地为:碎石高安石下采石场。浙江镇海石化沥青。试验样品由委托方提供。沥青对石油沥青按公

2、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了要求项追求试验检测。试验检测结果见表。检测结果表明该号沥青样品符合级沥青技术要求。表改性沥青检测结果检测项目单位级沥青要求试验结果评价结果试验方法针入度(C)合格一延度(C)不小于合格一软化点(环球法)C不小于合格一运动粘度(C)不大于合格一闪点()C不小于合格一密度(C)实测合格一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合格一离析(软化点差)C不大于合格一弹性恢复(C)%不小于合格一质量变化不大于土合格一后残留、宀%残留针入度比物不小于合格一延度(C)不小于合格一矿料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及矿粉和生石灰。粗集料粗集料规格为、,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试验结果表明

3、,粗集料各项指标均符合一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关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的技术要求。表粗集料技术性质检测项目单位要求粗集料试验结果试验方法集料压碎值一洛杉矶磨耗损失一表观相对密度一毛体积相对密度一实测值吸水率对沥青的粘附性级一混合料针片状颗粒含量%一粒径大于针片状颗粒含量粒径小于针片状颗粒含量水洗法V颗粒含量一软石含量一细集料细集料采用机制砂和天然砂,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试验结果表明,细集料各项指标符合一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关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的技术要求。表细集料技术性质检测项目单位要求试验结果试验方法机制砂天然砂表观密度一一表观相对密度一不小于含泥

4、量(小于的含量)不大于一砂当量不小于一矿粉矿粉为石灰岩矿粉,试验结果见表。试验结果表明,矿粉的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关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用矿粉的技术要求。表矿粉技术性质检测项目单位标准要求试验结果试验方法表观密度不小于一表观相对密度含水量不大于烘干法粒度范围一亲水系数V一.型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根据委托方的要求,采用方法进行型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矿料级配的确定依据关于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要求及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对级配的优化设计研究成果,设计级配确定为型。级配组成见表并如图所示。00000000000表矿料筛分及配合比计算结果筛孔直径料规格(

5、)种类矿料规格()种类机制砂天然砂矿粉矿料配合比例()机制砂天然砂矿粉生石灰各规格种类矿料通过百分率(配合前)()各规格种类矿料通过百分率(配合后)()合成级配计上限计下限图矿料级配曲线:Wm“规范上限规范下限*一/”*F*A!C14/9油石比的确定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成型。试件成型条件为:垂直压力。拌合温度C。成型温度CC。控制方式为极限平衡状态。选择油石比、,按上述条件成型试件。按(表干法)测定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根据沥青浸渍法实测合成集料的有效相对密度(见表)计算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并据此计算试件体积参数。试件体积参数及马歇尔试验结果见表,试验结果见表及图。表合成集料

6、有效相对密度试验结果项目盆勺重()盆勺水中重()盆勺料重()盆勺油料重()盆勺油料水中重()有效相对密度平均有效相对密度合成集料改性沥青表一型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体积参数及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序号油石比()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表干法毛体积相对密度()()()稳定度()流值()表一试验结果序号油石比()表干法毛体积相对密度由表及图可见,判定沥青混合料这种粒状塑性材料是否会出现塑性变形过大现象的指标(稳定系数)随油石比的增加而增加,当油石比等于时,V。当油石比大于后,大幅度增大,曲线已呈急剧增加趋势,表明混合料中的沥青已过量,试件的塑性变形过大。从反映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方面的参数(安全系数)随油石比的变

7、化情况来看,油石比等于时,值最大,而当油石比大于时,随油石比的增加,值减小。综合考虑试验结果并参考体积参数的大小及变化趋势,将型改性沥青混合料最大油石比确定为。考虑到该工程所处的地区气候特点、高速公路渠化交通的特点以及便于施工控制,此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范围为。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为:机制砂:天然砂:矿粉:生石灰:。最佳油石比为.型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检验水稳定性检验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见表。试验结果表明,用方法优化出的型改性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坏性能满足规范要求。表一型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结果项目油石比()规范要求混合料检验结果试验方法残留稳定度()不小于残留强度比()不小于车辙试验车辙试

8、验结果见表。试验温度为C,轮压。结果表明,法设计的型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抗车辙能力。表一型改性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弯曲试验试验温度油石比()试验项目规范要求试验结果试验方法C平均动稳定度(次)不小于变异系数()不大于弯曲试验结果见表。试验温度为c,控温精度为土C,加载速率。试验设备为(U型)表一型改性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结果(油石比)项目单位检验结果试验方法弯曲试验破坏应变(卩9抗弯拉强度弯曲劲度模量应变能渗水试验渗水试验结果见表。结果表明用轮碾法成型的试件不透水,满足一的技术要求。表一型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渗水试验结果项目油石比()渗水系数要求()实测值试验方法渗水系数()不大于不透水试件密度与马歇尔试件密度的对应关系建议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并以试件密度作为评定压实度的标准密度当工地无时,可按“密度等值”方法确定试件的密度。即试件密度二双面击实次的马歇尔试件密度X修正系数。对比试验结果见表表两种成型方式对比试验结果成型温度(C)成型方法油石比()表干法毛体积相对密度修正系数马歇尔(双面击实次)结论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见表。表一型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材料种类机制砂天然砂矿粉生石灰最佳油石比()油石比范围()例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