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花木三产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698448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花木三产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加快花木三产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加快花木三产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加快花木三产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快花木三产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花木三产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快花木三产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加快花木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一、制约我市花木产业发 展问题因素分析 (一)缺土地资源。我市花木产业主要集中 于尧塘街道开发区尧塘“区镇合一”后尧塘拆迁200多万血涉 及到8个行政村新的城市空间规划调整后尧塘与开发区连成一 片其西部30k血纳入城市大开发大建设范围使本来就紧张的土 地资源愈发紧张不少村人均土地不足0.5亩因花木产业土地收 益较高尧塘花木苗圃、基地建设的土地价格水涨船高不得已花 木种植户转战外地建设苗圃基地。(二)缺政策扶持。引导促进提升花木产业靠政策支撑包 括利用支农惠农的宏观政策和地方出台的扶持政策。嘉泽在 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他们大力发展“公司+商会+

2、合作社(联社) +农户”经营模式公司工程、合作社开票有效用足用好政策政 府积极鼓励扶持产业发展。相同的市场不同的主体落实具体政 策不一样对产业发展效果也不同。要充分利用上下政策切实为 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户减负增效。(三)缺社会服务。尧塘“公司+农户”经营模式运作了 20多年仍停留在口号上“公司+农户”几乎是空壳挂靠队伍多 实际运作少实体没做实花农与公司松散联盟公司既不采购花农 的产品也不统一供苗销苗更没有技术指导实际上变成了对没有 销路农户的盘剥。(四)缺科技支撑。花木产业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 综合效益高的集生物、农业、建筑、园林、工程景观设计、艺 术等学科的现代产业而目前面对捉

3、摸不定的市场存在“六 缺”:当前最缺政府组织引导缺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运用缺实质 性龙头企业带动缺部门协会科技服务指导缺专业高效、专家团 队提升品牌和产品档次缺科技引领花木产业前行。二、提升尧塘花木产业的对策建议(一)转换发展思路。一是用好政策优势。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 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判断、新要 求。长期来看生态环境建设刚刚起步花木产业将会有更具体的 政策支撑更有力的政府支持以及更充裕的资金保障花木产业仍 处于产业发展的上升通道园林工程行业至少还有1020年的 繁荣期。二是抓住产业机遇。尧塘区位优势突出自然条件充分产业 发展历史悠久人_劳殷实。特别是处在_

4、西太湖休闲区一尧塘 花木产业区一长荡湖旅游度假区走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越快越要 加大生态涵养、环境优化的力度。三是转换心理预期。市场调整、企业洗牌、农户淘汰的格 局正在发生一个品种种几十年、“栽树三五年发财”、“一个 工程致富”、“包赚不亏”的时代即将结束。苗木品种多样 化、产品优质化、管理精细化、基地特色化时代已经来到。四是拓展市场空间。宏观政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特别要 瞄准中西部地区、华北生态环境优化、新开发区建设、发展中 的城市广场公园马路、房地产、旅游业等关联度的行业产业充 分利用尧塘花木产业的品牌基地、经纪人队伍、企业影响力等 优势。五是转换经营思维。花木产业不仅仅是大农业概念要用工 业

5、化产业理念运作把花木产业当作工业产品来实现专业化规模 化标准化工厂化生产。(二)调整产业规划。根据全市发展规划加紧修编完善尧 塘镇空间发展规划制定好短中长期产业规划特别是要加紧出台 扶持花木产业3-5年的行动纲要科学合理布局尧塘花木产业。 建议将尧塘花木产业提升为我市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抓好创建国 家级开发区的机遇争创省级花木特色产业园区。通过建设花木 产业园区、花木示范基地、特色花木园圃打造完整的花木产业 链不断提高花木产业的档次、品质。(三)政府组织引导。一是用足用好政策。准确把握中央11个中央一号文件精 神以及各级各类相关农业政策争取条线政策扶持积极推进花木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土地流

6、转。建议采取耕地和农用地土地使用权的 合同方式交由村委统一管理采取自主经营、以商招商、反租倒 包、农民合作等形式建立较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三是做实做好服务。组建花木产业专门管理机构负责发展 规划、基础设施、组织协调、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培育完善 “公司+商会(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新经营模式搭建 花木产业信息平台。强化组织引导聘专家教授、种植大户、经 纪人、各类技术人员开展提供技术指导。为经营主体提供信 息、科技、金融、政策、法规等全服务保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 境。(四)提升科技支撑。一是引进科技企业。以西银公司为龙头对接园区经营主体 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化植物及花卉品种开发新型环保型 栽培基质、种球。二是加强产研对接。依托产业基地对接科研院所、大专院 校深化“产学研”合作通过园区平台加以孵化、推广形成“产 学研”一体的现代科技产业模式。三是提高生产设施。引进现代生物技术、灌溉技术、精细 农业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提升生产的智能化、自控化降低生产 经营成本提升花木种植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