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融资的法律风险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369769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投融资的法律风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企业投融资的法律风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企业投融资的法律风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企业投融资的法律风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企业投融资的法律风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投融资的法律风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投融资的法律风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投融资的法律风险企业投融资的法律风险人人皆知“投资有风险”,如何发现并预防这些风险,从而为自 己的投融资行为提供有效的风险控制,以实现商业目的,这是投资之 前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那么企业投融资的法律风险有哪些呢?一起来 了解一下!1 不同的投融资方式,存在不同的法律风险?选择好适合的方式是防范风险的第一步,要进行多方比较比照, 量体裁衣。企业直接头痛子模式,有具有贷款/委托贷款性质的投融资方式, 以及其他依法可行并经投、融资双方认可的投资方式:通过小贷公司、 典当公司、投资担保公司等非银行机构的资金运作模式进行借贷模式 的投资;融资租赁等其它形式的投融资方式。间接投融资模式,有股权 转让投

2、资、增资扩股投资。多与会计师沟通选择风险最小以及赋税成 本最低的投资方案是投资成功的第一步。2 投资不一定要用现金,把握好无形资产投资的法律风险?用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公司股权对外投资一定要 把好评估,作价以及权属变更登记的手续。避免留下出资不到位或者 虚假出资的法律风险。3 知识产权出资权利存在瑕疵的法律风险对于技术出资方而言,应避免其存在任何知识产权合法性、完整 性的法律风险。如果职务技术成果、软件职务作品等存在权属争议, 将从根本上影响出资的成立。建议可考虑在投资协议或合同中写明: “投资方保证,所投入的高新技术投资前是其独家拥有的技术成果, 与之相关的各项财产权利是完全的、

3、充分的,并且没有任何瑕疵”, 并约定相应的缔约过失责任。4 以技术作为投资的风险大,作为合作另一方如何防范 一是技术本人的权属需要明确界定与保证 ;二是技术本身防范瑕疵 作出约定;三是约定好交付方式和贬值风险。5 企业间的相互借贷,可能被认定为无效?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因违背相关法律规定,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第六十一条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 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 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 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 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企业借贷合

4、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 同”的规定,企业之间不得办理借贷或变相借贷融资业务,企业之 间签订的这种合同为无效合同。如:约定不论盈亏一方均固定收回本息的联营行为 ;约定一方向企 业投资,但不论企业是否盈利,均固定收回本息的投资行为等,在实 践中都将会被认为是变相借贷行为而归于无效。6 公司间借贷中出借人的风险?出借人有可能丧失担保利益。在企业间的借贷行为中,因借款主 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无效,对出借方是重大风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主合 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 任;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

5、不应超过债务人不 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因此,一旦借款合同被认定无效,担保合 同作为从合同也会被认定无效。出借人将无法获得或获得的担保利益 将会大打折扣,在借款人无法偿还本金的情况下,出借人在一定程度 上将丧失收回本金的保证。7 如何采取合法的形式进行企业间的借贷,从而避免法律风险?(一)委托贷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商业银行开办委托贷款业务有关问题的 通知:“托贷款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 供资金,由商业银行(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 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商业银行 开办委托贷款业务,只收取手续费,不得承担任何形式的贷款风险

6、 的规定,允许企业或个人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代为发放贷款。贷款 对象由委托人自行确定。这种贷款方式解决了企业间直接融通资金的 难题。它是企业间借贷受到限制的产物,是一种变相的直接企业借贷。 由于商业银行将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所以会增加交易成本。但通过 此方式可以实现企业之间借贷的合法化。由于企业有权决定借款人和 利率,所以对企业来说拥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在企业间借贷受到限制 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方式。(二)信托贷款按照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可以 作为委托人以信托贷款的方式实现借贷给另一企业。信托贷款的贷款 对象是由受托人确定的,信托贷款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企业间借贷关

7、系,因为委托人在乎的是收益,而不是借款给谁。(三)其他变通方式除上述两种法律明确规定的方式以外,在实践操作中可以采取以 下变通方式,在形式上实现企业之间借贷的合法化,从而达到企业之 间借贷的目的。1、改变法律上的借贷主体除法律限制的几种情形外,企业和公民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 依法受法律保护。所以可以个人为中介,将拟进行借贷的企业连接起 来,从而实现企业之间资金融通的目的。出借方先将资金借给个人, 该个人再将资金借给实际使用资金的企业(称实际借款方)。同时要求实 际借款方为个人的该笔借款,向出借人提供连带担保。如果个人不能 还款时,则出借方追索个人借款人,并同时要求实际借款人承担连带 担保责

8、任,维护了出借方的利益。2、先存后贷,存贷结合企业可以将资金存入银行,然后用存单为特定借款人作质押担保, 实现为特定借款人融资的目的。同时,出资人可以收取有偿担保费, 这是符合合同法和担保法规定的。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 在法律上被认定为是出借人,拟出借资金方在法律上被认为是担保人, 并不违背相关法律的规定。但这种借贷安排对银行和出资人有利,但 不利于借款人,因为这会增加借款的借贷成本。3、通过买卖合同中的回购安排实现企业之间融资的目的在买卖合同中安排回购条款,“买方”向卖方“预付货款”后, 到了一定的期限,或回购条款成就时,又向卖方收回“货物、货款” 及利息或“违约金”。通过形式上的买卖合同

9、,实现企业之间借贷的 目的。8 委托贷款中委托人存在的法律风险?(1) 借贷人的信用风险。如果借款是信用借款,那么事先评估借款 人的信用等级就显得十分重要;(2) 没有担保的风险。为降低风险,委托人最好发放信用贷款,而 应采取一定的担保措施。没有担保的债务人出现资不抵债时债权将面 临无法清偿的风险。(3) 委托指示不清的风险。委托人在委托受托人时务必将委托的事 项进行周全和具体的约定,避免贷款无人管理的情况;(4) 利益冲突,同一借款人的委托人的委托贷款和受托人的自营贷 款可能发生利益冲突,在发生借款人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债务清偿的 先后可能引起冲突,此处我国立法尚有空白,因此,委托人在委托时,

10、 最好先与受托人就可能出现的相关利益冲突做好约定。9 委托贷款中借款人的法律风险?(1) 贷款人不能按期发放贷款或提前收贷的风险。根据借款合同, 贷款人如果不能按期放贷或提前收贷都将对借款人造成一定的损失, 因此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中因明确约定此项违约的责任。(2) 商业秘密被泄露的风险。由于贷款人能够掌握借款人的债务、 财务、生产、经营管理等情况。借款人应妥善管理可能涉及商业秘密 的信息资料,并应约定泄密的法律责任。(3) 不能偿还贷款本息的风险。此风险确实存在但不在委托贷款的 法律关系之中暂且不予考虑。10 信托贷款存在的法律风险?(1)信托贷款与委托贷款不同,委托贷款的对象和用途由委托人指 定,而信托贷款的对象和用途由信托机构自行选定。相对委托贷款, 信托机构作为受托人的处理贷款的享有自主的权利,委托人不得干预, 这意味着,如果信托机构没有充分防范风险,可能会给委托人带来利 益的损失。(2)我国信托制度的缺少配套法规制度,这也给信托贷款带来一定 的法律风险。【企业投融资的法律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