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强化的主要方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694752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强化的主要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金属强化的主要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属强化的主要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强化的主要方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金属强化的主要方法。从金属材料的强化途径来看,金属材料的强化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提高合金的原子间结合力,提高其理论强度,并制得无缺陷的完整晶体,如晶须。已知铁的晶须的强度接近理论值,可以认为这是因为晶须中没有位错,或者只包含少量在形变过程中不能增殖的位错。这种强化方法只有在几种特殊的金属中才得到应用。另一强化途径是向晶体内引入大量晶体缺陷,如位错、点缺陷、异类原子、晶界等,这些缺陷阻碍位错运动,也会明显地提高金属强度。事实证明,这是提高金属强度最有效的途径。对工程材料来说,一般是通过综合的强化效应以达到较好的综合性能。具体方法有固溶强化、形变强化、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细化晶粒强化、择优取

2、向强化、复相强化、纤维强化和相变强化等,这些方法往往是共存的。下面简要的予以介绍: 1、结晶强化结晶强化就是通过控制结晶条件,在凝固结晶以后获得良好的宏观组织和显微组织,从而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它包括:(1)细化晶粒。细化晶粒可以使金属组织中包含较多的晶界,由于晶界具有阻碍滑移变形作用,因而可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同时也改善了韧性,这是其它强化机制不可能做到的。(2)提纯强化。在浇注过程中,把液态金属充分地提纯,尽量减少夹杂物,能显著提高固态金属的性能。夹杂物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采用真空冶炼等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金属材料。2、形变强化也叫加工硬化,金属材料经冷加工塑性变形可以提高其强

3、度。这是由于材料在塑性变形后位错运动的阻力增加所致。如铜合金。3、固溶强化通过合金化(加入合金元素)组成固溶体,使得融入固溶体中的原子造成晶格畸变,晶格畸变增大了位错运动的阻力,使塑性变形更加困难,从而使合金固溶体的强度与硬度增加的现象。4、相变强化合金化的金属材料,通过热处理等手段发生固态相变,获得需要的组织结构,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称为相变强化相变强化可以分为两类:(1) 沉淀强化(或称弥散强化)。在金属材料中能形成稳定化合物的合金元素,在一定条件下,使之生成的第二相化合物从固溶体中沉淀析出,弥散地分布在组织中,从而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强度,通常析出的合金化合物是碳化物相。若合金中的第二相以细

4、小弥散的微粒均匀分布在基体上,则可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称为弥散强化。如果这种微粒是通过过饱和固溶体的时效处理而沉淀析出来的,则成为沉淀强化或时效强化。这种强化的主要原因是细小弥散的微粒与位错的相互作用,阻碍了位错的运动,从而提高了塑性变形抗力。(2) 马氏体强化。金属材料经过淬火和随后回火的热处理工艺后,可获得马氏体组织,使材料强化。但是,马氏体强化只能适用于在不太高的温度下工作的元件,工作于高温条件下的元件不能采用这种强化方法。5、晶界强化晶界部位的自由能较高,而且存在着大量的缺陷和空穴,在低温时,晶界阻碍了位错的运动,因而晶界强度高于晶粒本身;但在高温时,沿晶界的扩散速度比晶内扩散速度大得

5、多,晶界强度显著降低。因此强化晶界对提高钢的热强性是很有效的。硼对晶界的强化作用,是由于硼偏集于晶界上,使晶界区域的晶格缺位和空穴减少,晶界自由能降低;硼还减缓了合金元素沿晶界的扩散过程;硼能使沿晶界的析出物降低,改善了晶界状态,加入微量硼、锆或硼+锆能延迟晶界上的裂纹形成过程;此外,它们还有利于碳化物相的稳定。6、综合强化在实际生产上,强化金属材料大都是同时采用几种强化方法的综合强化,以充分发挥强化能力。例如:(1)固溶强化十形变强化,常用于固溶体系合金的强化。(2)结晶强化+沉淀强化,用于铸件强化。(3)固溶强化+沉淀强化。对于高温承压元件常采用这种方法,以提高材料的高温性能。有时还采用硼的强化晶界作用,进一步提高材料的高温强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