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DOC 7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690197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DOC 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DOC 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DOC 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DOC 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DOC 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DOC 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DOC 7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字词】第一单元:攒(cn) 拗(o)确凿(o)菜畦(q)桑葚(s )轻捷( )蟋蟀(xshui) 臃肿(yn zhn)相宜(y) 书塾(h)蝉蜕(t)人迹罕至( j n)人声鼎沸(d)斑蝥(mo) 窍(io)覆盖(f)收敛(lin ) 脑髓(ou) 秕谷(b)鉴赏(jinhn)肿胀(hn)叮嘱(dn zh) 恐惧(kn j) 骊歌()花圃(p )耻笑(ch) 玉簪花(z)衣襟(jn )掸子(dn z) 徘徊(pi hui)栅栏(z n)蒲公英(p)丑陋(lu)讪笑(sh)嫉妒(j d )啄(zh)吐绶鸡(shu)篱笆(b)沼泽(o z)沮丧(j n) 嘎()泥泞(nn

2、)骇人(hi) 简陋(u)铰链(ji in)冰雹(o) 木屐(j) 飕(su) 佣人(y)灌木(un)恭敬(n jn)火钳(in) 弥漫(m m)瞬息(shn)幽寂()延绵(yn min) 荒草萋萋( q)涉足(h)伫立(z)足迹() 路径(n)忧郁(uy)方仲永(zh)皆( ) 邑()扳(p)环谒(y)泯(m)第二单元:颠(di) 澎湃(n pi)屏障(pn zhn) 哺育()九曲连环(q)气魄(p)郝(ho )叟(su)哽(n)懊悔( hu)祈祷(q do)捂()惩罚(h)逼狭(b xi) 崎岖(q q)阻抑(z y)亦复如是(y f sh) 浊流(zu) 雄健(in ji) 险峻( j)

3、 炽痛( t) 嗥鸣(o mn) 斑斓(bn ln) 谰语(ln ) 怪诞(dn) 亘古(n) 默契(m) 田垄(ln) 蚱蜢(z n)污秽(u) 泛滥(ln)呻吟(shnyn) 镐头()碾(nin)辘(l)杼(z) 鞍鞯(n jin) 辔头(p) 啾(ji) 朔(shu)柝(tu) 鬓(b) 戎(rn)第三单元:宰割(zi ) 筹划(chu) 彷徨(pnhun) 仰慕(yn )可歌可泣(q) 鲜为人知(in)当之无愧(ku) 锋芒毕露(l) 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r)马革裹尸(u)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nc y)至死不懈(xi) 元勋(xn) 孕育(y) 黯然神伤() 曛(xn) 铤(tng)

4、衰微(huiwi) 赫然(h )迭起() 锲而不舍(qi) 兀兀穷年(w)沥尽心血(l x) 潜心贯注(qin)迥乎不同(jin)一反既往(fn j) 慷慨淋漓(kn i ln) 气冲斗牛(d) 卓越(zu) 浠水(x)弥高(m)炯炯(in) 窥视(ku) 无暇(xi)衙门()重荷()深邃 (su)踌躇(hu h)磐石(pn)喧嚣(uxi)沉郁( y)应声而至(n shn) 一拍即合()义愤填膺(y) 魅力()琐事(su) 滑稽(j)荒谬(m) 头颅(l) 轮廓(ku) 钦佩(qn)白皙(x) 脚踝(ui) 卿(qn )邪(y) 涉猎(sh li) 孰(s) 刮目相待(u)【词语解释】人迹罕至

5、: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高枕而卧:与“高枕无忧”同义,垫高枕头、无忧无虑地睡觉。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来势汹汹:形容声势盛大的样子。恭恭敬敬: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亦复如是:也是像这样。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鲜,少。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坚持到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知道死了为止,指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没有愧色。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都

6、明白。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部显露出来。截然不同:形容完全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妇孺皆知:连妇女和小孩都知道了,形容人人都知道。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都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目不窥园:西汉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目不窥园”。后世用来形容埋头读书。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一如既往:与过去完全不一样。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博学多识:有广博精深的学问和多方面的

7、知识。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的节奏,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膺,胸。【文言文复习】5.伤仲永一、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二、词的积累 重点词语世隶耕(属于)称前时之闻(相当) 仲永之通悟(通达智慧)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彼其受之天也(他) 泯然众人矣(完全) 贤于材人(贤:胜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 稍稍宾客其父(渐渐) 或以钱币乞之(求取)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没有达到要求) 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意动词

8、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奇”的 意思 “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名词作意动词 “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以为利”的意思“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把当作宾客”的意思 名词作状语“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 动词用作状语 “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一词多义自: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闻:1.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其:1.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 2.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然: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

9、样)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 为: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成为) 古今异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此”。今义:判断动词) 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或许,或者。)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或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 三、句式积累1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省略句 省略宾语 “不使学”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不使之学”;“令作诗”中

10、也省略宾语“其”,可补充为“令其作诗”。 省略主语 “还自扬州中省略主语“我”,可补充为“我还自扬州”。 省略介词 “受之天”中“之”后省略“于”,可补充为“受之于天”;“借旁近与之”中“借”后面省去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借于旁近与之”。3.倒装句“还自扬州”是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1木兰诗一、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 二、词的积累 重点词语 旦辞爷娘去(早晨) 西市买鞍鞯(马鞍下的垫子)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流水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人的战马) 万里赴戎机(战争) 策勋十二转(记功) 赏赐百千强(有余) 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做) 出郭相扶将(扶持)雄兔脚扑朔

11、(动弹) 双兔傍地走(并排跑)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策勋十二转”中的“策”原是名词,指记事的册子,这里用作动词,“登记”的意思。2.动词用作名词“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原是动词,这里用作名词,“战马”的意思。 一词多义 市: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将:1.将军百战死(名词,高级将领).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 帖:.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 2.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上) 机:.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 古今异义 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12、。)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副词。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 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作姓氏。) 二、句式积累 1.省略句“愿为市鞍马”中省略宾语“此”,可补充为“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2.倒装句 “问女何所思”中的“何所思”,是宾语前置,是“所思何”的倒装,正确的语序为“问女所思何”。 5.孙权劝学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语气词) 二、词的积累重点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涂,当道,当权)但当涉猎(但,只。涉猎,粗略的阅读) 刮目相待(擦) 肃遂拜蒙母(于是,就)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代君王的自称,可译

13、为“我”。治,研究)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就,靠近) 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过,到) 即更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乎,啊,表示感叹语气)一词多义 当:.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 ) 2.但当涉猎(应当) 见:1.见往事耳(动词,知道)2.见渔人,乃大惊(动词,看见)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若:1.孰若孤(动词,比得上)2仿佛若有光(介词,好像)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2.于厅室之东北角(助词,的) 乃:.乃不知有汉(竟) 2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为: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做) 2.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古今异义 但当涉猎(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 三、句式积累1.省略句 :“肃遂拜蒙母”中,“拜”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肃遂拜于蒙母”。 .倒装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何见事”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 “蒙辞以军中多务”是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