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装置检验验收工作规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368782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电保护装置检验验收工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继电保护装置检验验收工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继电保护装置检验验收工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继电保护装置检验验收工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继电保护装置检验验收工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继电保护装置检验验收工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电保护装置检验验收工作规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继电保护装置检验验收工作规程总则为进一步检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正确性,彻底杜绝各种事故的 发生,根据有关保护反措及保护装置检验规程要求,特制定如 下工 作细则,以指导和规范现场工作。(一)、直流回路1、两套独立主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保护专用直流熔断器供电,断路器操作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各自开关的直流熔断器供电。2、辅助屏上的各套保护工作电源应分别经各自的控制开关接入装置。3、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的电缆不能共用一根电缆。4、若在施工拆除电缆时,特别注意和其他运行设备相连并带电的接 线要在运行设备处将接线打掉,并填写于安全措施票中。(二)、交流回路用和保护的电流、电压引入线,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

2、在开关 场和 控制室同时可靠接地;各相电流线,各相电压线及中性线应 分别置 于他同一电缆内。(三)、保护屏及二次线1、保护屏1.1装置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和接地铜排直接连 通。装设静态保护的保护屏间使用不得小于100mm2铜导体连接。然后将保护屏接地网的一点经铜导体和主控室接地网连通。专用接地铜排的截面不得小于100mm2。1.2屏上的电缆必须用合适的电缆卡子固定良好,防止脱落、拉 坏接 线端子排造成事故。1.3跳(合)闸引出端子应和正电源适当隔离。1.4到保护的交流及直流电源来线,应先经过抗干扰电容,然后 才进 入保护屏内,此时:1.4.1引入的回路导线应直接焊在抗干扰电容的一端;

3、抗干扰电容的 另一端并接后接到屏的接地铜排上。142经抗干扰电容后,引入装置在屏上的走线,应远离直流操作回路 的导线及高频输入(出)回路的导线,更不得和这些导线 捆绑到一 起。143引入保护装置逆变电源的直流电源经抗干扰处理。1.5弱信号线不得和有强干扰(如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的导线 相邻 近。1.6高频收发信机的输入(出)线使用屏蔽电缆,屏蔽层接地,接地 线截面不小于1.5mm21.7除公用综合重合闸的出口继电器回路外, 其他控制跳闸线圈 的出口继电器,其跳闸连接片应装在跳闸线圈和出口继电器的触点1.间。跳闸连接片的开口端应装在上方,接到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回 路, 应满足以下要求:连接片在落下

4、过程中必须和相邻近连接片有足够的距离,保证在操作连接片时不会碰到相邻的连接片;检查并确证连接片在扭紧螺杆 后能可靠地接通回路;穿过保护屏的连接片导电杆必须有绝缘套,并 距屏孔有明显距离;检查连接片在拧紧后不会接地。不 符合上述要求 的需立即处理或更换。1.9屏顶的前后应表明设备的双重编号。2、二次线2.1二次配线必须横平竖直;弯曲半径且统一;二次配线不能交 叉;每个电缆单独用扎头绑扎,绑扎距离20cm。2.2电缆备用芯长短一致留有足够的长度且必须套塑料管。2.3端子头必须用打号机打印;标号原则:电缆编号加回路编号,屏 内用相对编号;屏内PT、CT连接线靠电源侧打“ * ”。2.4屏内端子排不同

5、单元要用端子头分开,必须用汉字标识,端 子每 隔五个端子标号。2.5屏内元件、接地线、短接线(超过20个端子)或不同单元 之间 要有端子头,同一设备内看不见的短接线应标号。2.6并联使用的电缆不在同一端子上时应在图上表明。2.7同一屏内二次配线线颜色应尽量一致。2.保护用二次线严禁用花线、护套线。2.9元件标签必须用汉字照图纸正确表示清楚。(四)、试验前的准备工作为了保证试验质量并能迅速正确地进行校验,必须充分作好试验 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备齐定值单,各种图纸,有关实验规程, 使用的仪表,检验用的设备和工具,备品备件和记录本等,为防止将 正在运行的设备误跳或将备用设备误投,需要断开和这些设

6、备的有关连线,并了解被保护设备的一次接线及变电所运行方 式,考虑系统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措施。工作开始前,工作班成员应和 运行人员一起作好安全措施,并检查这些措施是否正确完备。(五)、检查实验设备1、检查实验设备的接线是否正确,如电源接线,电流电压输出相 序、极性等。2、检查实验设备的容量是否满足实验要求。3、检查所用仪表的精度是否满足要求,接线是否正确。4、试验时,应注意调整电流电压的相位角。5、实验设备必须可靠且一点接地。(六)、在保护装置上进行的检验1. 现场注意事项1.1安全措施1)调试前双手短暂的触摸一下裸露的.接地的金属表面,以释放积 聚在人体内的静电荷。2)尽量避免用手触及插件上的导

7、电部件。3)测试电路插件,应避免在地毯上、干燥环境下以及穿着某些类型的衣服(如丝绸、尼龙等)作业,因为它们极易感应上静 电。4)所有有电源的测试设备均应接地。在连接测试表笔前,应先将测试设备的接地端和电路插件相连接。同样,反过耒时应先拿开表笔,再拆除接地端。5)插件从装置中拔出后,最好将其置放在导体的表面上,而该 导体经过约100千欧的电阻接地。6) 信号发生器、表计及示波器应带有隔离变压器,将设备同 电源隔开。当使用无隔离变压器的测试设备时,要求加上 隔离变压器。7)使用至少有20千欧/v灵敏度的万用表。低灵敏度表计所产生的 大电流可能会烧毁静态器件。2、在保护装置上进行的检验,除严格按照有

8、关规程及厂家的调试大 纲进行外,还应着重检查以下几个方面:2.1、检查逆变电源是否满足规程要求。2.2、检查装置的内部方式开关是否正确。2.3、检查装置的定值区是否和定值单相符。2.4、检查装置各插件元器件是否有虚焊及掉落现象。2.5、检查装置外部接线是否牢固、可靠,如有松动,要进行紧固。2.6、检查所有继电器的触点系统、可动和固定触点应清洁无烧损、 无变形、无偏移;可动和固定触点接触紧密、行程合乎要求,触点 闭合时有足够压力、无抖动现象;动触点动作灵活、触点间隙正常。(七)、检查装置动作值和整定值是否相符1、使通入装置的电压超前电流的相位角为线路阻抗角,模拟定值的 95%和105%,观察保护

9、的相应各段的动作情况。(1) 对于相间距离保护,固定电流(通常为le),加入电压U=2kleXZD (其中K=0.95,1.05),应保证任一段1.05倍定 值时可靠不动作,0.95倍动作值时可靠动作,反方向时可靠不 动作。(2) 对于接地距离保护,固定电流(通常为le),加入电压U=kIeXZD (其中K=0.95,1.05),应保证任一段1.05倍定值 时可靠不动作,0.95倍动作值时可靠动作,反方向时可靠不动 作。(3)对零序保护,加入电流 匚KI0ZD ( K=0.95, 1.05 ),应 保 证任一段0.95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1.05倍动作值时可靠动作, 反方向时可靠不动作。(4)

10、以上试验时应注意各段保护的动作时间是否满足要求,每次 实验至少应做三次,保证其值的准确性。(5)整组试验后的装置插件,严禁再拔出来,一面造成接触不 良或元器件松动。(6)插件上的小开关整组试验后应做详细的记录,以备复查。2、用于重合闸装置实验时,对以下发生的情况,应能正确动作:(1) SF6开关内气(液)压力降低到允许值以下时,装置应跳开 三相断路器,不重合,(2 )重合闸未充电时,断路器跳开后不重合,(3 )重合闸长短延时应试验标定。(八)、用实际断路器做检验 试验时,在主控室和断路器安装处,应设专人监视,观察断路器和保 护装置的动作是否以一致,特别要注意,有关的声光信号指示是否 正确,若发

11、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试验,待查明原因后,方可继 续进行实验。另外,要注意的是对SF6开关打压机构部分直流继电器的动作,以 及相关信号应和控制室内的信号相一致,试验时,开关分合闸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以免由于压力过低使开关拒分(合)。为减少断路器动作次数,并保证检验质量,至少应做以下三项:1、模拟单相瞬时性接地故障,重合闸应能可靠动作,2、模拟两相永久性故障,重合后加速跳闸,相关信号表示正确,3、模拟手合故障,断路器不应重合,4、重合闸各种方式均要试验,并检验其和保护装置的动作逻辑。(九)、5及二次回路的检查1、对保护所用的CT极性进行检查,一般应以母线侧为极性端,2、核对CT二次的相别,方法

12、是从CT 一次侧加大电流,二次侧用钳 形相位表对各回路分别进行核对,3、检查CT回路接地点,应在CT至保护的第一个单元入口处接 地, 且不允许有第二个接地点,4、定检时,还应对交流二次电缆的绝缘进行摇测,(500V摇表,电阻大于10兆欧),5、对零序保护回路的接线进行检查,零序电流、电压的极性应 根据 具体的装置进行检查,6、实验结束后,应检查所有接线均已恢复至正常运行状态,尤其应 注意使电流回路不能开路,电压回路不能短路。7、保护投运前,应再次检查定值正确无误。(十)、装置投运后用系统工作电压及负荷电流做六角图 所测得的 六角图电流电压相位、相序应正确,二次电流及有功、无功送受情况 应和实际相一致,并在现场做详细记录。对和微机保护,应打应一份 采样值,检查是否正确,有液晶显示 的应观察有关显示内容是否符合 实际情况。(一)、打印机检查用于微机保护的故障录波各种打印机每年春秋检进行如下项目检查。1、对打印机的机械部分进行润滑,打印头应保持清洁。2、严禁在打印机开机时,强行旋转走纸。3、定期更换色带。4、定期检查打印纸安装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