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电视演播技术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686495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6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电视演播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电视演播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七电视演播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七电视演播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七电视演播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电视演播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电视演播技术(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电视演播室系统学习目标:1. 熟悉电视演播室系统在节目制作中的意义;2. 掌握电视演播室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3. 了解电视演播室系统的主要性能特点;4. 了解电视演播室系统一般技术原理。电视演播室系统是融室内前期制作与后期加工制作为一体的系统,如图7-1所示。01传声器 己录像机 各种夕卜来信号【图7-1演播室系统原理演播室内摄像机、传声器拾取的图像、声音信号或录像磁带、原声磁带上的节目素材, 在这里经过各种特技加工处理和编辑制作,最后形成成品节目带。演播室系统是个复杂的 系统,除了要求具备照明、声学条件(这里不作介绍)之外,还包括视频、音频、同步、 编控等很多分系统。7.1传统电视演播室

2、系统7.1.1视频系统演播室视频系统由下面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信号源信号源主要包括摄像机、录像机、字幕机等,给视频切换台提供节目制作源。摄像机是演播室节目制作和播出最主要的信号源。摄像机放置在演播厅内,它输出的 信号首先传送给摄像机控制器(CCU)。摄像机控制器放置在导控室内,距摄像机往往有 25300米的距离,在摄像机控制器上可以集中遥控摄像机的光圈、增益、黑电平以及黑、 白平衡等参数,使各摄像机输出的信号在到达视频切换台时能达到一致。通过对摄像机控 制器的锁相,还可使各摄像机输出信号的时基和相位在到达视频切换台时取得一致,这也 是信号之间进行同步切换和特技加工的必要条件。用录像机重放的录

3、像节目素材是后期节目加工制作时最主要的信号源。录像机重放出 来的视频信号时基变化比较大,无法与接入视频切换台的其它视频信号进行同步切换与特 技处理。因此,必须接入时基校正器,以校正录像机重放信号的时基误差,使它们与其它 视频信号锁相。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数字电路技术的发展,时基校正器的体积越来 越小,现在已经将它安装在录像机体内。字幕机是节目制作与播出不可缺少的信号源。无论什么电视节目,片头片尾都需要加 字幕,在电视节目中间往往也需要加入说明性字句、歌词、对白等字幕,使观众能更清楚 地理解节目的内容。产生电视图像字幕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是利用摄像机摄 取字幕。这种方法需要事先把字

4、幕写在纸上再摄取,很不方便,字幕量很大时,比如译制 片的字幕、歌词字幕等,制作字幕的速度则太慢;另外,字幕在画面上调入调出的样式变 化也比较少。采用电视字幕机产生字幕可克服上述方法的缺陷。借助于字幕机的计算机输 入装置,可以很快地做出十分规范的字幕。若将它们存储在字幕机内,根据画面的需要可 以随时经多种技巧调出,如滚入、飞出等等,从而大大提高了电视字幕的制作和利用效率。2、特技制作演播室系统的核心是对多路图像源信号进行特技加工制作,这主要是由视频切换台来 完成的。它通过混、扫、键、切等模拟特技手段实现对图像的合成与切换(或过渡),所 有视频设备是以它为中心构成的系统。早期的模拟切换台大多是模拟

5、设备,具有混、键、切等模拟特技效果的制作功能,但 这对于图像画面的特技效果制作是远远不够的。数字特技设备在帧存储器的基础上实现了 全新的图像特技效果,如对图像的压缩、扩张、分裂、镶嵌、多冻结(任意定格)、多画 面、版画效果、油画效果、马赛克效果、图像运动轨迹的翻滚、旋转等,这就大大提高了 系统的特技制作能力。因此,功能强的演播室系统都配置有数字特技设备,数字特技设备 没有切换和键控功能,一般需与视频切换台结合起来使用,它与视频切换台的联接方法视 具体设备型号的不同而有所差异。3、图像监视与监测图像监视与监测用于保障演播室视频系统的正常工作。视频切换台的“节目输出”和 “预监”输出使用较大的监视

6、器,前者作为主监,监看正在播出的图像;后者作为预监, 监看下一步将切出的图像;演播室返看使用更大、但档次较低的监视器,演员通过它纠正 自己的表演姿势及形象,或者根据它给出的图像进行配音。显然,监看系统对于图像信号 的特技加工、编辑制作和播出是必不可少的。7.1.2音频系统演播室音频系统用于电视音响的制作与播出,整个演播室音频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部 分组成:1、信号源信号源包括传声器、盒式录音座、二声道录音机、CD机、多声道录音机等,它们给 调音控制台提供音响制作源。传声器是声画同期录音或后期配音最主要的信号源,录制语言对白、效果声、乐器声 等都离不开它。为了获得良好的声学效果,传声器放置在满足隔

7、音和混响声学条件的演播 室中。盒式录音座是高质量的标准盒式录音机。在使用市场上卖的原声盒式磁带(通常是音 乐带)作为信号源时,用它来进行重放。二声道录音机是专业用开盘录音机。作为专业音频磁带的重放用机,其作用有两个:(1)重放节目素材带,内容包括音乐、效果、语言对白等,与其它信号源一起通过 调音控制台制作,并由录像机录制。(2)重放节目成品带,作为唯一的信号源直接灌进录像机录制。CD机重放激光唱片上的音频素材,一般是音乐节目。多声道录音机是功能较强的演播室音频系统使用的设备。前期录制时,它具有声道数 充裕的优势,可同期或分期录制多种声音素材,后期制作时,它重放这些声音素材,成为 系统制作的信号

8、源。2、调音控制与音频效果制作演播室音频系统的任务是对多路声音信号进行声音效果的加工和混合录音,这主要是 通过调音控制台来完成的。调音控制台调节各路声音信号之间的音量比例和节目的总音量,并通过均衡器或与之 相联的各种音频信号处理设备,对声音信号进行频域、时域和动态范围(幅度比)等各方 面的加工,最终获得预期的声音效果。因此,所有的音频设备都以调音控制台为中心组成 系统。调音控制台的输入路数多,系统的规模就大;调音控制台各单元的功能强,配置齐, 外接声音信号处理设备全,系统的制作功能就相应强。3、录制演播室音频系统的录制分为多声道录音机的录制、二声道录音机的录制和录像机的录 制三种情况。在演播室

9、音频系统中,多声道录音机的录制、二声道录音机的录制和录像机 的录制,可以说是电视音响制作的三个步骤。为了使这三种录制过程正常进行,多声道录 音机、二声道录音机和录像机是用时间码同步联锁在一起的。4、监听声音监听是演播室制作音频系统正常工作的必要保障,根据监听作用的不同,基本上 可分为主监听和返送监听两种情况。主监听是录音师或音响导演进行的监听。监听声音时,他们依靠耳朵的分辨和心理感 受对调音控制台和音频信号处理设备的各种声音成分进行音量强弱、层次对比、音质优劣 的控制调整,配合音量表的监测,完成音响加工制作。返送监听是系统返送给演员进行的监听,这在音频制作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7.1.3同步系统

10、演播室同步系统用于保障全系统的同步工作。视频信号的切换、混合和特技处理要求 所有的视频信号源具有相同的同步与相位关系,同步系统使这些信号源及相关设备受控于 一个同步信号源,从而满足了节目制作时间统一、相位统一的条件。同步系统是由同步机 和脉冲分配系统组成,同步机是系统的同步核心,它产生在频率、相位、波形等各方面都 符合电视标准的各种同步信号和黑场信号,以此作为系统的同步基础。脉冲分配系统以脉 冲分配放大器和视频分配放大器为主组成,它们把各种同步信号(或黑场信号或彩条信号) 分配输送给各个视频制作和监测设备。7.1.4编辑控制系统演播室编辑控制系统负责全系统视音频的编辑操作,根据设备选型的不同,

11、其基本组 成有以下两种方案。第一种是视、音频编辑分别控制方案,基本原理如图7-2所示。图的左边,由编辑机、 视频特技切换台、录像机1(重放用机A)、录像机2(重放用机B)和录像机3 (录制用 机)构成了一个A/B画面转换带特技的视频编辑系统。编辑机是视频编辑的操作控制中 心,它可控制录像机的走带及工作方式、编辑方式、确定画面的编辑入点和编辑出点,执 行自动编辑,它还可以控制视频特技切换台的特技状态和特技持续时间。编辑机也可以对调音控制台进行控制(此时两者通常为同一厂家的产品,图7-2中因此用虚线画出),如调 整其各通道的参数、音量混合比例等,在录像机上的视、音频都需要编辑时,由编辑机统完成对它

12、们的控制操作,既方便又迅速。编辑控制视频特技 切换台多声道(开盘) 录音机时间码同步联畿器录像机1 建放用机)二声道(开盘) 录音机录像机2 O放用机)遥控录像机3遥控1(录制用机)2时码A调音控制台图7-2演播室编辑控制系统方案一图的右边是一个典型的时间码音视频联锁系统,同步联锁器是音频操作控制和音视同 步联锁的核心,它使多声道录音机和二声道录音机同步地跟随录像机3工作。图7-2的编 辑控制系统由于采用了音、视频编辑分别控制的方法,在设备选型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录 音机、同步联锁器和录像机、编辑机不必选用同一厂家的设备,因此,可以根据使用需要, 以最佳的设备阵容配成系统。目前,大多数编辑控制系

13、统都采用这种方案。第二种编辑控制系统如图7-3所示,录音机、录像机都受控于编辑机。这种方案要求 编辑机有控制多台(至少4台)录像机和录音机的能力,为了保证控制接口的联接和控制 功能的妥善实施,编辑机和录像机通常要选用同一厂家的设备,所以,在设备选型上具有 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方案的优点是操作控制比较方便。图7-3演播室编辑控制系统方案二7.2数字演播室系统随着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广播电视领域正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从电视节目 编播、节目制作、节目存储、信号传送、信号接收都在向数字化方向高速发展。广播电视 业由模拟向数字化的全面过渡转换已势在必行,数字演播室系统由此应运而生。7.2.1数字演播室

14、的基本结构如图7-4所示数字演播室意即演播室系统设备在技术上都是数字化了的电视节目制作 设备。与传统演播室相比较,数字演播室有许多优点:省略了大面积的演播厅;省略了大 功率的照明设备;缩小了导控空间;节省了投资资金等。图7-4数字演播室示意数字演播室系统基本结构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模拟系统的线性结构,相应的设备换为 数字设备;另一种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采用以宽带视频服务器为中心的分布式结构。 虽然目前以FC网、以太网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已可以实现局部范围内的某些功能,但要 建立一个全部基于多媒体的数字电视系统,技术上仍要提高。所以数字演播室系统大多仍 采用线性结构,系统的某些局部可以使用多媒体网

15、络。数字演播室的设计要确保系统的技术先进性和高可靠性,系统配置灵活,可兼容4: 3 和16 : 9格式,为将来的HDTV做好准备;在功能上,数字演播室既要满足对直播的要求, 又可以进行后期节目的制作,并且保证出色的图像质量;数字演播室系统应为将来的发展 留有余地,包括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通道带宽等。7.2.2数字视频信号格式和接口标准1、信号格式数字视频信号格式种类繁多。目前,数字电视系统以串行分量数字信号格式为主流。 通过串行数字接口(SDI)可用一根同轴电缆同时传输4:2:2数字分量视频信号、数字音频 和时间码。ITU-R BT601数字分量演播室标准建议和SMPTE267M分别提供了 4:3和16:9 两种彩色电视信号的编码方式、取样频率、取样结构的明确规定,如表7-1所示。表7-1演播室数字视频标准标准编号标准有关内容ITU-R 601 建议对4:3分量电视信号数字化的取样频率进行了规定,亮度的取样频率为13.5MHz, 色差信号的取样频率为6.75和9 MHz。SMPTE 267M对16: 9分量电视信号数字化的取样频率进行了规定,亮度的取样频率为13.5 和18 MHz,色差信号的取样频率为6.75和9 MHzEBU Tech 3261对并行传输数字电视信号进行了规定,规定要求使用11对双绞线,通过25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