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3681947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指 导 教 学 书备课教师:何培旺 参与教师: 审批领导: 授课时间:2014年 月 日课题: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星期( )累记课时: 教 学 目 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用其解释一些生活现象。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二、过程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认识并归纳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体验由气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2培养学生愿意观察生活,探索未知世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探究获得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日常生活的现象,理解飞机升力产

2、生的原因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巧设情景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生活应用.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漏斗(2个)、乒乓球(2个)、铝质硬币、黑板擦每组学生:白纸(2张)、蜡烛(2支)、火柴、笔管、水槽或脸盆、适量水、注射器、带大头针的泡沫块(2块)、机翼模型(自制)教 学 过 程个性修改一、 互阅作业:小组内成员互批作业,并在组内评出作业优秀者二、 感情调节:上课分别让两位学生做用漏斗吹乒乓球的实验,把乒乓球放置于漏斗里,一位朝上用力吹,一位朝下用力吹,吹前先让其他同学猜想,然后实验。实验现象与学生猜想会有很大差距,鼓励不相信的同学可以再亲自做一下,此时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入新课

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师:介绍流体和流体压强。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如:空气、水等。流体流动时的压强称作流体压强。三、自学互帮(一)自学提示 1、自学内容: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用其解释一些生活现象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2、自学方法:阅读法、小组讨论法(三)互帮:针对自学内容进行互帮 四、讲解释疑: 1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师:空气流动时流速时刻变化,气体压强是否变化,如何变化,下面我们来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提出问题:气体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课件出示)教师:在猜想前我们先来个“吹硬币”的比赛。(课件出示吹硬币的相关情况)每组派一个选手上讲台参赛,

4、对吹过栏杆的选手进行表扬。猜想:流速越大,气体压强越小(课件出示)教师: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可以用几个实验验证一下。实验一:(如图2)在两纸中间吹气,观察两张纸的运动情况。(课件出示)教师:如果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你们认为这两张纸应怎样运动呢?学生:两张纸应该会向一块靠拢。实验二:两只蜡烛点燃,间隔一定的距离,从中间用笔管吹,观察发生的现象。猜想:火焰向中间靠拢。结论: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课件出示)教师:根据我们的结论,同学们思考讨论,为什么用漏斗不论向上吹还是向下吹乒乓球都不不会掉落到地面上呢?(学生回答)2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师:液体流动时是否与气体的性质一样呢?实验三:(如图3

5、)让穿有大头针的两个泡沫块漂浮在脸盆的水面上,用注射器向两个泡沫块中间喷水,观察泡沫块的运动情况。各组同学认真操作完成实验三,请各组代表发言叙述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两个泡沫块互相靠近。原因中间水流速度大压强小,外侧水流速度小压强大,使两泡沫块向中间靠近。说明液体流速越大产生的压强也越小。教师:同学们分析一下发生在1912年远洋货轮“奥林匹克”号身上的撞船事件。(课件出示详细经过)学生:看完后结合刚得出的结论“液体流速越大产生的压强也越小”讨论分析。教师:介绍航海规则其中一条规定是“两艘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教师:(总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

6、的位置压强越小。(课件出示)3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请学生思考列举生活中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相关现象,并加以简单解释。教师从中引导补充归纳总结。课件出示:列车安全线、汽车高速驶过后总是尘土飞扬、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八月秋风尚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句、非洲草原犬鼠洞穴分布图、飞机起飞等。4飞机的升力教师:几十吨重的飞机之所以能腾空而起秘密在于其机翼。大家观察一下飞机的机翼,看它的截面是什么形状?(课件出示飞机和机翼截面图)教师: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呢?我们用自己制作的机翼模型来做一个小实验。实验四:两同学从两边拉平绷紧机翼模型的细线,固定机翼模型,另一同学用嘴对着机翼前端细线位置用力水平

7、吹气,观察发生的现象。学生合作操作实验,观察到机翼向上翘起。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飞机飞行时,机翼的形状决定了机翼上下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是不同(如下图所示),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可知,其上方弯曲,下方近似于直线,因此,飞机飞行时,空气和飞机做相对运动,相同时间内,由于上方的空气比下方的空气走的距离要长,所以机翼上方空气流动比下方要快,压强变小。机翼下方空气流动较慢,压强较大,上下的压强差造成了空气对飞机有一个向上的升力。教师:如果把机翼反着安装使用会收到什么效果呢?一般用在什么地方?(跑车的尾翼,防止飘起来)五、知者加速:1在火车站和地铁站台上,都画有一条安全线,当火车快速开过时,人越过这条线

8、就会有危险。这是因为,火车开动时,靠近火车的地方气体_,压强_,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_,压强 _,强大的气流会_。2教材图是机翼的模型,当飞机飞行时,迎面吹来的风被机翼分成两部分,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_,因而速度_,它对机翼的压强_;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_,因而速度_,它对机翼的压强_。六、自主建网 小组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构建知识网络。七、最小作业量 1 巩固本节的重点知识 2 动手动脑学物理1 2题教学反思: 指 导 教 学 书 授课时间:2014 年 月 日课题:第五节 单元复习星期( )累记课时: 教 学 目 标一、知识与技能: 1、会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压强的概念;2、能用压

9、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4、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5、训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过程方法:1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使学生对压强知识的理解系统化、条理化。2通过课堂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 计算公式 单位教学难点液体压强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压力小桌、海棉、重物以及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个性修改一、互阅作业:小组内成员互批作业,并在组内评出作业优秀者 二、感情调节:教师拿出一些器材(海绵、压力小桌、重物),提出问题:“这些器材

10、我们可以完成什么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从而引出我们今天这节课所复习的内容:压强三、自学互帮(一)自学提示自学内容:1、会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压强的概念;2、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4、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5、训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自学方法:小组讨论发,归纳法、练习法(三)互帮:针对自学内容进行互帮 四、讲解释疑: (一)、知识回顾、抓基础首先,教师设疑:“你对压强知多少?”学生一一说明,教师板书。并利用投影打出知识结构(如图)。其次,对于各个知识点,采取边复习边练习各个击破。1、复习“压力”,媒体出示 出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示意图:2、复习

11、固体压强学生说出概念、公式PF/s、单位后教师设疑:“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学生回答。在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后出示投影,学生解答问题:一块砖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地面上,对地面压强最小的放置方法是 A平放B侧放C竖放D无法判断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是 A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在路基上,而铺在枕木上B书包带宽的比窄的背在身上舒服C把菜刀口磨得很薄,刀就容易切进菜里去D在泥地上垫上一块大木板,便于人行走3、复习液体压强先通过出示投影,学生解答问题:如图所示,a图底部的橡皮膜向外凸起,则说明_,b图侧壁的橡皮膜向外凸起,说明的物理问题是_。如图所示,可以说明的物理问题是:(1)_。(2)_

12、。下列设备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A船闸B锅炉水位计C水塔的供水系D自来水笔4、复习大气压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将A往上喷出 B稍微降下一些 C降低到和管外水银面相平D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面哪种情况对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影响A玻璃管的粗细 B玻璃管倾斜C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D外界大气压变化如图所示,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放置,则当时大气压为_厘米水银柱。五、知者加速: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则将发生的变化是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则将发生的变化是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六、自主建网 小组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构建知识网络。七、最小作业量 巩固本节的重点知识 教学反思:指 导 教 学 书 授课时间:2014 年 月 日课题:第五节 单元测试星期( )累记课时: 教学目标教 学 过 程个性修改指 导 教 学 书 授课时间:2014 年 月 日课题:第五节 单元测试星期( )累记课时: 教学目标教 学 过 程个性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