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一)附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671965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一)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一)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一)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一)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一)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一)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一)附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班次:姓名: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3 分)1.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栈桥(zhn) B.喑哑(yn) C.襁褓(qing) D.恪守(k)禁锢(g) 恣睢(su) 谮害(zn) 佝偻(gu)丝缕(l) 陨落(yn) 亵渎(xi) 咨诹(zu)翻天覆地风驰电掣锲而不舍味同嚼蜡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 分)(1)那么,创造性的思维_具备哪些条件呢?(2)阳光柔媚,轻风拂面,我闲坐于兰苑窗前,思绪如白云_于蓝天。(3)晚会上的魔术表演十分精彩,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_。A.必需C

2、.必需徘徊彷徨不言而喻不可思议B.必须D.必须徜徉逗留不可思议不言而喻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因素。B.回到家乡,我看到了母亲亲切的笑容,听到了久违的乡音。C.在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下,河池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D.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卿”是古代君主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晚 生”是旧时后进的人在前辈面前对自己的谦称。B.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我

3、们学过他的作品我的叔 叔于勒。C.“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三个故事都选自经典小说三国演义。D.武松是水浒传中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是一位快意恩仇 的好汉。5.古诗文默写。(6 分)(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范仲淹岳阳楼记)(2)_,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3)行路难(其一)一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 态的诗句是“_,_”。(4)6 月 8 日是“世界海洋日”。从古至今,人们对大海充满了向往和热爱之情,请写出连续两句与大海有 关的古诗:_,_。6.口语交际。(5 分)初中

4、语文 九年级上册 1 / 8 九年级(1)班将开展“走进湿地,善待生命”主题研学活动,班委会决定全班同学周日走进丹顶鹤的 故乡扎龙自然保护区。小明怕影响学习,不想参加此次活动。(1)假如你是班长,打算怎样劝说小明参加此次活动?(3 分)_ (2)经过劝说,小明同意参加活动,小明会怎么回答你?(2 分)_ 二、阅读理解(47 分)(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6 分)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何处似尊前!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注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六幺:绿腰,曲调名。7.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2

5、分)_ 8.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4 分)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6 分)贾诩字文和,武威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之奇。以疾病去官,道遇叛敌,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勿杀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颖,昔文为边将,威 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敌。叛敌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后李傕口等与诩议,欲迎天子置之营中,诩曰:“不可。挟天子,非义也。”傕不听。或谓诩曰:“此 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恩,义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司徒赵温为傕

6、嫌,欲杀之。诩谓傕曰:“此乃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 傕乃止。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取材于后汉书三国志)注良、平:指汉代张良、陈平。傕:音ju,用于人名。天子:指汉献帝。文帝:指魏文 帝。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唯汉阳阎忠异之 B.道遇叛敌C.与盟而送之D.吾受国恩,义不可背异:诧异。 道:在路上。 盟:盟誓,结盟。 义:坚守道义。10.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 分)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2 / 8 例句:欲迎天子置之营中.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C.何陋之有(陋室铭)B.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7、 D.策之不以其道(马说)11.下列句子与“司徒赵温为催嫌”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C.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B.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 D.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贾诩年轻时并不出名,只有阎忠认为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才华。B.贾诩是段颖的外孙,而段颖当时很有威名,因此叛敌不敢加害贾诩。C.李傕等人与贾诩商议,想要挟持天子,但贾诩不同意这种做法。D.魏文帝即位后,贾诩官至太尉,七十七岁时死去,谥号为肃侯。1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或谓诩曰:“此中

8、不可久处,君胡不去?”_ (2)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2 分)飘逝的风筝徐国平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 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 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

9、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三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 又将栖身何处?鹤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 场。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 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 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 九霄云外。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3 / 8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

10、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 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儿。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 心也收不回来了。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 高气躁,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 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是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鹞爷仰着脖颈,望着蔚蓝的天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 放风筝好玩吗?你玩一下,就知道了。他连忙将手中的

11、风筝线递给不知何时来到身边的男孩,有些蛊惑地说。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 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 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男孩 噘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 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

12、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 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祭扫。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 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 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 年第 4 期,有删改)14.读完本文,你觉得文中的鹞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