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之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664972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之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全管理之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全管理之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全管理之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实践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全管理之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实践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之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之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实践与思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实践与思考 论文提要现代社会必须构筑一个完善的抢险救援体系,消防部队必将成为这一体系的主体,这是社会的需要,历史的必然。 关键词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实践与思考如何建立完善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成为了当前全世界一个共同的话题。“11”事件以后,人们对安全保障的要求更加强烈,美国政府明确提出把建立和完善可靠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不少国家也开始为建立和完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工作。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抢险救援体系的重要措施。本文对消防部队社会抢险救援工作进行分析,旨在为促进消防部队抢险救援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推动我国社会安全保

2、障体系建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消防部队参加抢险救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灾害事故的多发性和突发性,给人类带来难以置信的危难,甚至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人们对安全保障的心理需求也越来越高,呼唤着安全,期盼着安全。现代社会需要建立一个有效而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消防部队作为一支同灾害事故作斗争的主力军,被历史推到抢险救援的第一线,这既是对消防部队的严峻考验,又是消防部队难得的发展机遇。实践证明,抢险救援对消防部队具有重要性和必然性。 1、党的性质所决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代表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新时期,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核心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

3、的根本利益,消防部队的性质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党领导下的一支同灾害事故作斗争的特殊部队,所做的工作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必须体现党的宗旨。消防部队救人于火海,助人于急险,是我们党服务人民群众的具体体现,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纽带,消防部队所做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党的形象。2、政府发挥职能的需要。 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是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当前,灾害事故发生频繁,社会抵御灾害的整体能力较弱,在社会抢险救援体系尚未形成的情况下,消防部队积极主动地承担抢险救援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人员伤亡,这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期望的,也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1998年、2年月,成都

4、市多处发生洪涝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受市政府调遣,成都市消防支队官兵紧急出动,与洪水展开激战,从洪水中成功救出上千名被围困群众,有一位被救群众感慨万千,深有感情地说:“是消防官兵救了我的命,政府是我们老百姓的靠山”。 3、消防部队实践宗旨的需要。消防部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为了社会和人民的安危在所不辞,无私奉献、高效优质地去做,用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作为检验消防部队工作好与差的唯一标准。从19年以来,成都119指挥中心接到群众的救助电话逐渐增多,救助范围逐渐增大,支队官兵在做好防火和灭火工作的前提下,主动积极参加抢险救灾,为群众排忧解难。取钥匙、摘

5、马蜂窝、关煤气、送水、高楼救人、氨气泄漏、槽车颠覆哪里有险情,那里需要救助,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拨打“19”,消防官兵就出现在哪里。官兵们自觉为群众排忧解难,深得民心,顺民意,赢得社会的普遍好评,消防官兵每一次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不少群众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爱戴之情,每逢佳节,到消防部队警营看望消防官兵的群众络绎不绝,仅一个中队,来慰问单位多达上百家数百人,有的群众把消防官兵抢险救援的事迹作为教育子女的典型材料,甚至有些青少年把消防部队中抢险救援的先进人物作为明星来崇拜。 4、社会安全保障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保障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社会抢险救援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6、社会抢险救援力量薄弱,即使强大的美国,现代抢险救灾的体系也难以应付现代灾害事故。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抢险救援的能力更弱,社会抗御灾害的能力远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专业技术没有形成战斗力,专业队伍还有待组建。相对来看,消防部队是纯军事化的队伍,驻扎在城市,具有点多面广、昼夜执勤、出动迅速、机动性强以及装备和技能优势,常年处于战备状态,长期同火灾作战,广大官兵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这支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所具有的这些优势决定了其能够承担起抢险救援的重任。成都消防部队与时俱进在全国率先承担起抢险救援任务,在成都市所发生的险情、灾情及社会救助中大显身手,用鲜血和生命,换

7、来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赢得社会的首肯和称赞。从成都市消防支队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城市的安全保障需要消防部队。5、消防部队发展的需要。 常言道,有为才有位,消防部队的发展也遵循这一客观规律。消防部队要发展壮大,就得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奉献。当前,消防部队首先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做好防火灭火工作,遏制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在此基础上,还应挖掘潜力,发挥人力、装备、技术和快速的特点,积极主动参与抢险救灾和社会救助工作,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当社会需要消防部队时,消防官兵就得义不容辞,义无反顾,特别在危难的关键时刻,冲得上,拿得下,充分表现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雄气概,用事实让党委政府放心,让市民信赖。在这

8、一方面,成都消防支队有成功的经验,1998年3月5日,在全国率先向社会做出“有警必出、有灾必救、有险必抢、热情服务”的庄严承诺,四年来,共参加抢险救援6327次,出动车辆86136次,出动官兵2385人次,先后处置有毒有害化学事故3起,房屋垮塌46次,交通事故403次,为群众关煤气、取钥匙、送水、取马蜂窝等23次,消防官兵英勇奋战,换来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安宁,从而也赢得了党和政府的赞扬,人民的爱戴,公安部为成都消防支队荣记集体二等功,团中央公安部连续六年授予成都市消防支队五中队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省公安厅为成都消防支队七中队抢险救援班荣记一等功,成都市委、市政府还评出“成都119抢险救援十

9、佳卫士”,公安部授予刘汇海“抢险救援尖兵”和“二级英模”光荣称号。近几年,市政府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每年仍然为成都消防支队解决业务经费近5000万元,今年还拨出7000多万元专款用于现代化指挥中心的建设。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把成都消防支队作为全省公民道德建设宣传的三大典型之一,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全方位宣传,利用大众媒体传播和报告会的形式,把成都消防部队抢险救援的做法和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精神推向社会,让成都消防支队这个群体更加光彩耀眼,今年五月中共中央宣传部还组织“三个代表在基层采访团”,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六家中央新闻媒体对成都消防进行了采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进行了集

10、中宣传。 二、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功能的形成消防部队承担抢险救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然,又是必然的结果。消防部队要胜任抢险救援的任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确定法定地位。 抢险救援是全社会的事,人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但消防部队不仅是一种参与力量,更应成为主体,成为同灾害事故作斗争的主力军和指挥力量。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就得用法律赋予消防部队在抢险救援中的地位,界定义务和权力。一是通过立法明确消防部队必须无条件地履行抢险救援的义务,如果不作为,就要追究法律责任;二是用法律来规范消防部队在抢险救援中的行为,理直气壮履行职责,防止越权、侵权行为的发生;三是用法律确定消防部队在抢险救援中的指挥作用。

11、抢险救援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工作,消防部队不仅参与处置,而且应在法定的范围内,行使相应权力,如对石油化工、电气、医药、交通等部门的调集,对相关的物资装备的使用;四是提供善后处理原则。抢险救援战斗后需要对事故的调查处理,灾后损失的赔偿,器材消耗的补充,参战人员伤亡的抚恤等,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定,避免引发后遗症。通过立法形式,使消防部队在抢险救援中的地位、职责和权限得以明确,抢险救援作用才能真正得到发挥。2、建立以消防部队为主体的抢险救援体系。抢险救援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我们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抢险救援体系并与世界同行接轨。目前,我国消防部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和承担抢险救援任务,实践证明还是力

12、不从心,无论是人力、物力都与现实繁重而艰险的抢险救援任务不相适应。一方面要提高自身战斗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发挥其作用,建立政府牵头,公安消防、交通、煤气、化工、通讯以及相关部门参与的抢险救援体系,制定救援预案,实施抢险救援演习,把参与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在战时,各方都要积极动员起来,一经调动,必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不仅是现在需要这样,而且将来,消防部队具备了相当强的作战能力和指挥能力,也需要在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实现社会联动,形成强有力的抢险救援体系,有效抗御灾害事故。 3、消防部队向多功能发展。 一是客观现实需要消防部队向多功能发展,尽快与国际消防接轨。

13、首先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满足现实的需要,现在消防部队严重缺编,且素质偏低,整体力量不强,难以应付繁重的防火灭火任务。其次消防部队长期处在紧张战备状态,不少官兵不能得到应有的休假,长期疲惫不堪,积劳成疾,甚至流血牺牲,直接影响抢险救援任务的完成;二是装备现代化。装备是克敌制胜的保障因素,在抢险救援中,装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仅靠人是难以取胜的,人与装备的有机结合,才能克敌制胜。只有在提高人员素质和增加数量的同时,加大装备的投入,根据现实需要,有针对性配备装备,特别是加大对化学事故、水下救助、房屋垮塌、交通事故等险情处置方面的装备投入以基本适应现实需要;三是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对灾害事故的处置要以科

14、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让消防官兵掌握相应的科学技术,如了解化学危险品的理化性质,建筑学、力学以及相应的处置技术;四是消防部队要结合工作实际,对编制作相应的调整,人员和装备作新组合。从支队来讲,就是基层中队的主要任务要作相对的明确,主要责任是灭火和抢险救援,中队内也应作相对的划分,让灭火和抢险救援人员相对固定,灭火和抢险救援中队(班)作进一步的分类。此外,还要根据各中队(班)的特点进行装备,这样能使各类灾害事故有相应的克星。当然,也不能忽略整体配合,共同作战,形成合力。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行为要规范我国消防部队参与抢险救援才起步,抢险救援行为有待规范,从成都消防支队开展社会救援以来的经验和教训看

15、,当前,消防部队在抢险救援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1、明确处警规则。 按照现行消防法的规定,消防部队在做好防火和灭火工作的前提下,应当参与抢险救援,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消防部队发展的必然趋势,这要求消防部队立足本职岗位挖掘潜力,而社会抢险救援又分为抢险、救援和救助三大类,按其轻重缓急确定处警顺序,并向社会公布,让消防部队接处警有章可循,便于实施社会监督。 2、明确出动规则。 消防部队在什么情况下出动,不能毫无限定,使消防部队不堪重负,甚至会造成消防部队警力分散,影响主要工作完成。舆论导向上,也要按消防部队承受力和规定职责范围来宣传报道,避免负面效应产生。首先,明确出动秩序。消防部队根据事

16、故的轻重缓急,明确出警的先后秩序,当同一时间里发生多起抢险、救援、救助事件,应当按照先抢险、后救援、再救助的先后顺序出警;其次,明确力量的调集方式。消防部队参加社会抢险救援调集力量,可参照灭火调集方式,分为三级,一级为救助,由辖区主管中队抢险救援班负责施救;二级为救援,由辖区主管中队负责,相邻中队支援,支队战勤值班到场指挥;三级为抢险,由特勤队为第一出动,辖区中队和相邻中队配合,由支队总值班实施指挥。通过明确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行为规则,让消防部队出警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明确处置规则。在抢险救援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科学、按规程,不得蛮干从事,否则难以凑效,而且还会带来人员伤亡和更大损失。对此,我们必须对各类事故的产生、变化、处置进行研究分析,制定抢险救援规程,特别要加强对毒气泄漏、交通事故、建筑垮塌、生化袭击、高空救险、水上救人、井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