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1 桃花源记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3660122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1 桃花源记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1 桃花源记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1 桃花源记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1 桃花源记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1 桃花源记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1 桃花源记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1 桃花源记 人教新课标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桃花源记积累与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平旷( ) 俨然( ) 阡陌( )( ) 怡然( )间隔( ) 诣太守( ) 垂髫( ) 语云(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_(2)渔人甚异之。异:_(3)复前行,欲穷其林。穷:_(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俨然:_(5)初极狭,才通人。 ,才:_(6)遂迷,不复得路。遂:_(7)既出,得其船。既:_(8)未果,寻病终。寻:_(9)后遂无问津者。问津:_3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1)寻向所志( ) 寻病终( )(2)武陵人捕鱼为业( ) 不足为外人道也( )(3)便舍船( ) 屋舍俨然( )(4)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2、(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1)芳草鲜美古义:_今义:_(2)阡陌交通古义:_今义:_(3)无论魏晋古义:_今义:_(4)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_今义:_5请根据文义在括号内填上被省略的词。(1)( )问今是何世,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人。(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6桃花源记选自_。本文作者_,字_,世称_。他是_(朝)著名的诗人,本文的内容可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成语是_。7根据下列要求默写

3、诗句。(1)描写桃林美景的句子。_(2)描述桃源环境及桃花源人美好生活的句子。_(3)描写桃花源人好客的句子。_(4)写桃花源人厌恶战争的句子。_8本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认为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你知道作者为什么写这个故事吗?后人常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什么?_阅读与拓展一、精彩语段(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9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1)林尽水源( )(2)仿佛若有光(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4)黄发垂髫( )10请概括本段的内容。_11指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A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B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D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VI12“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两句可以用陆游的诗句“_,_”来评点。(二)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

5、字词。要:_咸:_妻子:_绝境:_延:_语:_14翻译下面的句子。(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2)不足为外人道也。_15“皆叹惋”是说谁叹惋?他们为什么叹惋?_1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请推测桃花源中人说这句话时的心理。_17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写_,一方面写_。二、延伸阅读(一)桃花源诗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