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生产技术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65874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紫苏生产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紫苏生产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紫苏生产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紫苏生产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紫苏生产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紫苏生产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苏生产技术(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紫苏概述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又名赤苏、红苏、皱紫苏、香苏。具有特异的芳香,原产中国,在我国种植应用约有近2000年的历史,这在我国历代本草专著均有收载,但在中国多为药用长期以来也只在农户房前屋后空地零星种植,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常呈半野生状态生于田边、路旁、以及住宅附近。近几年来,紫苏在日本被驯化、改良,并由日本园艺专家又引回我国。现在我国各地也广为栽培,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省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一种倍受世界关注的多用途植物,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对紫苏属植物进行了大量的商业性栽种,开发出了食用油、药品

2、、淹渍品、化妆品等几十种紫苏产品。紫苏在我国为常用中药,紫苏的叶 (苏叶)、梗 (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朝鲜族却把紫苏当成日常的蔬菜,其嫩枝和嫩叶具有特异芳香,嫩叶可直接炒食、生拌、作汤,茎叶也可淹渍,味道鲜美,并具有暖胃和解毒的功效;而在日本则采集紫苏鲜嫩的大叶片,用于料理,是餐饮业中不可缺少的佐料。日本对紫苏大叶的需求量较大,但是紫苏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而日本国内劳动力成本高,种植面逐年减少,现在大多从我国进口,因此紫苏成为是我国优良的出口创汇蔬菜。在我国紫苏的种植面积日益扩大,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苏叶产量2000kg/亩,产值达8300元/亩。紫苏一般都是夏季上市,春节前

3、后紫苏上市的少,价格高,3万元/亩,)一、营养成分紫苏之所以成为国内外 轻工、食品、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原因是紫苏叶和紫苏油中含有诸多功能性成分,如萜类、黄酮及其甙类、类脂类、花青素及多糖等。(1)萜类化合物:茎叶挥发油含量0.1-0.2,其主要成分为左旋紫苏醛,具有特殊香气,含量占4055;其次是左旋柠檬烯(约占20)、a一蒎烯、榄香素及薄菏醇等。(2)黄酮类物质-已从成熟的种子和叶中分离出来,叶中黄酮成分主要为紫苏甙、7-咖啡酰芹黄素和木犀草素;种子中主要是芹黄素和木犀草素。(3)类脂类:紫苏中类脂成分主要有甘油三酸酯、甾醇酯类、共轭类脂、游离类脂肪酸、双糖磷脂单糖磷脂及游离甾醇等。(4)

4、脂肪酸: 主要是亚麻酸和棕榈酸,其中a-亚麻酸含量可达87左右。(5)矿物质元素:紫苏茎、叶和种子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 叶中钙及可溶性钙的含量较高。(6)其他-紫苏中还含有野黑樱甙、2一苯基乙腈、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等多种成分。二、应用及生产意义(1)药用:紫苏的茎、叶、种子均可人药。嫩茎称紫苏,老茎称苏梗,有理气和中、安胎之功。叶称苏叶,能发汗镇咳、理气健胃、解鱼蟹毒。紫苏叶10 g开水冲泡,可预防感冒;紫苏鲜叶捣烂敷治疯狗咬伤,食河豚、鱼等中毒;干紫苏叶30 g煎汤服之,还可用来治愈痰多、胸闷气急、咯咳不爽等症,有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紫苏含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痛风症;还具有调

5、节血脂的作用,能降低血脂、血压和胆固醇,且无任何毒副作用;也有止血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拔牙后出血和外伤出血;临床证实主要用于慢性气管炎、寻常疣的治疗,其对肿瘤有抑制作用。(2)保健食品:日本已开发出系列紫苏制品,作为抗衰老和预防心血管病的保健品。是我国卫生部首批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6O种物品之一,紫苏嫩叶可炒食、煮食、凉拌,并可腌制成咸菜;紫苏鲜叶采摘下来,选择符合标准的无病、虫害的叶片,通过切片、杀青、擦碾、炒干、烘干等工序,最后加工成清香的紫苏茶;紫苏叶还可除味、防腐和保鲜。如烹调鱼类时,加少许紫苏叶,可除腥味;把紫苏叶提取物加到日本清酒中,可酿成具有特殊清香的甜露酒。日本的苹果脯,就是

6、用氯化钠、硫酸氢钠溶液处理后,用紫苏叶包裹,经氯化钠及柠檬酸浸泡后,为降血压的保健食品。紫苏种子富含油脂,出油率达45左右。紫苏油对饮食中a一亚麻酸与脂肪酸(亚油酸)的比例平衡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过多摄取亚油酸会加重或诱发高血压、癌症、血栓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等。韩国已把紫苏油作为功能性食品加以开发。(3)工业用途:紫苏油是高碘值油,含有较多的不饱和甘油脂,它可形成油膜,加热时不易融化,也不溶于有机溶剂中,工业用途广泛。紫苏叶提取物用作天然着色剂,广泛用做食用色素。紫苏茎叶中芳香油既可做香精、酱油工业中的防腐剂,又可做甜味剂,还可用于卷烟和食品加工业。紫苏嫩叶与Vc、小麦和大豆蛋白混合,可使血液中

7、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浓度降低,可制成戒烟糖,也可制成治疗酒精中毒的制剂。(4)农业用途:紫苏根系发达,能防止水土流失。紫苏花期长,花量大,是优良的蜜源植物。茎秆做为饲料,可用于发展家畜养殖业;油渣芳香适口,且无芥子或游离酚等有毒物质,做精饲料投喂量可达30。其所含紫苏酮可抑制莴苣和马唐的生长,还可抑制马唐种子的萌发和微生物的生长;鲜茎叶捣烂取汁,使用时加9倍量的水,可有效地防治蚜虫、菜青虫,且营养成分可促进植物生长,并有滋养土壤,提高地力的作用。(5)观赏:紫苏叶带紫色,轮伞花序密集着生,组成假总状花序,花冠紫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花开时艳丽多姿,花香四溢,是一种重要的观花植物。紫苏应用范围如此广

8、泛,开发潜力很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值得深入研究开发。三、品种资源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inn) Britt为唇形科、紫苏属,常见有两种类型;一类叶绿色,花白色,习称白苏;一类叶和花均紫色或紫红色,习称紫苏。入药多取花叶紫色的。 紫苏在我国栽培很广,栽培历史也很长,因而形成多个变种。其中两个变种较常见,一种是变种皱叶紫苏 (P.frutescens(L.)Britt.var.crispa Deane )又名鸡冠紫苏、回回苏;另一变种尖叶紫苏(P.frutescens(L.)Britt.var.acuta (Thunb) Kudo.),又名野生紫苏。皱叶紫苏在我国栽培较多。

9、依熟性可分为早熟、中熟、晚熟品种;按照利用方式又可分为芽紫苏、叶紫苏、穗紫苏,叶紫苏以采收叶片为目的,多采用露地生产;芽紫苏、穗紫苏多在保护地冬春季进行生产。四、生物学特性(1)生长发育类型:一年生草本植物。蔬菜的生长发育类型由于蔬菜种类的多样化,完成由种子到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有长有短,可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也有一部分采用无性繁殖。一年生蔬菜在播种的当年开花结实,可以采收果实或种子的这类蔬菜。这类蔬菜在幼苗成长后不久,就进行花芽分化而开花结果,且开花结果期很长。Eg:茄果类、瓜类、豆类(豌豆、蚕豆例外)。二年生蔬菜在播种的当年为营养生长,经过一个冬季,到第二年春季才抽薹开花

10、结实的这一类蔬菜。这类蔬菜在营养生长期间主要是形成产品器官。Eg: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耐寒性的绿叶蔬菜、萝卜、胡萝卜、洋葱、大葱、大蒜、豌豆、蚕豆等。多年生蔬菜在一次播种或栽植后,可以连续采收多年,不需每年繁殖的一类蔬菜。Eg:金针菜(黄花)、食用大黄、石刁柏、竹笋、韭菜等。无性繁殖的种类它们的生长过程,是以变态的营养器官(块根、块茎、鳞茎)播种,发芽后基本上为营养生长,而不进行生殖生长,最后形成与播种材料相同的产品器官。这类蔬菜也可能开花结种子,但栽培上一般不用种子进行繁殖,因为这些生殖器官发育大都不完全。(2)植物学特征皱叶紫苏:紫苏株高6Ol50厘米,有特殊香味根:紫苏为须根系,根系

11、发达,分布范围广,可入土30厘米以上,但主要分布在25厘米的土层中;再生力强,可育苗移栽茎:茎圆角四棱形、直立、高30100厘米,直径25mm,断面中部有髓。紫色或绿紫色,气清香;上部多分枝,具有紫色关节的长柔毛叶:对生;叶片皱,卵形或圆卵形,长412厘米,宽2.510厘米,先端突尖或长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边缘有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面紫色;两面疏生柔毛,下面有细油点;有长柄,叶柄长35厘米,有紫色或白色节毛。花:轮伞花序2花,组成顶生和腋生,偏向一侧,密被长柔毛的假总状花序;每花有1苞片,苞片卵形,全缘;花萼钟形,外面下部密生柔毛,先端唇形,上唇3裂,下唇2裂;花冠管状,先端2唇形

12、,紫色,上唇2裂,裂片方形,先端微凹,下唇3裂,二侧裂片近圆形,中裂片横椭圆形;雄蕊4枚,2强,生于花冠管中部;子房4裂,花柱出自子房基部,柱头2裂。花期78月。果期910月。果实与种子:小坚果褐色,卵形,含1种子,长1.8-2.6mm,宽1.6-2.4mm,表皮棕褐色、黄褐色或暗褐色,有略突起的网纹,基部具有一突起的白色或浅棕色果脐,果皮厚约0.2mm种皮透明膜质,胚直生,白色,含油分。胚根短小,子叶两杈,基部深心形。紫苏千粒重为0.9克,白苏千粒重为1.2一1.4克,回回苏千粒重为1.4克。5O克种子粒数约为33000-50000粒范围。尖紫苏,又名:野生紫苏。 形态与上种相似。全体被疏柔

13、毛。叶长卵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具粗圆齿,两面均平坦,不皱,紫色而被毛。花冠紫红色或淡红色。小坚果褐色至淡黄色。 白苏:与紫苏形态相似,全株迷被白毛,茎叶淡绿色,花冠白色,小坚果褐色或灰色,较紫苏种子大,在部分地区以苏子供药用。附:紫苏梗 本种为紫苏的干燥茎,商品呈方柱形,角钝圆,长短不一,直径5 15毫米。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四边均有直沟和直纹,节部稍膨大,有对生的枝和叶痕。体轻,质硬。以茎粗壮,紫棕色者为佳。辛,温。归肺、脾经。理气宽中,止痛安胎。 附:紫苏子 本品为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商品为小球形或卵形颗粒,直径13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和圆形小凸点。

14、果皮薄,硬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油性,用手搓之有紫苏香气。以粒大饱满,色黑者为佳。辛,温。归肺经。降气消痰,平喘,润肠。(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总体上讲,紫苏对气候条件适应性强,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旺盛,产量较高。1、温度:紫苏是一种耐高温类蔬菜,能耐高温高湿。三基点(最高温、最低温、最适温):北方夏季炎热时生长良好,温度低时生长慢。气温超过35生长受阻,气温低于10生长几乎停止,0时植株会受冻害。种子在地温5以上即可萌发,发芽适温1823,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34天即可发芽。苗期可耐12 的低温。开花适宜温度为2228,茎叶生长适温2026。 温度调控。2、光照光周期现

15、象。紫苏需充足的阳光,但紫苏又是典型的短日型蔬菜,植株无论大小,日照短时易开花结籽。一般9月间开花,10月种子成熟。无论植株大小,日照短时即开花结籽。冬季进行温室紫苏叶生产时,需进行补光栽培,否则苗期即开花结籽,叶紫苏的培育关键在于补光。在苗紫苏培植的基础上,当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即予以特殊管理:一是夜间用日光灯补光,使每天光照时间达14小时。光调控。3、水分:土壤水分:抗旱性较差,喜湿怕涝,在土壤湿润,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品质脆嫩。干旱时,植株长势较差;但水分过多,易烂根致死。空气湿度,相对湿度75 80。湿度调控。4、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房前屋后,水沟边、地头地角、树荫下、大株作物行间均可种植。但是土壤以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富含腐殖质的壤土为佳,在肥沃的土地上栽培,生长良好。前茬以小麦、蔬菜为好,也可在果树幼林下间作。在粘重性或干燥、瘠薄的沙土上生长不良。盐碱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