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5讲氮及其化合物练习新人教版1101189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657310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5讲氮及其化合物练习新人教版1101189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5讲氮及其化合物练习新人教版1101189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5讲氮及其化合物练习新人教版1101189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5讲氮及其化合物练习新人教版1101189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5讲氮及其化合物练习新人教版1101189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5讲氮及其化合物练习新人教版110118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5讲氮及其化合物练习新人教版1101189(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讲氮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1.掌握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考点一|氮气和氮的氧化物(基础送分型自主学习)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4页巩固教材知识1氮气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N23MgMg3N2;N23H22NH3;N2O22NO。2氮的氧化物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N2O、NO、N2O3、NO2、N2O4、N2O5等NONO2物理性质通常为无色气体,难溶于水通常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性质与O2反应2NOO2=2NO2与H2O反应不反应3NO2H2O=2HNO3NO与人体、环境的关系NO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NO转化

2、成NO2,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3.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2)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3)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涉及氧化还原反应。()(4)NO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NO2H2O=2H2NONO。()(5)NO2通入FeSO4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6)在实验室里,NO和NO2均可用排水法收集。()(7)NO能够与人体里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答案:(1)(2)(3)(4)(5)(6)(7)练透基础小题 题点一NO、NO2的性质及对环境

3、的影响1下列环境问题与NO2的排放有关的是_。(填字母)A酸雨 B臭氧空洞C温室效应D光化学烟雾EPM2.5F水体富营养化答案:ABDF2写出俗语“雷雨发庄稼”中所涉及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1)_;(2)_;(3)_。答案:(1)N2O22NO(2)2NOO2=2NO2(3)3NO2H2O=2HNO3NO3汽车尾气主要含有CO2、CO、SO2、NOx等物质,这种尾气逐渐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1)汽车尾气中的CO来自于_,NO来自于_。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_(至少填两种)。(2)NO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_。(3)汽车尾气中的CO、NOx在适宜温

4、度下采用催化转化法处理,使它们相互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汽油的不完全燃烧N2与O2在汽车汽缸内的高温环境下的反应形成硝酸型酸雨、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温室效应(任填两种即可)(2)3NO2H2O=2HNO3NO(3)2CO2NO N22CO2题点二有关氮的氧化物的简单计算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依据无论是单一气体(NO2),还是NO、NO2、O2中的两者或三者的混合气体,反应的实质是3NO2H2O=2HNO3NO,2NOO2=2NO2,故若有气体剩余只能是NO或O2,不可能是NO2。(1)若NO和O2通入水中,总关系式为4NO3O22H2O

5、=4HNO3。(2)若NO2和O2通入水中,总关系式为4NO2O22H2O=4HNO3。4在一定条件下,将NO2和O2的混合气体12 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2 mL气体(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1.2 mL2.4 mL3 mL4 mLABC D解析:首先分析剩余的2 mL气体有两种可能。如果剩余2 mL O2,则V(NO2)(122) mL8 mL,则混合气中;V(O2)12 mL8 mL4 mL。若剩余的2 mL气体是NO,则混合气中的V(O2)(12 mL2 mL3)1.2 mL,D项正确。答案:D5.如图为装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内盛22.4 mL一氧化氮。若通

6、入11.2 mL氧气(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则容器内物质的密度为()A等于1.369 gL1B等于2.054 gL1C在1.369 gL1和2.054 gL1之间D大于2.054 gL1解析:由2NOO2=2NO2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103 mol NO2,此时气体的体积为22.4 mL。若不考虑2NO2N2O4,气体的密度为2.054 gL1由于存在2NO2N2O4,故2.054 gL1。答案:D考点二|典型的氧化性酸硝酸(重点保分型师生共研)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5页核心知识大通关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1)不稳定性:4HNO34NO2O22H2O。市

7、售浓硝酸呈黄色的原因是硝酸分解生成的NO2溶解在硝酸里。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冷暗处,不能用橡胶塞。(2)强氧化性不论浓、稀硝酸都有强氧化性,而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与金属反应a常温下,浓硝酸使Fe、Al钝化;b浓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4H2NO=Cu22NO22H2O。c稀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Cu22NO4H2O与非金属反应。如浓硝酸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4HNO3(浓)CO24NO22H2O。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硝酸可氧化H2S、SO2、Na2SO3、HI、Fe2等还原性物质。如稀硝酸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Fe2NO4H=3Fe3NO

8、2H2O。小题热身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硝酸可与Na2S反应制得H2S气体。()(2)Cu溶于稀HNO3:3Cu8H2NO=3Cu22NO4H2O。()(3)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3中溶液变蓝,说明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4)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原因是Al与浓硝酸不反应。()(5)浓硝酸、浓硫酸的浓度大,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写分子式,不拆写为离子形式。()(6)浓、稀硝酸都能使蓝色石蕊试纸最终变为红色。()(7)用浓硝酸与Cu反应制取NO。()答案:(1)(2)(3)(4)(5)(6)(7)考向精练提考能考向一硝酸的性质1硝酸与金属反应

9、的规律(1)HNO3与金属反应一般不能产生H2。(2)还原产物一般为HNO3(浓)NO2,HNO3(稀)NO;很稀的硝酸还原产物也可能为N2O、N2或NH4NO3。(3)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2硝酸与非金属反应的规律(1)浓硝酸能与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反应,一般生成最高价含氧酸或最高价氧化物,二氧化氮和水。(2)与非金属反应,硝酸表现强氧化性,不表现酸性。3NO在酸性环境中有强氧化性。1下列有关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稀硝酸都能使蓝色石蕊试纸最终变为红色B硝酸能与FeO反应,只表现氧化性C硝酸可与Na2S反应制得H2S气体D浓硝酸因分解放出的NO2又溶解于硝酸而

10、呈黄色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入铁片产生H2的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Mg2、SO、NOB可用稀硝酸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C1.0 molL1的KNO3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Fe2、Cl、SOD硫化铜溶于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CuS2H=H2SCu2解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因而含有NO的酸性溶液不能与铁反应产生H2,A项错;硝酸可溶解银,B项正确;Fe2在稀HNO3中不能大量存在,C项错;硝酸与CuS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而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答案:B3(RJ必修1P1037题改编)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做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为了节约原料和防止污染,最宜采用的方法是()ACuHNO3(浓)Cu

11、(NO3)2BCu2AgNO3=2AgCu(NO3)2CCuCuOCu(NO3)2DCuCuSO4Cu(NO3)2答案:C考向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解答硝酸与金属反应计算题的思维模板类型1离子方程式计算法涉及HNO3、H2SO4的混合酸与金属反应计算时应采用离子方程式计算。4(2017河南南阳期中)在某100 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 mol/L、0.1 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 g 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不变)()A0.15 mol/LB0.225 mol/LC0.30 mol/L D0.45 mo

12、l/L解析:溶液中同时存在H和NO时就能够与Cu发生反应。该溶液中H实际为0.06 mol,应该根据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正确解答思路为根据3Cu8H2NO=3Cu22NO4H2O 3 8 2 3 0.03 mol 0.06 mol 0.04 mol x根据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H不足,应根据H进行计算。x30.06 mol80.022 5 mol,因此,铜离子浓度为0.225 mol/L。答案:B类型2守恒计算法(1)原子守恒法:HNO3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HNO3起酸的作用,以NO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作为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氮原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HNO3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2)电子守恒法:HNO3与金属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HNO3中氮原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5将1.92 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随着铜粉的溶解,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由NO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则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A0.8 molB0.6 molC0.11 mol D无法计算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