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思练题总汇附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3655543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写作思练题总汇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基础写作思练题总汇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基础写作思练题总汇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基础写作思练题总汇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基础写作思练题总汇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写作思练题总汇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写作思练题总汇附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写作思考练习题总汇第一大节课 绪论(一) 思考练习题(4 题)1、什么是写作什么是文章这两个概念的定义怎么讲 写作,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制作文章,并通过文章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交流思想 感情的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文章是写作的结果,是人们头脑中思想、情感的外化和固化,是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2、什么是写作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写作学就是研究写作现象,探讨写作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可以分为普通写作学、学和文学写作学。(百度百科说的)3、对广义的文章进行分类,有哪两种分类方法请画出文章分类图表。 广义的文章:新闻文体、文学文体、理论文体、应用文体、社会评论、文艺评论、学术 论文、行政公

2、文、事务文书、教学文书(教材推荐) 文学文体、实用文体。(老师推荐)第二大节课 绪论(二) 思考练习题(2 题)1. 写作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写作是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突破有声语言的时空限制,扩大信息传播范 围。 写作是思维的工具和手段,它可以固化思维成果辅助记忆,可以检验思维,促进思维 的深化。从第一个基本作用引申、推导(一)首先,从整个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大视角来看,写作是文化积累的重要方式,是 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必要条件。(二)其次,从维系社会运转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写作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传递信息 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管理的必要手段。(三)最后从个人生命、价值

3、的角度看,写作可以超越个体生命的局限,实现生命的扩 展和延续,实现精神的流传。(四)写作是思维的工具和手段,它可以固化思维成果辅助记忆,可以检验思维,促进 思维的深化,促进人才的成长。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向度来考察。1. 从横向看,写作是人类突破空间局限,扩大社会交往,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效手段。(例 马燕日记)2. 从纵向看,写作能使个体精神生命得以延续,使人的精神思想可以跨越时间而流传。2. 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写作的重要性的认识。第三大节课 绪论(三) 思考练习题(4 题)1. 写作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它包括哪些主要环节写作过程的3个阶段6个环节感知 (采集)运思 (构思)行文

4、 (表述)集材立意选材谋篇起草修改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材料典型言之有序言之有文搜集材料孕育成形外化、J U 口2.写作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文体性、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3. 什么是“物意文”转化律请用简洁的文字把它概括出来。 内化:把外在的客观事物变成脑中的感知; 意化:把感知材料进行完整化、意识化的组合; 外化:运用语言文字把意化的成果外观化。4. 写作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哪些上编 写作基本理论第一章 写作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的概念及关系。第二章 采集材料第三章 立意与选材第四章 谋篇布局第五章 行文表达第六章 修改定稿下编 文体写作知识第七章 消息第八章 散文第九章 学术论文第四大节课 思考练习题

5、(8 题)第一章 写作的“四体”概念及关系1. 什么是写作的主体、客体、载体和受体它们是什么关系 写作主体是写作的主导因素,在写作活动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处于写作活动的中心 地位。 客体是写作的基础和本源。 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的关系:客体是主体的认识对象和写作对象,主体是客体的反映者。 写作载体(文章)主要有四个构成要素:材料、主题、结构、语言。其中材料和主题 是内容要素,结构和语言是形式要素 。 写作受体(读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章解读能力,而解读能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 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实践的结果。解读能力的获得主要基于三种素质:良好的 身心感受素质、广博的文化修养素质、丰富的生活

6、阅历素质。(其实可以写成很短。到时自己看菜吃饭有所选择吧) 写作受体对写作载体的选择作用读者对载体的选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读者要根据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生活阅历、根据 自己的知识积淀选择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二是读者有不同的阅读嗜好,他们会选择自己 喜欢的作品去阅读。 写作载体对写作受体有制约作用读者对文章作品的解读是有限制的,不能随心所欲。他要受文章语言的制约,他要按照 作者精心编织的语言形式的指向进行解读。2. 写作载体(文章)的四个构成要素是什么什么是内容要素,什么是形式要素 写作载体(文章)主要有四个构成要素:材料、主题、结构、语言。 材料和主题是内容要素,结构和语言是形式要素。第二章 采集

7、材料 第一节 材料概述1. 什么是材料材料的含义怎么讲 材料是作者为特定的写作目的而搜集来以及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1材料专指写入文章中的材料。(判断)不是2. 什么是素材,素材的含义怎么讲素材指作者为创作需要而收集的原始材料。3. 什么是题材,题材的含义怎么讲 题材指构成文学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即用在文学作品里的材料。4. 什么是资料资料的含义怎么讲 资料,指作者在撰写学术论文、实验报告和其他科技文章时用来参考和引用的各种书面 材料。5. 材料都有哪些种类它们是从什么角度划分的(一)事实性材料和观念性材料。这是从材料的不同形态特点的角度划分的。(二)正面材料和反面材

8、料。这是从材料的性质以及它与文章主题的关系这个角度划分 的。(三)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这是从材料存在的时间长短来划分的。(四)原始材料和转手材料。这是从材料来源的角度划分的种类。6. 材料在文章写作中有什么作用(一)材料是形成和提炼主题的基础(二)材料是表现主题的支柱(三)材料可以充实文章内容,疏通写作思路第五大节课 思考练习题(3 题)第二节 材料的采集方式之一观察1. 应该怎样正确地进行观察1. 观察要目的明确,全神贯注3. 观察要与思考相结合2. 观察要以视觉为主,开放五官,立体感知4. 观察要抓住事物特征,有所发现5. 观察要勤于笔录11.观察只是用眼睛看,是纯视觉活动。(判断)不对1

9、2.观察具有直观性,是纯感官活动,不需要思维介入。(判断)不对13 观察要抓住事物特征,有所发现。(判断)对2. 一般游记文章中采用的“移步换景”法是属于哪一种观察方法 “移步换景”属于( )A定点观察;B移位观察;C比较观察;D不同角度观察。3. 写作训练题:写一篇观察笔记。第六大节课 思考练习题(15 题)第二节 材料采集方式之二、之三调查、检索一、调查1. 调查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开调查会、个别访问、现场察访、问卷调查2. 开调查会、个别访问、现场察访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开调查会人数控制在七八人;个别访问是一对一;现场察访是一个人采访数个人3. 问卷调查有什么优点 问卷调查简单易行,具有覆盖面

10、大、保真度高、省时、省力、节约经费、信息反馈快的 优势。4. 根据问卷的发送方式分,问卷调查有几种类型报刊问卷邮寄问卷 送发问卷 网络问卷 访问问卷二、检索1. 检索是直接从生活中摄取材料的方法和途径。(判断)错2. 检索,专指书刊文献检索(或电脑检索)。(判断)对3. 什么叫“一次文献”、“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一次文献这是人们直接以自己的生产、科研、社会活动等实践经验为依据生产出来的 文献,也常被称为原始文献(或叫一级文献),其所记载的知识、信息比较新颖、具体、 详尽。 二次文献也称二级文献,它是将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 提炼,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

11、编排存储,使之系统化,以便于检索利用。 三次文献也称三级文献,是选用大量有关的文献,经过综合、分析、研究而编写出来 的文献。4书目、索引、文摘,属于什么文献类型都属于二次文献5专题述评、学科动态综述、百科全书、词典、年鉴等属于什么文献类型三次文献6. 如果我们想查阅某作者的全部或主要着作,最好的检索途径是什么着者途径7利用书目、索引这些检索工具查找文献资料的检索方法,叫什么检索方法常用法8. 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录的参考文献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叫什么检索方法追溯法9、图书馆藏书目录一般都提供哪几种检索途径 书名途径(书名目录) 这是根据图书名称来检索图书的途径。 着者途径(目录) 根据着者姓名

12、检索图书的途径。 分类途径(分类目录) 这是按学科分类体系检索图书的途径。10、文献检索的程序一般有哪几个步骤1. 明确检索目的2. 选用检索工具3. 选择检索方法4. 确定检索途径5. 索取原始文献11. 观察是从生活中直接采集材料的方式,检索是从文献和电脑网络中间接获取材料的采集方式。(判断) 对第七大节课 思考练习题(8 题)第二节 材料的采集方式之四阅读,第三节 材料的整理。1. 阅读有什么方法阅读的基本方法就是两种:浏览和精读。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阅读内容采用不同的 方法。(自己看分选择答多少) 浏览就是大略地看,是略观大意,知其梗概的一种阅读方法。浏览也称略读、泛读、快 读、跳读

13、等。精读就是仔细、认真地读,读的时候要认真分析,仔细琢磨,深入理解。2. 阅读有什么要求要定向阅读积累要勤于笔录 阅读要与思考相结合3. 阅读为什么要定向因为定向阅读才有效率4 阅读为什么要与思考相结合 有思考才能驾驭阅读的文献材料为我所用,才能学有所得。5. 文献资料记录的内容主要有什么 观点和事例材料.资料的出处.自己的感想心得6. 资料记录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主要有 5 种:1. 摘录:即原文照抄。摘录一要认真斟酌,确实有价值的才摘录。二要准确,要忠实于 原文,不能改动原文的字、词、句和标点符号。三还要注明出处。2. 摘要:即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材料原文的主要内容。作摘要,要准确理解原文,措辞

14、得 当,不能曲解原意。3. 提纲:提纲笔记便于掌握文章的内容要点和逻辑结构。适用于篇幅较长或对其思路、 结构感兴趣的图书、文章。4. 索引:即只记文献资料的出处,不记内容的一种笔记。对于随时可以找到的文献资料 特别是自己收藏的图书、刊物可以使用这种记录方式。5. 心得(札记):这种笔记的内容是写读了某本书或某篇文章之后的收获、启发和感想。7. 贮存文献资料的注意事项是什么材料的存放,要有条理、系统化、不能杂乱无章。要给资料分类和按类存放。8. 怎样对搜集来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 按类存放,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或工作的需要来分类。第八大节课 思考练习题(11 题)第三章 立意与选材 第一节主题概述、第

15、二节提炼主题的要求和方法、第三节主题的表 达。1. 什么是主题,含义怎么讲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中心内容和思想倾向。2主题在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文学作品、公文中一般习惯称作什么主题(写作学理论上的通用称谓)文学作品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公文主题思想 主题中心意思 中心思想中心论点 基本论点中心内容中心意思主旨3. 衡量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首要因素是什么主题4. 文章的什么要素是制约文章写作的重要依据主题5. 对主题的要求是什么说全了有五点要求:正确。即作者的思想观点(文章主题)要符合客观实际,经得起实践检验。 深刻。一是观察事物要精细,不放过一丝探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线索。只有独具慧眼, 见人之所未见,才能发人之所未发,提炼出深刻的主题。二要善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