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地理 1.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3654789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一地理 1.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高一地理 1.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年高一地理 1.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年高一地理 1.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年高一地理 1.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一地理 1.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地理 1.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一地理 1.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内容及其解析一、1、内容:地球自转的特征、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2、解析: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的原因。“地球自转”教材从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说明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主要是从昼夜交替、产生时差、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三个方面来阐述。二、目标及其解析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理解昼夜现象及昼夜交替的原因;掌握晨昏线及判。掌握地转偏向力产生的原因及物体的偏转规律。2、知道

2、地方时;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掌握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和学生的探究全面掌握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3、理解北京时间;在现实生活中会运用时区和区时、国际日界线,通过区时的计算让学生发现问题,理解日界线两侧日期的进退规律,学会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三、问题及诊断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这部分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我们利用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地球的运动,理解地理自转的地理意义,难点是地方时的计算这一部分内容,要补充初中地理的经纬线的相关知识,来理解计算产生时差,总结教给学生方法,同时通过练习巩固。四、教学支持条件地球仪、课件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地球自转的特征

3、和昼夜交替情境创设中国是受台风侵袭最频繁的国家之一。从卫星影像可以看出,途径我国东部海域的台风中心,其气流旋转呈逆时针方向;北半球江河中的旋涡也呈逆时针方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教师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请同学们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明)教师在观察学生演示时要注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在学生演示后,教师一定要纠正学生所犯的错误。一般而言,学生容易犯错误有:地球自转的方向;地轴的倾斜方向等。播放课件地球的自转.教师提问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请你画出示意图。学生归

4、纳 侧视:自西向东北极上空逆时针旋转俯视 南极上空顺时针旋转板图讲解地球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承转过渡地球自转速度分为线速度和角速度,所谓角速度就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绕过的角度,根据角速度的定义,结合演示,请同学们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并归纳地球上任意点的角速度的规律, 学生活动演示、思考、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每小时。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样。播放课件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分组讨论 线速度就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走过的弧长。地球表面各点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否相等?如何计算?如果不等,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教师指导从全球角度观察,让地

5、球自转一周,地表各点的线速度即可算;引导学生回忆纬线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上题答案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变化规律是: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图1-2-2,纬度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播放课件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提出问题根据前面的计算,思考南北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学生总结南北两极点角速度、线速度都为0,即南北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例题: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标出地球自转方向。(2)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约为_ (3)A、B、C、D四点中线速度和角速度为0的是_点,角速度相等的是_点,线速度最大的是_点。 答案:(1)略 (2)23时5

6、6分4秒 (3)AB、C、DB练习1: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B)1个太阳日1个恒星日 24小时 23小时56分4秒 AB C D承转过渡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模拟演示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的平行光,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自转运动。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教师演示,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2、我们有时处在白天(昼半球),有时处在黑夜(夜半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3、 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界线晨昏线,说出晨昏线的特点:(1) 晨昏线的形状组成,与赤道的关系(2)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3)移动规律(4)如何判读晨昏线?(说明)对于晨昏线的判读是一个难点,要结合不同的图形进行练习,

7、教师引导学生从中总结经验,如:昼半球夜半球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则为晨 线 逆着地球自转方向则为昏线 4、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长,它有何意义?教师总结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它制约着人们的起居作息,被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这个周期不长不短,使整个地球表面增温和冷却不致过分剧烈,有利于地表液态水的存在,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练习2晨昏线(圈)是(B)A正午与子夜的界线 B昼与夜的界线C东西半球的界线 D在地面上自西向东移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使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演示实验从地球仪的北半球上空向地球仪上滴一滴红墨水,通过让地球仪不动和地球仪模拟地球不停自转,对比

8、实验结果,使学生认识到由于地球自转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了偏移。教师讲解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一定有力对它起作用,我们把这种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学生观察再看地球仪上的红墨水的曲线轨迹,两次轨迹相比,曲线轨迹向直线轨迹的什么方向偏转呢?(顺着红墨水的运动方向观察,向右偏)学生活动再地球仪的南极上空重复上述实验,注意地球自转方向,重新观察曲线相对直线的偏转方向(顺着墨水运动方向观察,向左偏)师生总结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引导自学解释课前情境创设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地转偏向力是实际存在的,这种偏转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的最明显。地转偏向

9、力很小,但其作用不可低估。如长江三角洲的发育(给出示意图)深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引导思考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注意避开地转偏向力产生的负面影响,或利用地转偏向力取得效益,请同学们思考下列三个问题:1、 如果在北半球河岸边建楼房,最佳位置是左岸还是右岸?2、 北半球某国一导弹实验基地要发射一枚落点在赤道的导弹,该国应选择什么样的发射角度,正南偏东还是正南偏西?3、 南半球某国一条河流中沙金含量较多,许多人在沙中淘金,这些人一部分在左岸,一部分在右岸,你认为哪些人的收获大?为什么?(说明:上述三个问题难度不大,但是这些问题和实际联系紧密,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不但可以引起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灵活思维

10、,发展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练习3、(xx太原高一检测)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A)A北半球 B赤道上C南半球 D回归线上练习4、(xx哈师大高一质检)右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C)A BC D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如昼夜交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移,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予以科学的解释。本节课重点、难点较多,希望同学们课后认真复习、巩固。第二课时 地方时和区时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产生时差教学过程:引入由学生身边实例引入地

11、方时差异知识讲解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日出的时刻就会有早晚。相对位置偏东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较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推导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学生讨论1、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是否相同?(考察对概念的理解) 2、生活中使用地方时是否方便?知识讲解为统一起见,国际上采取全世界按照统一标准划分全球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将一定范围的地方时统一为相同的区时,为生活和计算带来方便。根据一昼夜24小时,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各个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时区

12、的区时。讨论区时与地方时的区别-学生活动读图1-2-4,讨论:1、中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2、中时区以东和以西,依次分为哪几个时区?各时区的中央经线分别是哪条经线?有何规律?试给出公式(中央经线度数=15*时区序数)3、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4、 伦敦、开罗、莫斯科、北京、纽约分别在哪个时区?如何计算?(时区数=已知经度/15,结果进行四舍五入)知识讲解偏东的地点的时刻要早于偏西地方的时刻,这样已知两时区及一个时区的区时,则另一时区的区时可求。学生思考已知东八区9点,此时西八区几点?已知西三区2点,此时东五区几点?共同总结其规律可用公式表示为: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差关于公式的几点

13、说明:(1)中+、-号的使用方法:所求地在已知地之东用“+”;所求地在已知地之西用“-”(2)式中时间差的计算:当两时区同时位于东时区或同时位于西时区时,时差为两时区数之差;当两时区一个位于东时区,一个位于西时区时,时差为两时区数之和。过渡由于区时是特殊经线上的地方时,所以可将上面的公式推广为地方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时差说明:(1)时差=4分*经度差(2)式中+、-使用方法:所求地在已知地之东用“+”;所求地在已知地之西用“-”(3)经度差(经度差180)的计算: 两地的经度同是东经或同是西经,则经度差=两经度数之差 两地在0经线两侧,则经度差=两经度数之和 两地在1

14、9经线两侧,则经度差=360-两经度数之和 例题:(xx山东基本能力)当北京时间为9:00时,金砖国家之一南非的比勒陀利亚所在时区(中央经线经度为30E)的区时是(A)A3:00B4:00 C6:00 D15:00解析: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30E为东二区中央经线。计算可知,北京时间9:00时,比勒陀利亚区时为3:00,A项正确。 (区时)情境创设有这样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比妹妹小一岁,这可能吗?学生活动根据上节课学习过的区时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题目,并思考有何规律?(1)西12区1点钟,此时东12区几点?(第二天的1点钟)(2)东12区4点钟,此时西12区几点?(前一天的4点钟)交流意见得出结论东、西12时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东12区要比西12区日期早一天。教师活动(举例)在航海和时刻换算上,常出现日期混乱的现象。当年麦哲伦率船队,自西班牙向西航行,三年后当幸存者的船只回到始发港时,发现航行日志上记载的日期比岸上的日期“少”掉一天。为了避免日期上的紊乱,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即“国际日界线”。学生活动读图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