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3654749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造人文校园,营建育人氛围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宁县中村初中王新辉随着时代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成为全球关注并倡导的目标。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 21 世纪议程强调:“人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参与者与最终受益者, 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形成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自然环境。”而在人的发展中,学校教育阶段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重视人的作用,重视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树立“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这样一种理念,学校管理文化才能真正得到正确确立。在学校管理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创建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 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机制,

2、形成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和融洽宽容的人际关系,使全校师生得到主动、积极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学校自身也得到发展, 并形成人文气息浓郁的学校文化特色,这就是人文校园。人文校园建设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也是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惯性力量。 学校的全面和谐, 离不开每个人的快乐与自尊,离不开 人的和谐 。一个越是充满科学管理、民主决策和人文关怀的校园,师生就越是心齐气顺,校园也就越安定有序、繁荣发展。下面就人文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和各位同仁探讨。一、校园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瓶颈校园文化是一种非课堂教育,它通过校园环境、 课余活动等将办学宗旨、教育传统、培养目标、教风学风融入其中,

3、对教育者和学习者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不但能够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 同时也为道德主体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瓶颈一:目前,不少学校校舍越建越漂亮,校园建筑的造型与空间布局越来越讲究, 校园现代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 校园的美化绿化净化也做得越来越好, 于是不少校领导认为: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没有再提升发展的空间了, 也不再费心思考虑这方面的文化建设。 这种思想导致校园文化主题不突出, 校园文化品味提升不够, 制约了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瓶颈二:以人文思想、人文关怀、人文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尚未完全生成,面对激烈的教育竞争和复杂的社会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难以再次

4、实现有效提升, 于是不再像过去那样费心尽力了, 工作缺少激情,方法缺少创新,活动缺少品位和特色,从而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只有形式没有内涵,只有躯壳没有灵魂。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校园文化建设中遭遇的瓶颈现象, 引发了我们更深的思考, 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实现新的跨越,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持续、 健康地发展,已成为摆在基层学校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文化系统。一个理想的校园,不仅要求建筑布局合理,形成绿树成荫,恬静优雅的物质环境,而且要充满人文精神和理性光芒, 让在这里生活学习生活的师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村初中之所以能够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不仅因为是省级绿色学校,宁县唯一的

5、一所市级示范初中,更缘于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严谨治学、团结协作、自强不息、务实创新的精神。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立足个体成才,着眼整体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家庭文化的影响作用和社会文化的同化作用,不仅提高了师生的人文素养,弘扬了人文精神,而且极大的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从而形成了敬业奉献、因材施教、治学严谨的教风和团结、勤奋、创新的校风。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检视和反思中, 我们也深切地感到, 在新课改背景下,只有把握时机,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校园环境建构、制度创新,才能推动和谐校园的生成,提高教育的人性化管理水平。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启示校园文化建设仅有

6、理性认识和思考是不够的, 还必须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大胆实践创新,才能破解瓶颈,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近年来,我校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建, 在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途径的实践中,从弘扬人文精神的文化视角来精心设计校园的文化环境,经过多年努力,校园景观大为改善,人文气息渐趋浓郁,校园文化固有的和生成的教育功效正在不断获得释放和延续。1 、营造“心理文化”氛围,彰显以人为本育人特色。针对学校心理文化的缺失,在创建绿色学校的同时,必须积极经营心灵文化。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心理辅导教师;设置了师生“交心本” 、在黑板报上开辟了“健康教育”专栏,把心理文化一点一滴播洒在学生的心田。

7、 各年级开设了“心理健康课” ,分阶段定期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积极疏导和排除心理问题; 利用家长会、校园网和专家讲座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促进了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家庭文化与学校文化有机统一, 为人文校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心理文化进一步植根校园,扎根师生的心中,彰显出人性的魅力。2 、开展“主题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近几年来,针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统色彩浓重而现代意识淡薄的突出问题, 我校以教育发展需求为切入点, 广泛开展以人文精神为主题的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艺术汇演、美育艺术展评、 体育艺术竞技和科技制作创新评选等活动在我校应运而生。 这些主题鲜明, 充满时代气息的活动深受学生

8、欢迎,已经成为发展学生特长、传播时代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 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快了校园节日文化和主题文化建设的步伐。 以重大节日为主题的纪念缅怀活动、紧扣时代脉搏和教育形势的国旗下主题演讲活动以及以爱心教育为主题的家校联谊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 针对家庭教育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尊师、重教、感恩等已经成为我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机组成部分, 不断渗透到学生内心深处。 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在学生心里播下了人文关怀的种子,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得到了传承和发扬。3 、大力推行“特色班级”创建活动,彰显校园文化品味。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单元,教室是学生学

9、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一个具有特色的班集体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教科书,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可以陶冶、 塑造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德,成为校风建设的促进力量。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在课堂学习、班级管理中渗透人文思想。为打造班级文化品牌,我们开展了 “班班创特色,班班有特色,人人都参与,个个求特长”的班级文化创建活动,用科学理念引领班级文化方向, 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学生置身于班级之中,班级形象工程建设既是学生集体意识的表现, 又是发挥学生主体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校中,如何体现自己的班级特色,是特色班级建设的重点。建设特色班级,就是尽量满足学

10、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发扬学生的个性特长,认真落实到“育人 ”的效果上。班级文化创建活动给我们一个启示, 校园文化只有被赋予了人文思想、体现关怀,才能唤醒教育主体,产生旺盛的生命力。现在, 我校班班都有了自己的特色,开创了特色育人的新局面。4 、构建“书香校园”,培育文化底蕴。书籍,是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宝库,是广大少年儿童的良师益友,也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通过读书活动,创建一个良好的成才的氛围,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 ”的能力。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必然是飘满书香的校园。结合“经典诵读”活动,我校积极开展了

11、“读名著,诵经典,构建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为鼓励师生读书,学校筹措资金购置教育名著;在读书活动中,学校领导争当领头雁,深入教师学生中,推荐优秀读物,交流读书心得。现在,全校教师基本形成了“四个一”良好风气,即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名著、记一本读书笔记 、发表一次读书交流、写一篇读书论文的良好习惯。同时,我校根据学生实际, 增加了学生阅读课的时间和容量,用优秀的书籍、先进的文化占领校园文化阵地,让读书成为习惯,让校园飘满书香。每个班级都建立了“阅报栏”和“图书角” ,每学期定期举行经典诵读展演活动,评选“书香班级”和“阅读之星” ,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人文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彰显了教育的魅力,还为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有不断加大人文关怀,播撒人文思想,培育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以人性的光辉擦亮教育之火, 点燃生命之光, 校园文化才能成为求知者心灵的一方净土,学校才能真正成为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的“精神家园”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