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消费生活方式引发环境问题的哲学研究与对策探讨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3653215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消费生活方式引发环境问题的哲学研究与对策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当代消费生活方式引发环境问题的哲学研究与对策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当代消费生活方式引发环境问题的哲学研究与对策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当代消费生活方式引发环境问题的哲学研究与对策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当代消费生活方式引发环境问题的哲学研究与对策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消费生活方式引发环境问题的哲学研究与对策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消费生活方式引发环境问题的哲学研究与对策探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消费生活方式引发环境问题的哲学研究与对策探讨摘要:本文着重对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行历史性考察,首先梳理表面的生活消费演变,找出其背后的思维方式、环境哲学观和价值观。其次针对当代生活消费方式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包括资源和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从政府、市场、社会以及公民的层面进行哲学研究分析。最后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对策性探讨。关键词:消费方式;环境哲学;生活方式;绿色消费;生态一、当代生活方式引发环境问题1 .全球性生态危机拷问当代生活消费方式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爆炸性增长,资源枯竭型消耗,森林大规模减少,河流大面积污染,以及温室效应、土地沙化等,致使人类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

2、存也受到严重威胁。人们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千方百计寻求环境保护方法。在试图用各种技术性手段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时,许多学者注意从哲学高度来反思人们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和方法。提出了如下问题:人们的生产和消费的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进行破坏吗?如果两者并不是处于完全对立的关系,那么怎样才能改进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行为,使之与自然和谐地相处呢?2 .当代消费生活方式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亟待破解在工业文明时代,社会物质材料的生产方式一般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产出”,这是一种资源消耗型的生产方式,与之对应,人们的生活方式是铺张浪费型的。技术革命和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也加快了人们对于自

3、然环境改造以及对于资源破坏性的开发。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消费社会来临,消费主义思想泛滥更使得生态危机恶化,生态文明已然成为人类文明关注的核心问题。消费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消费的方式可以分为生产型的消费和生活性的消费。生产消费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消费,一般主要是物质材料、原料、劳动消费等;生活消费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内容,如物质资料的消费、精神资料的消费,为满足生存所需要的是物质方面的消费,也就是生活消费。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费模式的变化,直接关系到生产和经济的发展。目前从环境哲学立场和角度为出发点,对于消费模式进行的研究比较少,对于生活消费方式研究的领域仍然是空白,仅仅是在对于消费模

4、式研究中稍带提及。二、生活消费方式的历史演变和演变实质1 .生活消费方式的演变在1982年的新华文摘中,周叔莲认为“消费模式是指一定时期消费的主要特征,“一般而言,模式是从总体上表现一定事物的存在状态、运行程式和机制,反映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要求,它具有整体性、规范性、目的性的特点。”在人类发展历史不同的阶段,人们生活和消费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从人类生活消费方式的历史演变分析演变实质,进行成因分析,得出对策。人类的生活消费方式的历史演变经历了渔猎文明时代的原生态消费、农业文明时代的节俭消费、工业文明时代的过度消费。工业文明的时代人们开始以科学技术为武器,对自然进行利用和改造。但是这种

5、对于资源包括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开采,虽然在短时期内为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是这种“竭泽而渔”的消费方式却是以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为代价的。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被颠倒过来。工业文明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消费方式,在频繁发生的生态危机和自然灾害面前,我们需要重新思索文明的发展方向。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预料到这一点,并且提出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都是以牺牲自然作为代价的,由于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们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经过历史的发展,人类消费方式必须走向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消费。生态文明摆脱了工业文明中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只注重追求经济的增长转向了追求经济和生态共同发展的双重目标

6、。在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人类的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不以牺牲自然作为代价。在这一阶段,人们需要树立起一种“绿色消费”的科学的消费观,使得人们的消费能够既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且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从而既能够对于人们的消费需要进行满足,又能够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2 .生活消费方式演变的实质(1)思维方式的转变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经历了:客体至上的原始思维一一天人合一的古代思维主客对立的现代思维主客统一的生态思维。主客二分可以理解两种含义:一是主观和客观的区分,二是主体与客体的区分。主观和

7、客观的区分:在本体论意义上是指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区分;在认识论意义上是指认识和对象的区分;在历史观意义上是指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分。主体和客体的区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由于缺乏实践的认识,轻视实践,只是在认识论的意义上谈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际上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后,主体和客体本身的联系涉及到实践,是在实践当中把握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生态学的概念是由德国的博物学家E?q海克尔在1866年所提出来的,生态性思维是一种在生态文明中所孕育出来的与本体性思维根本不同的崭新的思维方式,地球是一个整体,是由人、自然界组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系,人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物,处于支配的地位,并且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探索、改造自然的历史,但是作为地球生态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着的。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类的发展,同时为了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我们必须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2)环境价值观的转型环境价值观的转型经历了:原始自然中心论一一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强式人类中心主义以人为本的环境价值观的转变。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不断认识到人的发展与自然界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依赖的,因此,人类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修复自然,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尽可能减少浪费,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找到替代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