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导学案实施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3650334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小学导学案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心小学导学案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心小学导学案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心小学导学案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心小学导学案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心小学导学案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小学导学案实施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心小学“导学案”教学实施规划(试行稿)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扎实开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活动,深入落实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落实教育局、学区精神,特制订中心小学“导学案”教学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模式,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二、组织机构导学案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组 长马广平副组长刘 琼组 员张小勇 马小龙 兰天京 米晓霞 教导主任:具体负责整个教学改革的指导、实施、调度和督促。课改组长:(1)组长负责制定本学科导学案课改研究实施计划与校本研修计划(表)。 (2)组长负责学科

2、组导学案课改过程的具体监控、指导与管理评价。(备、学、辅、批测) (3)教研组长负责导学案四种课型的研究指导工作。三、实施办法(一)教师的“导”(1)备课 a、初步了解本学科4年级的内容体系。b、熟悉本学段的教材,处理好教材,达到新课不新、旧课不旧。c、精通本年级本学科教材。d、结合自己的教学技能和课模备好课写好学案。e、教师设计的问题-安排初步简略预习在课外,自学在课堂。(2)学(上课)a、课模定论:“标学讲练测”基本推崇,体现“阅读、体验、互动、巩固”八字教学特点。b、尝试实践“导学案”的运用。c、完善“一对一”伙伴互动学习小组,成立四人联动学习大组。d、分年级、分学科充分体现学生自学高度

3、,小组互动全体参与自主学习的特点体现以学为主、以学生为主体。e、体现教师精讲点拨的“导”的功能。f、体现以“练”为主。g、体现以“复述、巩固”为主的学习方式。(3)辅a、体现“优生辅导、组长辅导、教师辅导”的三大趋势。b、体现课上辅、课中辅导的大面积快速结交。(4)批 a、体现学生自批。b、体现优生、组长学习小组互批互动。c、体现红笔批阅、红笔批注。(5)测a、当堂测:1015分钟。b、当堂批阅:教师出示标准答案以小组两人互批思维不间断,效率高。(6)评 教师利用自习、下课讲评试卷与学生互动,再复述、再巩固重点、难点、易错、易混题,拓展延伸四个能力。(二)学生的“学”(1)预习整体了解带上问题

4、自学。(2)自学探究掌握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互动交流共同提高。从发现问题中发现优生。(3)互学解决问题“会的教不会的”反复复述。(4)练习分层 (基础性、综合性、拓展延伸性)(5)测试做题。(6)互批以小组互批互讲,教师集中共性问题并解决问题。(7)改错将错题、用红笔改过,并积累与改错本上。三、管理办法1学校领导主要学科包干责任制校长负责数学学科,教务主任负责语文学科,政教主任负责英语学科。分工负责,强化教学研究组长负责制,引领骨干教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2实行“六责任制”管理:(1)教务处学期整体监控评价制;(2)教研组学科月研讨评价制;(3)班主任各学科作业量周协调统管制;(4)科任教师作业日

5、把关制;(5)学科代表学习组长当堂监督制;(6)家长每日作业签字把关制。3导学案课改工作纳入教学常规管理体系,纳入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四、课堂改革要求1、导学案的内涵: 包含学生的“学”、教师的“导”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学什么: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怎么学:自主、合作、探究。二是教师导什么? 1.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知识、能力; 2.学习的方式、方法、习惯学会学习; 3.学习的兴趣、动机、意志,思想品德等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良好的心理品质。2.基本环节:提前预习,自学指导,合作探究,检测达标、课后反思。3.操作流程:第一,教师提前写好“导学案”,在预习课(

6、或自习课)上或课前根据“导学案” 的要求进行预习。通过预习,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基础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不理解或不明白的问题,记录在“导学案”上,以备上课时讨论解决。第二,自学指导提纲。上课时出示自学指导提纲,学生根据自学指导提纲进行自学,自学时教师巡视、督查,重点指导中、差生。(约5分钟左右)第三,合作探究。首先让学生回答自学指导中的问题或让学生板演,暴露出自学中的问题。对共性或学生难以掌握的问题由小组讨论,再在教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自由更正,各抒己见。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小结、上升为理论,指导运用。(1015分钟)第四,检测达标,巩固所学知识。形式可采用口答、书面、电教手段多种形式,教师设计足量的检测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性、层次性和针对性。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并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变式训练。对个别不达标的学生,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跟踪指导。(1520分钟)第五,课后反思。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课后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用作下次集中备课交流时的补充。推行导学案,关键是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教学相长的课堂、自主学习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高质量的课堂。五、奖励措施 学期末,对被评选出的优秀课改实施人员进行奖励,组长200元,组员500元。中心小学2013年4月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