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双减”政策下数学作业有效设计及实践学习心得5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3647978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双减”政策下数学作业有效设计及实践学习心得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小学“双减”政策下数学作业有效设计及实践学习心得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小学“双减”政策下数学作业有效设计及实践学习心得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小学“双减”政策下数学作业有效设计及实践学习心得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小学“双减”政策下数学作业有效设计及实践学习心得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双减”政策下数学作业有效设计及实践学习心得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双减”政策下数学作业有效设计及实践学习心得5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优化设计”主题培训心得体会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作业优化”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很荣幸在基于双减背景下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研究主题培训活动中,听到了温州市教研员xx老师的专家讲座以及xx老师和xx老师的学员分享。从这次培训中,我收获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开始有了一点自己的小想法,下文我将根据雷老师的“为何优化”、“如何优化”,谈一谈自己的所感所想。一:为何优化雷老师从“有减必有加”到“作业承载着新的使命”,不断强调“双减”后,“如何优化作业”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且一定要重视的问题。从以往的作业布置中不难看出,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减负”,但是大多数学生依旧每天在经历“重复”、“枯燥

2、”、“繁琐”的机械式作业,从一本练习册到另一本练习册,在题海里晕头转向。但是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呢?学生对作业产生厌烦情绪,把作业当成一项任务,只管做完,不管做好,所以就出现了学生作业马虎,不做作业的现象。虽然,反复的练习能够让一些基础薄弱的孩子取得暂时性的进步,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弊大于利。针对这个现象,“双减”文件中对“作业量”和“书面作业完成时间”有了新的规定,这些新的规定都在告诉我们这些一线老师,优化作业迫在眉睫。二:如何优化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优化作业似乎太难了。怎么做?有时间吗?我这么做有效果吗?以前这几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但是,从这次培训中,雷老师和其他两位老师的想法让我有种茅

3、塞顿开的感觉。通过此次培训,针对如何优化作业,我有了以下3点想法:1、找适合孩子的作业。作为一线老师,我们一定要坚信这句话: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学生。我们能够通过课堂教学,课堂作业本的练习,找到学生薄弱的知识点,从而针对性地挑选一些习题,作业求精不求多,对症下药才是良方。2、布置分层作业“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更何况一个班里的孩子都是来自不同的家庭。雷老师在点评x老师的报告时也强调到:作业设计要来源于学生,为学生服务。所以我们能够将班里的孩子分成几个层次,布置不同的作业以适合他们的学习能力。3、作业要有发展性以往的作业以检测孩子的基础知识为主,但其实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学生的逻辑思维、说

4、理能力等等都需要得到发展,所以在作业设计中,如果加入一些能够体现孩子思维能力的题目,更加能检测出他们的学习效果。此次培训,颇有感触,珍惜xx小数的每一次活动,愿和xx小数一起慢慢进步。“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优化设计实践研究”主题培训心得体会2021.10.20下午,有幸参加了xx老师举办的“基于双减背景下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研究”主题培训活动,收获颇多。本次培训,聆听了xx老师、xx老师和温州市教研员xx老师的精彩发言和讲座,使“双减”背景下对作业的减量增质还处在迷茫期的我豁然开朗。xx老师素养导向下的单元作业设计以四下“三角形”单元为例给我们展示了具体的作业设计导向。我们能够以单元为载体,通过重

5、组、改编、原创三个方式设计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和探究性作业。同时,提出设计单元作业属性表,让我们能通过具体的规定去分配作业的量和质,为我们的实际操作指明了方向,非常接地气。xx老师立足单元视角优化作业设计更是从理论和操作两个角度给我们指明了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的选择和设计。如基础性作业:小数1.65的各种表示,强化了技能,内化了知识,以不同的形式突破了重难点。而发展性作业更是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具体的途径。xx老师小学数学素养作业架构与思考给我们所有的小数老师指名了方向。“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有减必有加”。他还通过韩国版的“减负”让我们明确:“双减”不单单是作业量的减少,教师“设

6、计”量的增加。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它背后的意义:作业是贯穿教育始终,是撬动“素养课堂”、“素养评价”的重要载体。让我们从思想上去正视“双减”,认真地去做“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其中“让作业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载体”。这句话让我有了新的想法,也许,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能够尝试“以作业带动课堂,以作业贯穿教学”这种教学路径,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型。以上是我粗浅的想法,再次感谢xx老师举办的活动,感谢三位老师的慷慨分享,为我的数学教学之路拨开云雾。“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研究”培训心得体会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之下,深度学习、作业评价等热词席卷教师圈。对于早已习惯于直接布置作业本和购

7、买课辅的我们,作业设计成了一个既熟悉又迷茫的新领域。今天,教研员朱小青老师组织开展了“基于双减背景下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研究”主题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聆听了金理聘老师对四下“三角形”这个单元为例的单元作业设计、xx老师对四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的作业设计。金理聘老师基于教材,从学生视角出发,设计了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有创新性的作业,注重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动手操作后理解、掌握知识即“做中学”。而xx老师更注重于从日常书本、作业本的习题中选取典型习题,进行针对性巩固,并给学困生提供思考的脚手架。最后x子东老师给我们做了“小学数学素养作业架构与思考”的讲座。x老师从为何重构作业设计和如何

8、重构作业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为何重构?因为作业承载着新的使命作业承载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使命;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主要素材来源;作业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作业也是学校教研“弯道超车”的一条路径。其中最令我触动的是,作业不但仅巩固课堂知识的工具,更是贯穿这个教学过程的重要载体和素材。也就是说,作业能够是课前预习的材料,也是课堂教学的环节,还是课后巩固的练习,更是之后素养评价的巩固。x老师也分享了两个由“作业撬动整堂课”的典型案例,由此发现对于学生已有一定基础的知识内容,能够通过课堂作业的形式摸透学生的底、暴露学生真正的疑难点,集中发力攻克学生的学习难点,做到高效地教、学、练。如

9、何重构?x老师解读了省市两级有关于素养作业设计的文件精神,更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作业设计应注重“教学评”一致性,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设计“着眼要点、针对难点、促进理解”的基础性作业和“着眼知识的形成过程、结构体系、内涵与外延”的发展性作业。作业设计来源能够是精选、选编或改编优秀作业。而作业的形式能够丰富多样书面习题、口头交流、动手操作、数学阅读、数学游戏、实践体验等。不论哪种类型作业设计都应遵循课标、紧扣教材,要有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和创新性。通过今天的活动学习,我对作业设计有了一定方向和思考:1.作业设计既要心中有“教材”(即整个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又要眼中有“学生”(即学生的作业心理和发展需

10、求);2.分层设计作业,平时已经开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提升,但是习题的选取、选编和量的控制还能够再斟酌,学困生的作业选择接下来也能够根据需求进行设计;3.作业如何真正发挥本身的作用,也是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研究”主题培训心得体会10月20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xx市小学数学“基于双减背景下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研究”主题培训活动,受益良多。第一个学员论坛环节,感谢金理聘老师和曹海鸥老师分享的两篇单元作业设计,让我们直观的感受到了基于单元视角、素养导向下的优秀作业设计。两位老师在单元作业设计上各有千秋、殊途同归,都结合学生实际学情,指向学习目标,多元多样的制定了基础

11、性作业、发展性作业以及探究性作业,见解独到,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第二个专家讲座环节,雷子东老师指出,我们数学老师理应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双减”,有减必有增,双减”减的是作业总量和时长,增的是作业的质量。雷老师向我们详细的解析展示“双减”背景下,作业承载的新“使命”:作业是读懂教材、读透学生的重要载体;作业承载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使命;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主要素材来源;作业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作业贯穿我们教育始终,是撬动“素养课堂”“素养评价”的重要载体一下子,作业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变得高大、伟岸起来了,作业居然有这么多“使命”是我们不知道的,似乎有着“作业在手,天下我

12、有”这般的气势。印象最深的,就是雷老师反复强调:作业是读懂教材、读透学生的重要载体,作业承载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使命。我们能够尝试着直接把作业拿来当前测使用,分析学情;能够尝试着直接把作业拿来当预习单,让学生自主学习;也能够尝试着直接把作业在课堂上当做教学环节来上课,根据学生作业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学定教此外,雷老师引领我们对素养作业相关文件进行解读。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要求是:紧扣目标、促进思维、形式多样、分层要求。“双减”要扭转的是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作业问题;要减少的是简单记忆、机械操作、重复无效的练习,而不是没作业。如何让我们作业设计具有科学性、针对

13、性、有效性、探究性、开放性以及创新性,并做到教、学、评一致,这些都是我们一线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此次培训,我感受到了作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使命,也明白了“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要求。“双减”路漫漫,且行且摸索。“基于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研究”主题培训心得体会近期,国家出台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为坚决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各中小学实行课后延时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5+2”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推进政策全面落地,为同学们开启新学期学习生活。通过xx市小学数学优化作业设计的学习和培训,在我们学校以

14、老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为原则,对“双减”政策下在作业设计方面制订了各项细化制度,在课堂中、作业里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学生作业有着”承前启后”的使命:与其说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还不如说作业贯穿我们教育始终,是撬动“素养课堂”“素养评价”的重要载体。它不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用以消化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训练学生以形成能力的一种实践手段,也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形成良好数学素养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下面就这次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培训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作业布置层次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

15、的数学教学必须注重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合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如何因材施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为了让学生都喜欢上数学课,让优秀学生更优秀,让学困生想学数学,会学数学,在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是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作业。对全班学生布置相同的书面作业,如果只布置基础题优秀生就没有什么兴趣去多动脑筋和检验,而只追求速度,长此以往,就会养成求快不求质的浮躁解题习惯,作业质量无法保证,直接影响数学教学质量。如果大难吧,优秀生有兴趣了,但对学

16、困生来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错,自信心受到严打击,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我们在设计、布置数学作业时,不能一棍子打死按同一要求、标准来布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一般来讲,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在其掌握了书本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有深度或综合性强的作业,充分挖掘其学习潜力,进一步发展其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提升其数学品质。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除了掌握书本知识外,也要适当穿插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使其也能有所提高。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应布置基础性的知识,让其经常体会作业成功的喜悦,建立能学数学的信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二、作业布置多样化。布置作业时,除了布置一些如计算题、基本应用题等常规作业外,还应编选一些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