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364377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累赘(zhu) 朦胧(mng) 语无伦次(ln)B.吞噬(ni) 商酌(zhu) 忧心忡忡(zhng)C.拯救(zhng)炽热(zh) 惊心动魄(p)D.忏悔(chn) 瞬息(shn) 忍俊不禁(jn)2.下列每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A.逞能 仰慕 相得宜彰 马革裹尸B.撺掇 筹划 家喻户晓 迫不急待C.怪诞 静穆 永往直前 养精蓄锐D.冗杂 惬意 语无伦次 义愤填膺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2分) A.中国足球的发展壮大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B.奔跑吧兄弟这个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邓稼先作为一个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看到风雨中挣扎的小桃树,我追求理想和幸福的信心更加坚强了。B央视中国成语大会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C在阅读那几天的日记时,使他们感到非常可怕。D雪碧、可乐等饮料,是家家户户深受欢迎的夏令饮品。5.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1)见往事耳 (2)一狼仍从 (3)但

3、手熟尔 (4)尔辈不能究物理 6.按要求默写诗句或字词。(8分) (1)斯是陋室, 。(陋室铭) (2)浩荡离愁白日斜, 。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3)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4)杜甫的望岳中,写出了作者凌云之志的一句是: , 。 (5)木兰诗中表明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的诗句是:_,_。二、现代文阅读两篇(27分)(一)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铁凝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

4、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着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之

5、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撞击你,让你既甜蜜又酣畅。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

6、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7.第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2分) _8.本文段,列举以及“我”的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和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这一中心论点。(4分) _9.第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_10.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3分) _ _(二)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人的一生,几乎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入睡做梦,是人人都有的

7、经验。梦究竟是怎么回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一种通俗而较为科学的解释。无论怎么光怪陆离的梦境,都是大脑活动的反映,总是和人的经历、想象和心理特点有所关联。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心理活动的反映。巴甫洛夫认为,“梦就是过去各种刺激的痕迹,它们现在以最料想不到的方式组合起来”,强调它是生理反应。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梦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更确切地讲,是感觉敏锐、情感丰富而擅长形象思维的右脑,在摆脱了善于归纳、判断等逻辑思维的左脑作用后,独立处理资讯的结果。在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交互制约与补充作用,使我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情”合“理”;而夜晚做梦时,左脑休息

8、抑制,右脑就不受干扰而自由地处理资讯,往往就会有“情”无“理”,出现许多稀奇古怪,甚至离经叛道的梦境。这种非正常逻辑的资讯编辑处理,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或令人惊喜意外,或令人紧张恐惧、悲戚哀伤的梦而已。而对于诗人、作家,另外一些艺术家或科学家,则可能会是飞来的灵感和启示,因此流传着许多梦笔生花的美谈。如庄周化蝶,杜甫梦乡,李贺梦月;莫扎特作曲、梵高作画、斯蒂文森写化身博士、凡尔纳写八十天环游地球也都有梦中命笔的传说。艺术创作本以形象思维见长,右脑“独创”而命笔,应不算离奇,但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家,也因梦而得科学启示,似乎有点奇怪。其实深思一下也可明白,科学的发展和突破,很多时候就是要

9、对原有的“科学”进行新的认识,甚至要否定,不太循规蹈矩的右脑往往比左脑更敢于创新、突破。我们都知道有几个著名的“科学的梦”:凯库勒因梦见碳原子跳着像首尾相咬的蛇一样的环舞,而悟出了苯分子的环形结构,从而揭开了有机化学史上光辉的一页;门捷列夫梦见元素像小孩纵横排列的队伍,因而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的奥秘。还有笛卡尔、爱因斯坦也都做过“科学的梦”。从梦的科学和科学的梦,我们可以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清醒的白天不妨大胆突破陈规旧章,突破“逻辑思维”,也许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就会在“白日梦”中给我们灵感和启示。11.为什么说梦“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3分) _12.第段中加点

10、的“合情合理”应如何理解?(3分) _ _13.本文以“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_ _14. 文中列举了许多艺术家“梦笔生花”的故事和科学家的“科学之梦”,二者有什么共同之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5分) _ _ 三、文言文阅读两篇(23分)(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1)阅十余岁:_(2)竟不可得:_16.翻译下列语句。(4分)(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_(2)众服为确论。 _17.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3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