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结核病知识宣传实施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3635849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结核病知识宣传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预防结核病知识宣传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预防结核病知识宣传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预防结核病知识宣传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预防结核病知识宣传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结核病知识宣传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结核病知识宣传实施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结核病知识宣传实施方案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协调动员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全社会共同支持和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促进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增强全民结核病防治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结核病防治的氛围,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宣传意义结核病是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肺部。结核病在全球的广泛流行,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80%在农村。结核病是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据2000年调查显示,我国现有结核菌感染

2、者4亿人,结核病患者500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200万人。每年因患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达到15万人。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从1981年起,国务院有关部委相继制定与实施了两个全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特别是国务院在2001年制定的全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中提出的“对西部地区和贫困人群给予重点帮助;落实肺结核病患者的归口管理和督导治疗;实行肺结核病人治疗费用收、减、免政策,对没有支付能力的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实行免费治疗”的政策出台后,为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解决了结核病的就医和治疗问题。目前我国结核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还不

3、普及,而流动人口的骤增,耐药结核菌的蔓延,结核菌与艾滋病病毒的双重感染,均加大了防治工作的难度,如不能有效控制,在今后十年全国将新增结核病患者2000-3000万人,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有效控制结核病在我国的蔓延,全面推广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大力宣传国家对肺结核病实行治疗费用“收、减、免”和对没有支付能力的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免费治疗的惠民政策,拟利用“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有利时机,开展一次结核病防治科普宣传。一、组织机构:组长:刘宝明副组长:江桥峰成员:赖亮温琼雯许群叶惠燕刘琦二、活动内容与形式1、利用课间时间,对学生进行预防结核病知识宣传,发放

4、宣传资料。2、对周边群众发放结核病宣传资料。、3、家长与教职工关注“惠州市结核病防治”公众号。4、各班在校活动期间,开展好“六个一”活动(班主任统一开会培训、上好结核病健康教育、召开相关主题班会、出一期黑板报、播一期校园广播、组织知识竞赛)三、宣传标语1、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发挥领导力终结结核病”2、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者咯血,应及时到县结防门诊检查、治疗。3、得了结核不可怕,不被发现才可怕,发现不治更可怕,治不彻底最可怕。4、生命在于呼吸,结核威胁呼吸,大力发现肺结核病人!5、政府对所有新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治疗和检查!四、具体措施1、加强领导,科学组织实施。2、本次活动由学

5、校结核病防治领导组负责组织实施。博林实验学校2018年2月结核病防控工作方案为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传播,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群防群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师生安全,确保学校稳定。二、组织机构成立“博林实验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组长:刘宝明(校长)副组长:江桥峰(主抓-办公室主任)成员:赖亮温琼雯许群叶惠燕刘琦各班主任分工如下:

6、赖亮:负责全校结核病总责及经费落实工作江桥峰:负责督查结核病健康健康工作的开展温琼雯: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叶惠燕:负责组织教师开展结核病主题班会活动刘琦:负责做好师生和学生家长结核病情况统计,严防结核病的传染许群:负责做好班级协调工作,确保安全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具体负责结核病防控工作的实施三、工作职责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将结核病防控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校长具体抓的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结核病疫情报告人;配合卫生部门对校医等有关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控知识培训;开展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结核病暴发疫

7、情处置等工作。四、常规预防措施1、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宣传展板、黑板报、宣传窗,或开展讲座、播放影像制品等形式,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广泛宣传结核病防治的核心知识,提高对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对结核病患者的歧视。核心知识包括:(1)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2)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当怀疑得了结核病;(3)得了结核病,应当到县级结防机构(设县疾病控制中心)接受核查和治疗;(4)在县级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核,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5)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6)咳嗽、打喷嚏掩口鼻;(7)不随地吐痰;(8)

8、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9)养成开窗通风习惯;(10)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2、创建良好的学校卫生环境。做好校园环境的清扫保洁,消除卫生死角。特别要做好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食堂等人群聚集场所的保洁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3、落实学校健康体检、晨检及因病缺课登记和病因追踪制度。(1)按有关规定将结核病的检查项目作为学校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每年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并纳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体检档案。对于通过学校健康体检发现的疑似结核病病例,应当及时告知学生或家长到当地医疗机构检查确诊。(

9、2)落实由班主任或生活管理员老师负责的晨检工作,重点了解每名学生是否具有咳嗽、咳痰、发热、盗汗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后,应当及时报告学校政务处(卫生室),告知学生或家长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检查确诊。(3)落实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制度。班主任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缺课原因。如怀疑为肺结核,应当及时报告学校政务处(卫生室),并由学校政务处(卫生室)追踪了解学生的诊断和治疗情况。4)加强疫情报告。对通过健康体检、晨检等途径发现的结核病疑似病例,疫情报告人应当及时向学校工作领导组报告。(5)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联系五、学校结核病散发病

10、例管理措施学校结核病散发病例是指在学校内发现结核病确诊病例,但未达到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应当在强化各项常规预防措施的同时,采取以病例管理为主的防控措施,严防结核病在校园内传播。应采取以下措施。1、做好确诊病例的登记和管理工作。加强晨检及因病缺课登记和病因追踪工作,密切关注与确诊病例同班级、同宿舍学生的健康状况。2、休学管理。根据县级及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的休学诊断证明,学校对患结核病的学生采取休学管理。休学学生可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并接受县结核病防治机构的管理。3、复学管理。患病学生经治疗康复并取得治疗地县级及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后,方可复学。4、

11、协助医疗卫生机构做好不需休学的结核病病例的管理。对经医疗卫生机构诊断不具传染性、不需休学的学生结构病病例,校医或班主任应当协助县结核病防治机构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并定期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随访复查。5、积极协助医疗卫生机构对结构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密切接触者筛查无异常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可正常上课,学校应当要求其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密切自我观察。一旦出现咳嗽、咳痰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应当及时到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六、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学校在同一学期内发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结核病病例,或出现结核病死亡病例时,镇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考虑是否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

12、件,并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规定,核定事件,并确定事件级别。镇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也可根据防控工作实际,按照规定程序直接确定学校是否构成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构成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预案进行处置。在落实上述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1、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强化开展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防治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及时消除其恐慌心理。2、加强学校每日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工作。3、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现场调查、密切接触者筛者以及确诊病例的治疗管理等工作。4、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公共场所通风等措施,并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关场所的消毒工作。5、落实医疗卫生部门要求的其他防控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