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类型化广播主持人功能演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3635220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融媒时代类型化广播主持人功能演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融媒时代类型化广播主持人功能演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融媒时代类型化广播主持人功能演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融媒时代类型化广播主持人功能演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融媒时代类型化广播主持人功能演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融媒时代类型化广播主持人功能演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融媒时代类型化广播主持人功能演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融媒时代类型化广播主持人功能演变类型化广播(FormatRadio),又叫格式化电台,它是一种“定位于特定的目标受众(从人口统计学和心理统计学角度划分)”,以“特定的内容和风格来满足听众喜好和需求”和“相对固定的格式化模板,按照时钟循环状进行单位时间编排”的电台编播运营模式。类型化广播这一模式的产生和应用是受到了市场区隔、受众细分的影响,进一步细分出各种差异化的专业定位;其次,它输出的节目流和音乐流的风格及内容是针对于某种特定类型的受众而设计的,它是一种内容信息分类和调性相对稳定的循环往复;最后到传输环节,以热播节目时钟理念将一天的节目切分成24小时的时钟轮盘,每小时的轮盘再按照当地收听习惯和

2、城市交通情况切分成若干个收听段落,形成竖状编排特色。起初,类型化广播模式的诞生离不开对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分析,例如广播频率落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决定着目标收听人群、社会人口学特征决定着类型化轮盘编排等等,因为这是“工业化社会市场区隔对媒介衍生的结果”。而当下,就媒介的认知过程而言,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互联网技术等要素的发展,传统大众传播从“中心-边缘”的传播模式、传受双方的分离未知形态转向对信息的即时交互,到传者受者间“注意力的主动关注”、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双重结合,这种动态式发展在继承大众传播传统要素的同时,又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升级成一种新型的传播形态,即后大众传播形态。后大众传播形态在许多方面

3、也对大众传播进行着一定的颠覆和重构。而类型化广播在这一形态下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势必改变着其与受众的关系。与此同时,类型化广播主持人在各项传播环节的功能也在随之发生着变化。这些“模式变化”和“功能演变”,可视为应对全媒体时代信息的“碎片化”和“微表达”特性而衍生出的一种新型趋势,这种“新趋势”依然基于类型化广播格式化的竖式编排理念为基本架构,在部分流量峰值时段启用“轮盘+板块”的编排播出方式,突破线上语言传播的篇幅限制、鼓励主持人彰显个人特色、适当扩大主持人自主选歌权限(特指音乐台),加强线下主题与线上内容的互联、互通、互动,重视信息的视听化传达和移动终端的用户体验,力求内容流在时间深度、空

4、间跨度、内涵厚度、传播广度上的优化纵深。目前,媒体一线将这种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而出现的“新趋势”称作类型化广播的“后类型化”趋势。西方社会学领域其中一位相当有代表性的学者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在社会系统功能体系中提出了“要素分析范例”,他认为,社会行动的基本单位是“基本行动”,由“行动者”“目的”“情境”和“规范”四个要素构成。而这四个要素很好地融合在类型化广播在传播环节的系统中来解释主持人的“行动方式”和“行动范围”:“行动者”一一是指有着符合频率定位的编排思想、秉承着正确创作理念的主持人;“目的”一一后类型化趋势主持人所实现的功能演变所带来的广播业态媒介融合的新发展;“情境”一一基于

5、当前社会发展水平下的媒介融合背景;“规范”一一经过实践检验,被保留下来的类型化广播初始模式下的运营理念和固定操作。其次,根据帕森斯的“需求一定势”观点,作为“基本行动”当中的“行动者”,即类型化广播主持人,要对“一个或更多的客体进行行动的定势”,也就是说,类型化广播主持人在各个传播环节当中所担任的角色、发挥的功能要为吸纳相同收听偏好的受众、输出风格稳定的节目内容、稳固频率气质而服务,进而形成一种“定势”般的风格程式化,进而使得传播目的、传播情境与传播?范这些要素在“行动者”中实现一体化。然而,行动者彼此间都能够要意识到一种角色期待的存在,正是由于这种角色期待,使得类型化广播主持人应对“后类型化

6、”趋势不再单单是考虑受众的属性,而应更加注重主持人自身在参与传播互动时所担任的角色、发挥的功能以及受众对其传播活动中的角色期待。类型化广播初始模式对主持人的功能要求是仅作为“串联者”的理想型角色而存在,而时至今日,面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业态的布局变化和市场竞争,很现实的一点是,仅做线上的内容串联是无法形成立体化传播矩阵的,更不必谈广播的全媒体生态化发展了。然而类型化广播主持人在“后类型化”阶段作为黏合受众与广播媒体伙伴关系、聚拢广告主与广播媒体战略合作关系的重要角色,这也是主持人“实践角色”的体现。角色的转换势必带来功能上的差异性变化,因为在这一阶段,他们既要积极理解当下广播互动在平台、思维、

7、节目运作、广告创收等新型实践运营方式,同时又担任起将这些新理念、新功能进行再度外化的重要职责。过去的传统广播习惯以点式来布局主持人、节目、广告各自的分量比重,而新时期媒介融合下的类型化广播在后类型化阶段却让这三者互联、互通、互融、互补,搭载新媒体技术互动平台,从线上到线下,让交互做到何时何地、无孔不入,丰富用户体验,增强参与感与场景感,实现有趣、有益、更有效。那么下文笔者就将通过几组广播业界近期活动营销的典型案例,来分析类型化广播主持人在其中所体现的功能演变。1 活动营销功能的演变:由“线上硬广”到“线上线下形象代言”2014年6月23日,广西桂林、广西环江成功与国内其他两地在第38届世界遗产

8、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其旅游胜地的招牌可以说是名扬海外,而广西环江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当中的一颗遗珠,保存着完整丰富的毛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和原始生态风景,就连广西当地人之前也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地方可以游览。而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抢抓旅游资源开发先机,联合970女主播电台在广西境内首先开展本土旅游名片宣传,从线上的广播节目软性植入和硬广,到线下970女主播代言和旅游宣传片拍摄,以及后期申遗成功后的系列活动,真正做到了搅动市场、拉动收听、引发话题、促进关注的传播效果。注释苏珊?泰勒?伊斯特曼,道格拉斯?A?弗格森.电子媒介节目设计与运营:战略与实践.6版.谢新洲,等,译

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61.洪贤智.广播学新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XX公司,2006:31.杨康.类型化广播主持人播音创造的“保质控量”与频率气质的适配性.东南传播,2015(12):156.覃信刚.类型化电台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5.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9.李欣.类型化广播的中国发展道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48.黄京华,王冰.2016广播广告:稳定与趋变.中国广播,2017(2):44.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广播播出管理办法,第三章第16条.http:/sarft.gov/art/200

10、9/9/10/art_1583_26310.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09-09-10.总局关于做好20152016年度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扶持项目评审工作的通知.http:/sarft.gov/art/2016/2/18/art_113_29769.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02-18.闫晓彤.新媒体时代公益传播的问题与对策.青年记者,2013(6):33.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南京社会科学,2011(11):97.进军汽车领域:苹果CarPlay已做好了准备.http:/roll./20140304/n396010039.shtml.搜狐网.2014-03-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