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3633966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施精细化管理 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内容提要: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不断深入,对推动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对思想的大解放,服务质量的大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大飞跃,教育事业的大进步,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催生出了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发展举措,同时,为幼教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为了进一步寻找差距,谋求发展良策,促进幼教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不断深入一线,调研和实践,实施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关键词: 规范化 精细化 特色教育 保教质量正 文:一、现状分析:我园于1983年建园,迄今已走过 26年的发展历程。多年来,我园坚持把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放在首位,秉

2、承“用心做事,细研细究,突出特色,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使幼儿园的发展一步一个台阶,经过几届班子和全园教师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成为省级示范幼儿园。二、存在问题:尽管幼儿园取得十分可喜的成绩,但通过认真调研,深入分析,制约幼儿园发展的瓶颈问题凸现出来。一是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师资队伍不够齐整,执教行为有待规范;三是在保教过程中,从管理到实施,对细节的关注不够;四是在管理过程中,缺乏统筹,往往只注重活动的开展,而缺乏对效果的梳理、评价,有待形成体系和特色。三、采取的措施与对策:(一)规范制度,实现管理精细化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科学的发展观对幼儿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

3、幼儿园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园将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从制度建设入手、从管理入手,调整、补充、改进制度、章程、细则、规范等,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制度管理,加大制度的执行力,提高管理水平,使工作有章可依、有章可循,变要求我这样做为我应该这样做,使依法执教、依法治园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形成良好的园风。以安全为重点,全力做好保教工作。1、为了让幼儿园的安全工作量化,细化,依据幼儿园的实际我园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如幼儿园卫生保健检查制度、幼儿园安全制度、幼儿接送制度、门卫制度、伙房安全制度交接班制度、幼儿园一日工作规范等制度。对工作人员、幼儿行为要求做出细化要求,使我园的各项制度更加

4、健全,行为准则更加规范,制度体系更加完善。2、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各班教师与家长,幼儿园与各班教师、门卫、后勤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各司其责,各负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3、严格执行“安全制度”以幼儿安全为中心,开展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安全预防方案,定期排查不安全隐患。安全工作,常抓不懈。4、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管理。(1)、饮食管理。根据山东省采购食品索证管理办法我们给供货商都要了有关证明。与供货商签订了供应安全协议书强化了安全责任心,使安全工作做到细中求精,确保万无一失。(2)、饮食卫生。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保持厨房的清洁。厨房用具做到生熟分开,洗刷干净,餐具一餐一消毒,不吃隔日剩饭。有

5、食品留样制度。食物有防蝇设备。制定了幼儿园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5、强化卫生消毒制度。各班都有卫生消毒记录。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用具专人专用。使用的杯子、毛巾、餐具每天都高温消毒;幼儿玩教具、毛巾、桌子凳子保持清洁,每天用84消毒液消毒、清洗。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换气。紫外线消毒每天两次。每次30分钟。6、预防疾病制度。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按年龄及季节完成防疫部门所布置的预防接种工作,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要及时报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让人人共知,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幼儿园管理中,任

6、何一个细节做不好,都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一个切切实实注重细节规范的幼儿园,其品质一定优秀。让细节规范逐步转化为每一个教职员工的自觉行为,使老师们都能在工作中超越要求,在工作中创新,在创新中求精细。(二)规范执教,实现保教精细化一套科学的工作规范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为使教师在幼儿能力培养教育中做到规范、高效,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儿能力,我园将从研究规范入手,为教师提高保教工作效益服务、为幼儿的终生发展服务。组织全体教师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和保教工作目标,认真分析各年龄阶段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将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盥洗、进餐、午睡

7、、早操、游戏、学习等环节的教育进行规范统一。一是加强学习培训,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细化的工作标准直接引导教师正确进行保教工作,明确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由孩子做教师不能包办的,明确怎样做,做什么。二是创新教育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领会纲要新理念,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有切实可行的教育工作计划,有学期计划、月重点、周安排、一日活动设计等。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都能认真编写教案,能根据教学实践和幼儿情况写出教育笔记和观察记录。根据细则要求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积极开展园本教研,并且做园本课程的研究和探索,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教

8、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教学成效不断提高。三是教师在培养孩子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去思考,激发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养成教育。一套规范的形成不是仅靠在会议中研讨就完善的,还需要经过实践工作的磨砺、论证、调整、完善,这样才能使其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推广价值。在规范形成、完善的过程中,我园将进一步按照制定规范实施规范调整规范再实施规范的步骤,使执教规范更加符合我园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的需要。首先,下放“规范”,集体实践。在日常工作中依照“规范”开展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将实践过程中的疑问和问题记录下来,并通过教研活动进行讨论、研究,从而使规范更加符合幼儿发展需要。如:幼儿自理能力方面,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采纳教师意

9、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特点制定不同的目标。例如:午睡起床后幼儿叠被子,中、大班幼儿自己叠被子,而小班幼儿能力弱,我们就定位为“帮助老师叠被子”。其次,树榜样,全园经验推广。注重激发教师的反思与创新,激励教师突破研究瓶颈,创造性地开展养成教育。(三)规范细节,实现精细化管理互动孩子从家庭走进幼儿园,是孩子人生的转折点,为了克服孩子与家长的焦虑情绪,有针对性的制定细则,在细节上做到精细化,既能节约家长的时间,又能促进家园沟通。一是每天家长送幼儿时,教师坚持进行两分钟倾听。将孩子送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不光孩子不适应,家长更是充满担心、忧虑:孩子能自理生活吗、今天能睡午觉吗、孩子今天能多喝水吗、孩子能

10、有小伙伴吗、和同伴发生冲突老师能看见吗等等,这些问题相信是每一个家长送孩子入园路上最想与老师交流、叮嘱的问题。针对这一点,必须对人员合理搭配,科学分工。早上入园时上班教师应主动与家长沟通,主动询问,耐心倾听家长的叮嘱,并做好记录。保育员负责组织好幼儿晨间活动。而后,班级人员负责全面观察、照顾。二是每天家长接幼儿时,教师坚持进行三分钟介绍。幼儿在园一天,离园时家长见了问得最多的是:开心吗、吃了什么、和谁玩了、学到什么新本领等等。这就要求老师的三分钟介绍活动必须面向每一个孩子,同时确立介绍的四项主要内容:答复家长的叮嘱;饮食、生活方面;心情、交往方面;学到什么本领。开展“家长工作日志”。通过“家长

11、工作日志”形式进行记录,配合这一精细化措施,使家长对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游戏等各方面能够更加真实、全面地了解。努力使我园幼儿入、离园时间的家长工作做到细化、实化、有效。使家园达到和谐一致的教育,共同促进幼儿健全发展。(四)精细管理,形成特色教育文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幼儿园要在市场中获得较好的生存环境和异军突起的发展机会,就必须走精细化管理之路,并在精细管理的基础上,开展有特色的创新幼儿教育,形成幼儿园的特色教育文化。我园在全面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本着“为了孩子发展服务、为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服务、为了提高工作效益服务”的理念,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和卫生保健工作,灵活运用评估、考核

12、、现场会等形式,用精细化的管理提供支持和保障,形成我园特色教育文化。1、开展创建月评估制度。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养成教育,提高幼儿能力,吸纳教师及部分家长建议,我园制定评估制度。如:小班幼儿9月初入园,重点进行盥洗习惯评估;11月份幼儿已经熟悉幼儿园生活,知道要自己吃饭,开展进餐自理能力评估;12月份进入冬季,幼儿衣物增多,开展穿脱衣服、叠放衣服评估等活动。2、组织教育现场会。为使教师在研究中能够互相学习交流,减少时间和教育方法不必要的浪费和失败,我园将采取“教育现场会”形式,引导教师互促互进。并通过现场会给予表扬和经验推广,并要求教师将这些优秀经验创造性地落实到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去。3、开展规范化考核。落实“规范”,重在对教师执教进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与考核,引导教师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采取定期、不定期考核办法,对教师保教工作给予公正的评价,要求教师不追求表面文章,要把工作做实、做细,并与教师考核成绩挂钩,为“执教规范”的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考核将由园长、教研组任、教师共同参与,将考核透明化,使教师明确只有真正地做好工作,才能取得好成绩,从而心无旁骛、专心工作,并且在考核工作中学习优秀经验,实现经验共享、共同发展。总之,幼儿园管理者应以大胆创新的精神进行管理改革,应深入实践,以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探索管理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具有本园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