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3632645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方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学习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等习惯,营造清洁、文明、和谐的校园气氛,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立,优化教书育人环境,根据学校德育工作重点和思路,制定学雷锋活动方案。 1、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学习雷锋活动,引导广阔师生学习落实雷锋精神,以自己的言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 2、加深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使同学们懂得互相帮助的道理,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促使同学们自觉主动地在学习生活中时刻关注雷锋精神,长期形成学雷锋的气氛。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20xx年3月1日3月30日 第一阶段:

2、3月1日8日宣传发动阶段(成立活动小组,制定方案,各班召开主题班会) 第二阶段:3月9日25日实施阶段(各班按照活动内容组织实施) 第三阶段:3月26日30日评比阶段(学校根据班级活动情况评比学雷锋先进班集体、先进个人) 1、全校各班级都要在学雷锋活动月中行动起来,积极学习雷锋精神,开展各种学雷锋活动。深刻学习和领会新时期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不单纯地把学雷锋看成是做好事,帮助人。雷锋精神除了乐于助人外,还包含着爱学习、爱工作、爱祖国等许多方面。 2、积极做好雷锋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各位教师要利用班队课、板报宣传等方式对学生进展教育,在了解雷锋精神的根底上结合自己的实际开展学雷锋活动。 3、每个

3、班级要开好一次学习雷锋精神的主题班队会,出好一期主题黑板报,组织好一次班级学雷锋活动,准备一本登记本班学雷锋做好事情况的好人好事登记本。 4、全体同学要严格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的要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取向粗鲁辞别,向陋习辞别,向坏事辞别;力争把文明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家长,把谦让带给他人;坚持岗位学雷锋,在学习上要钻,在时间上要挤。 5、学雷锋活动目的是要倡导社会新风,推进社会和谐开展。全校师生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真正领会雷锋精神,把学雷锋活动逐步推向高潮,活动中要注意平安、注重形象,形成声势。各年级、班级的活动情况应及时做好总结,做好记录,汇总上报。 1、走近雷锋,

4、感悟雷锋精神 (1)3月4日进展活动的启动仪式,向全校师生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建议书。 (2)各班级利用晨会、队会、班会等时间讲讲雷锋的故事、背背雷锋的名言、读读雷锋的日记,让同学们走进雷锋那伟大的精神世界,受到钉子精神的教育,真正懂得为人民效劳的真谛。 (3)各班级出好一期主题黑板报。 (4)进展一次学雷锋主题班队会,通过阅读书报活动、辩论等多种形式,对雷锋精神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进展一次深入的讨论和学习。 2、学习雷锋,争做时代先锋 (1)3月8日,进展一次校园卫生大扫除活动,同时进展环保宣传。要时刻注意维护校园清洁,全体师生做到不随地乱抛纸屑、果壳等杂物,还要催促别人;见到校园内有垃圾能自觉主

5、动地捡起放在规定的地方。 (2)各班级内开展温情手拉手结对子活动。组织学习互助小组,发扬雷锋钉子精神和助人为乐精神,鼓励成绩好的、有特长的同学与班上学困生结成手拉手学习互助小组,共同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3)结合38国际妇女节,每个同学要争做一名感恩小雷锋,制作一张节日贺卡送给妈妈、奶奶,为她们做一件详细的家务活。 (4)高年级同学可以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为低年级小同学做一件好事,如帮他们课桌,为他们仪表,清扫卫生、向他们介绍好的学习经历等。 (5)3月5日12日,进展38年级学雷锋手抄报比赛。 (6)3月19日,举行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演讲比赛。 3、总结提高,传承雷锋精神 (1)学雷锋标兵的评选、表彰。 (2)学雷锋先进班级评选、表彰。 各班级认真总结本次主题教育活动,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要将学雷锋活动与行为标准教育活动相结合、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与献爱心活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让雷锋精神永驻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