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3628232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教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教案正文 第一篇: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教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教案蘑菇的营养敦化市额穆中心校吕红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全面了解家乡的特产蘑菇,了解蘑菇的形态、颜色,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家乡特产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3、通过小组活动和其他同学的交流活动,学生逐步养成与人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与能力。4、能够在合作学习中意识到人和人之间要和睦相处。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蘑菇图片,了解更多相关蘑菇形态、生长、营养方面的信息。 活动过程:1、设计思路: 设置情境,引出主题。在了解了蘑菇的种类和生长方面的知识以后,我们来进一步理解蘑菇的营养价值。大

2、屏幕展示蘑菇的种类图片,蘑菇的生长过程图片展示。 利用教学软件激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2、教学过程说明: (1)课前成立蘑菇的营养调查小组,每4人一个小组。 (2)展示蘑菇的种类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进入本节课主题,关于蘑菇的营养价值,每个小组准备好查找到的各种蘑菇的营养价值进行汇报。(小组内将调查结果做整理,然后选出一人进行汇报。)3、总结本次活动说一说自己的收获,体会。教师:(蘑菇的三大营养特点:1、蛋白质含量很高。比一本蔬菜高出好几倍,是国际公认的“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2、维生素C含量高。维生素C对人体健康起重要作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它还具有解毒作用;同时

3、对预防癌症也有良好作用。3、纤维素含量远远超过一般蔬菜,能够减慢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健康食品。)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指导吴世定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一、主题选题指导课;二、活动策划指导课;三、设计制作指导课;四、阶段交流指导课;五、汇报展示指导课。一、主题选题指导课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的对象,成立研究小组,形成具体可行的研究方案。基本模式: 创设情境、引导发现交流发现、形成课题层层筛选、确定课题指导分组、推选组长主要任务: 1.引导学生根据主题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围绕预设的活动主题,指导学生选择活动的课题。当然,在实施初

4、期,可由教师提出,学生选择,或学生提出,教师指导。2.帮助学生整理并选择要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将这些问题进行整理、筛选。首先小组内交流:推选组织能力强,有协调能力的同学担任组长;选出一名记录员,记录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推选一位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代表发言;开始讨论: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最关心的话题(问题)。然后全班交流:班长主持召开我感兴趣的问题交流会;选出两三名记录员,记录各组的问题;各小组汇报;其他成员补充发言;评价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并进行筛选(选出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拟定出有趣、新奇、富有研究性价值的主题。 选题的过程是要占用一部分时间,但学生经历了提炼课题的过程,也就是明确

5、问题、课题价值判断、可行性分析的过程,是在进行严谨的科学探究训练。3.帮助学生确定活动小组。一般来说,活动前,教师应根据研究 1 的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和谐的原则,做到心中有数。4.指导设计方案。适当的方案是成功的一半,精明的设计本身就是创新。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活动名称、目的、实施过程、条件准备、时间安排、预期效果等;在形式表达上,一般可采用填表式、过程记录式、计划书式等。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注重问题情景的创设。开题课注重情景的创设,一是在真实的情景中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从中发现问题。二是可以虚拟的情境。情境内容可以是故事、现实生活焦点或

6、真实的生活场景,也可以是教师的即兴创作活动。不管何种形式的活动情境,原则上应该是学生活动场所必需的适宜的情境,能够创造出学生活动所需要的氛围,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第二、教师切忌包办。可能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会是五花八门、幼稚可笑的,涉及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那是他们思考的结晶,步入实践的第一步。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不能以权威自居,加以干涉和压制。第三、面对大的课题,要帮助学生确定各自的子课题。如面对走近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大课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交流,让学生再次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最想研究什么内容。让学生们各抒己见,提出了:(1)春节的研究;(2)元宵节

7、的研究;(3)清明节;(4)端午节;(5)七夕节、重阳节:(6)除夕节、腊八节;(7)调查当地各年龄段的人对节日的喜爱程度;(8)调查当地人的文化消费观念等八个子课题。二、活动策划指导课、设计制作指导课、阶段交流指导课 活动策划指导课、设计制作指导课、阶段交流指导课就是活动开展了一段时间,需要回顾回顾,总结一下收获,分析分析问题,调整一下思路,明确此后的活动方向和策略。其作用是承上启下,目的是 2 通过回顾反思调整完善,进一步提高活动效率和质量。基本模式:小组准备汇报交流相互评议反思总结调整计划主要任务:1.指导学生落实方案。学生的自控能力或者研究兴趣的转移,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督促、引导、组织的

8、手段落实方案,以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2.帮助学生克服研究中的困难。例如:调查、采访的失败,小组合作的意见分歧,资料的搜集困难,预设方案的修改等方面,面对这些困难,学生研究的兴趣就有可能受到影响,甚至有可能会使研究停止。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小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了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3.引导学生在小课题研究中进行自我反思。尽管我们制订了研究方案(计划),但是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情况不断发生变化,可能在时间安排、研究步骤、采访对象上需要根据研究的实施情况进一步调整。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方案反思。并对下一阶段的活动进行具体的规划。4.帮助学生及时调整研究的方向。学生的兴

9、趣广泛、好奇心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对很多新生事物产生兴趣,转移预定的目标,而对于这些事物,学生往往不会考虑研究的价值或研究的可行性,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就会出现南辕北辙现象。三、汇报展示指导课首先进行的就是各小组作成果汇报。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尤其是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的时候,这种欲望可能会更加强烈,这时就需要指导教师组织对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既是对学生在行动研究中的情感体验、研究成果(如研究报告、制作、才艺表演等)的总 3 结,同时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还是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研究成果交流既是成果的展示又是对研究的评价;既是学生研究过程的再现又是行

10、动研究的小结;既达到了资源共享又达到了优势互补;既是对研究过程的反思又可以生成新的课题。基本模式:小组准备展示交流小组自我评价组际相互评议 主要任务:1.帮助学生整理研究成果并拟定汇报提纲。学生经历了搜集资料、调查采访、参观访问、设计制作、实验操作等一系列的研究活动之后,获得了丰富的过程性资料,但缺乏系统的整理,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成果,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材料进行系统地分析与整理,形成研究成果。之后就要考虑如何汇报研究成果,教师要引导学生制订比较详细的介绍提纲,例如:活动主题或研究课题的名称及内容;合作伙伴与指导教师;活动或课题研究时间、过程;展示研究成果和解决的问题;反思:存在什么

11、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今后应该注意什么等,有了这样一份汇报提纲,在进行成果汇报时就会有条不紊的进行了。这是汇报交流课的准备工作,也是交流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是在课前进行。2.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成果展示形式。活动主题、活动方式不同,活动过程千差万别,成果展示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可以是静态的交流,如一次作品展:模型类如车模、航模、建筑模型、玩具模型等;作品类如书法、美术、剪纸、折纸、插花、布贴画、其他手工制品等;样品类如获奖证书、专利发明证书等;图片类如数码图片、照片以及其他小制作、小发明等;电子类如录音带、录像带、电子演示文稿等影像材料。还可以是动态的交流,如开一次讨论会、一次口头

12、报告、一次主题演讲、现场表演节目、演示操作过程等。静态的展示可以充 4 分发挥墙壁和橱窗的作用,把报纸粘贴出来,把小制作在教室里展示,这种静态展示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更多的交流是综合性的,既有多样的作品展示,又有作品或制作过程的介绍;既有方法的交流,又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既有活动的总结,又有活动的反思;既有前段主题活动的总结,又从中生成许多新的问题。由于研究成果的呈现和表达存在多种可能性,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总结交流进行的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成果展现形式。3.组织学生现场展示、交流研究成果。整理了研究成果,拟定了介绍提纲,选择适当的成果展示形式,接下来就要进行现场展示了。在现场进行展示、

13、交流时要注意:口头介绍成果时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根据提纲依次介绍;声音适中,语速中等,吐字要清晰。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录像、照片、数据等资料通过电脑整合后进行展示,有助于提高展示的效果。现场介绍、展示时,小组成员要配合默契。4.引导学生对研究成果进行问题性评价。所谓问题性评价就是学生针对研究成果提出发展性的问题、建议或补充,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研究成果更趋丰富、合理、完善。首先要对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性评价,即对研究成果的内容、价值以及展示形式给与客观的肯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积极、发展性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以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第三篇:综合实践

14、课教案第二课方法指导第二课方法指导调查问卷的设计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问卷调查这一概念,了解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2.了解问卷调查的一般过程,并能初步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具有初步设计问卷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调查方法的兴趣,能够根据需要独立设计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活动重点:了解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活动难点:能初步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任务上节课我们围绕“保护眼睛,预防近视”这一活动主题讨论制定了活动方案,各小组也确定了自己的子课题(电脑出示PPT): 第一小组:近视的成因 第二小组:近视的现状 第三小组:近视的危害 第四小组:近视的预防通

15、过前期的研究和实践,相信大家一定获得了丰富的认识和体验,也积累了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下面请各小组组长说一下本小组的研究情况,重点说一说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其它成员可以补充。小组汇报。师小结:听了各组的汇报,我们知道了综合实践的研究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有几个小组都提到了调查的方式。可是,如果要大面积地调查一部分群体,首先要设计一份高质量的调查问卷。那么调查问卷该怎样设计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怎样设计调查问卷。(板书课题)二、学习样卷,明确要素1、 分析结构(1)初步了解一个完整问卷的结构老师这儿有一份调查问卷。(电脑出示,学生看)请大家仔细看一看,然后小组讨论,调查问卷由哪几个部分组

16、成?全班交流。(预设生:在问卷的最上面是题目。)师:对,上面的题目我们通常称为调查问卷的。(预设生:在下面有一段关于这份调查问卷的设计要求。) 师:在调查问卷中我们通常把这段话称为问卷的前言部分。 (预设生:在前言的下面就是这份问卷的问题。)师:问题是一份调查问卷的主体部分。包括调查的问题和回答的格式,以及如何回答问题的指导和说明等内容。(预设生:问卷的最后是一些建议或感谢的话。) 师:我们将这段话称为调查问卷的结束语。师小结:通过刚刚的探讨,我们了解了调查问卷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师指生答:、前言、问题和结束语)师:下面我们就这一份调查问卷来进行具体的研究。先来看,直接写“问卷调查”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