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二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3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3626176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二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品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二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品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二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二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二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教学目标】1.研习四、五段,学习文言虚实词掌握词类的活用;2.理解“非常”“至于”“学者”等古今异义词;3.找出作者游山得出的心得,把握文章的主旨,背诵全文。【学习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3【学习内容】一、设计导入,展示导入语。三、研习第四段,完成下列问题(一)解释重点词句1.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2.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二)判断特殊句式,并解释:1.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2.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三)思考题:1.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2. “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

2、句话相照应?3. 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4. 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四、研习第五段,思考:同游的是那些人?叫什么名字?五、课堂小结:1. 说说文章是怎么安排的,理清背诵脉络。2. 填空 本文把_游山_和_治学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游山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尽吾志_”和“_深思慎取_”的道理。3. 语言表达,展示作业:合作探讨,归纳本文主题,展示精彩表述你从文章中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启示?4. 写作特色。【课堂小结与反思】【课后作业与练习】1下

3、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 ) A今言“华(hu)”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B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yo)然。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shng)道也哉。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ng)之。 2下列句中“观”字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B大王见臣列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C火尚足以明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4选出句中“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5下列句子的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B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D此所以| 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