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503624545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从政治地理角度来看,适宜建都的地点一般有几个层次的考虑,其中有两个层次最为要紧:一是在全国领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二是建都地点本身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条件与人文基础。在第一层次中的考虑又分为两方面,一是选择全国的地理中心或是有利的控内御外的位置,二是与统治集团的发源地是否相近的原则。当然从最简单最普通的思路而言,作为一国的政治中心应当位于国家的地理中心位置上,以便于对全国进行行政管理。唐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比较大范围的天下之中就在三河地

2、区,从政治地理上来说就是所谓核心区。而从三河缩小到一个地点的天下之中则是洛阳。所以,从西周到唐代,都有在洛阳建都的事实或打算。虽然王朝领土范围的中心位置是建都的理想位置,但有时却不一定是最合适的现实位置。因为除了理想以外,政治军事经济因素要起着实际的作用。为了王朝的长治久安,一方面要控制内部的敌对势力,另一方面要抵御外部的侵略行为。在这种考量下,首都就可能设在有所偏向的位置而不是地理中心。具体而言,在唐代以前,适合这一要求的是西安一带。西安所处的关中平原,对山东地区(即崤山以东黄河下游地区)而言是居高临下,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而这一地区又有四塞之固的地理优势,即使控制不了东方,也能据险保守独立

3、。洛阳则没有这个优势,万一四方叛乱,则难以保全国家政权。这是控内。而对于御外而言,由于唐朝以前,中原王朝的主要外敌威胁来自西北,对于强盛王朝而言,首都偏于西北有利抗敌自保。如西汉、隋、唐都是如此。到了宋以后的外患则来自正北或东北,所以,首都的定位也要受到影响而发生变迁。另一个与地理中心有矛盾的因素是政治根据王朝时代称为龙兴之地。一般而言,统治集团都力图将首都定在与自己起家的政治根据地不远的地方,这个因素十分重要,周秦隋唐如此,辽夏金元清亦无不如此。甚至后梁的朱温,明太祖与明成祖(各选择不同地点),概莫能外。甚至连割据江东的孙吴政权也有“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说法。在以上因素之外,首都所在地

4、的经济地理条件也有一定的重要性,虽然首都地区的粮食与其他用品可以从全国调配,但粮食供应却要有最基本的保证,于是都城所在地区要求有一块能生产粮食的平原。五大都城都有这一优势。与经济地理相关的则是交通条件,首都必须位于交通枢纽处,这样既有利于对全国的政治控制,同时又保证对首都的经济供应。这些条件既互相补充,又互相制约,于是中国的都城,尤其是统一王朝时期,就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很难有一个地方完全满足这些条件,既然如此,就会产生某一时期在两个地方徘徊建都的情况;二、在长达三千年时间里主要的都城实际上很少,唐以前只有西安、洛阳,开封只是一个补充。金以后至今主要就只有北京,南京只是一种权宜。(摘编自周

5、振鹤东西徘徊与南北往复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材料二中国古代定都的原则是“险、富、便、美”,即军事上固若金汤,经济上富甲天下,交通上四通八达,地形环境上山川秀丽,这是中国古代定都的最佳原则。迁都的趋势是由西向东、由南向北,最后选择了北京。洛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古都,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共为都1650年。其区位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若全面衡量,其先天不足也相当明显。首先,作为一国之都,洛阳地区的面积略显狭小,一遇战事,便会感到周旋余地过小,可资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不够雄厚,且易受战争破坏。其次,洛阳地处中原腹地,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鞭长莫及,控制力比较薄弱。定都洛阳,制内易而御

6、外不易。第三,洛阳地处交通要冲,在古代水陆运输都十分发达,但每逢新旧王朝更替或天下大乱之时,这里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昔日雄伟壮丽的都城,总会在激烈的战争中沦为废墟。西安地区在长达千年左右的时间内,先后有12个王朝在这一带建都。以西安为中心的渭河平原地区,号称“关中”,地理环境封闭性与开放性相得益彰。北京在金朝时开始成为都城,明和清也定都于此。北京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首都,是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机遇的结合。北京在中国政治地理格局中具有无可取代的优越区位条件,这使得它成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的理想选择。在古代中国的首都迁徙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从西向东、从南向北的明显轨迹。在北宋之前,主要都城

7、是西安和洛阳。到了北宋之后,主要都城转移到了北京。而河南的开封和浙江的杭州,则更多地扮演了临时或过渡的角色。此外,北京作为首都,也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它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北京的城市规划、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都反映了中国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民族精神。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首都的迁徙趋势和北京作为首都的地位,都是中国历史、地理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北京作为现代中国的首都,不仅继承了古代都城的辉煌历史,更承载着中国走向未来的希望和梦想。(摘编自朱耀廷中国七大古都哪里最适合建都?有几个非常重要考虑因素)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谈

8、到中国古代选择都城的基本原则,唐以前处于三河地区核心区的洛阳是全中国的中心,因此古人常有在洛阳建都的事实或打算。B.材料一认为,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和南京能成为古都的政治地理条件各不相同,但它们所在的地区都有一块保证都城粮食基本供应的平原。C.材料一认为,明太祖定都南京,明成祖却定都北京,看似不同,实则他们都遵循了要将首都定在龙兴之地或与之不远的地方的原则。D.材料一谈到西安作为古都,它有地理区位优势,既能居高临下,又能凭借四塞之固据险自保,同时它偏于西北的位置,也有利于抗击西北外敌。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险、富、便、美”,是中国古代建都的最佳原则,它涵盖政治、

9、经济、军事和地理环境等方面。B.因为洛阳是中国最早的古都,其地理特征上虽有“制内易而御外不易”的劣势,但仍被定为首都。C.特殊地理环境和历史机遇的结合,加上无可取代的地理区位优势使北京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首都。D.中国古代首都迁徙趋势是从西向东、从南向北,北宋之前主要是西安和洛阳,之后主要是北京。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政治地理角度,先后就地理区位和地理环境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历史上建都存在东西徘徊与南北往复现象的原因。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分析了建都时出于控内与御外的考虑,都城往往会选在有所偏向的位置而不一定是地理中心位置的道理。C.两则材料均采用总

10、分总的结构,文章综合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分析了经济地理和交通条件对选择都城的影响。D.材料一第自然段集中笔墨,分层次阐述了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朝代把首都定在距离统治集团兴起地不远地方的原因,很有说服力。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中国古代建都原则及都城迁徙的趋势,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的认识。5材料一阐述了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请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题。话剧柳青第四场(节选)唐栋【提示】这是整部话剧的第四幕节选。整部话剧以柳青(作家、共产党员、干部、农民“四重身份”,舍弃了舒适的城市生活,县委副书记职位,举家搬迁到长安县皇甫村)扎根陕西省

11、皇甫村收集素材、创作长篇小说创业史的故事为主线,再现这位作家扎根泥土、深入人民群众、记录时代创业者的真实历程。柳青从埋头伏案写作到最后与皇甫村村民打成一片,以至自己也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人民作家成长变化的过程。话剧以柳青为创作对象,填补了柳青舞台艺术形象的空白。【光起。】【王曲镇集市。】【一身农民装束的柳青手挽竹篮,出现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他边走边看,眼前卖小吃的、卖家禽的、卖农具的、卖草药的、捏面人的、看相算卦的一切都令他感到新奇而有趣。】【庄稼人甲迎面走来,边走边用铲子铲起地上的牛粪放进背后的竹篓。】柳青 老哥,是你啊!庄稼人 甲呀,柳书记,你也赶集来了。柳青 我来逛逛。

12、最近好么?庄稼人甲 好,好(见柳青伸手要跟自己握,慌忙把手背到身后)握不得,握不得,我这拾粪的手,脏得很。柳青 这怕啥?(正好发现地上有一块牛粪,直接用手捡起)这块牛粪干了。(将牛粪放进庄稼人甲的竹篓,再次伸出手去)庄稼人甲 (双手与柳青紧紧相握)哎呀柳书记,你这么大的官,没把我们庄稼汉当外人。柳青 我就怕乡亲们把我当外人哩(看看周围)老哥,我请教你个事,那些做买卖的,两个人把手互相伸到袖筒里叫个啥?庄稼人甲 噢,这叫捏码子。柳青 捏码子?庄稼人甲 就是商量价钱呢,不想叫旁人听见,买卖人在袖筒里捏弄手指头,捏来捏去,就知道对方是啥价了。柳青 咋捏呢?你会不会?庄稼人甲 会么,打小就跟我爹在牲口

13、市上给财东家买骡马,捏得溜着呢!柳青 老哥,那你教我一下行不?庄稼人甲 柳书记,你学这做啥?柳青 我就想知道这码子咋捏。走,咱去个人少的地方(拉着庄稼人甲下)【王家斌急上,四处寻找着谁。】【一中年农民挑着鸡笼上,一身体较胖的中年妇女跟在其后边走边嗑瓜子。】中年农民 (放下鸡笼,叫卖)卖鸡呢,下双黄蛋的九斤黄母鸡【柳青上。】中年农民 (喊)卖鸡呢,五更打鸣的九斤黄公鸡【柳青已经走过了,闻声折回到中年农民跟前。】柳青 乡党,这鸡咋样?这母鸡是啥价钱?中年农民 是这【中年农民伸出手来,柳青也生涩地把手伸向对方袖筒。】中年妇女 (突然插过来推开中年农民的手)你能弄啥?我来!柳青 (一愣)你中年农民 (

14、退后)我婆娘,她当家。柳青 这这中年妇女 看把你木囊的!(把柳青的手拉进袖筒)柳青 (难为情地扭脸自语)老哥中年妇女 你叨叨啥哩行不行?中年农民 人家不买就算了,你嚷嚷个啥。【柳青对中年农民摆摆手,趁机溜走。】【几声骡马嘶鸣。王三老汉背着手上,身后跟着两个买主。】王三 你们两个都嫑争了,再添二十块我都不卖!我那是啥骡子?高高大大、油光闪亮的青花骡,听话,好使,在神禾原上要是能找出超过它的,我把王字倒过来写!买主甲 王字倒过来写,那还是个王字嘛!(与买主乙悻悻地下)【柳青上,他头上的草帽檐子耷拉下来,几乎遮住了整个脸。】柳青 (尽量变着声腔)老哥,那头青花骡子可是你的?王三 (背对柳青蹲下吸烟)

15、我的。柳青 卖吗?王三 不卖拉到集上干啥。柳青 啥价?【王三头也不抬,伸出一只手,柳青会意地把王三的手拉进袖筒;两只手捏了几番。】柳青 抽出手来。老哥,你这价硬得很么,你卖骡子,你儿知道不?王三 关他个屁事!柳青 这头青花骡是王家斌互助组的,王家斌是你儿子,咋能跟他没关系呢?王三 (猛一愣怔,站起)你是柳青 (摘下草帽)王老哥王三 啊?老柳!咋是你呢?柳青 我刚遇到村上人,说你在这哒卖骡子,就寻过来了。王三 哎呀你那码子捏的我还以为是个老手呢。【王家斌急上。】王家斌 爹柳书记【王三立马沉下脸来,扭头就走,王家斌上前拦住他。】王家 斌爹!你为啥把青花骡拉到集市上来卖?王三 为啥?都是你们逼的,卖了省心!自打你当了组长,骡子也入了组,就跟旧社会的长工一样没黑没明地叫人使唤,鞭子没少抽,饿没少挨,你看看瘦成啥了?啊?王家斌 爹,你是太心疼青花骡了,其实也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前天还给青花骡过过秤呢,只比入组前掉了一斤多王三 一斤多?(比划着)一斤多这么大一坨肉呢,掉了,你不心疼,我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