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文化与审美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362440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饰文化与审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服饰文化与审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服饰文化与审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服饰文化与审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服饰文化与审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饰文化与审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服饰文化与审美服饰,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种美化人体的艺术。学习服装美学最初的目的就是创造 这种能够美化人体的艺术,同时,除了达到外观上的审美,更使衣与人体达到一 种和谐的状态,起到了既展示人体又修饰人体的作用。服装设计的真、善、美通俗来说就是在设计中运用自然的材料质地,少 掺杂人工化学原料的质地材料;亲切柔和的颜色,舒服的质感和人性化的设计; 以及除了符合真善之外的,人们的审美意识。与美类似,丑也分为两种名词丑与形容词丑,前者是指一种事物,后者是指 事物的一种性质。由于事物与事物的性质是不能等同的,因此如果我们要对丑下 定义,那么我们也就需要分别对两种丑下定义。其次,由于名词美与名词丑都是 指事物

2、的结构,都具有客观性与自由性等,而形容词美与形容词丑都具有主观性、 相对性、依存性,因此,各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美丑判定或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下 对同一事物的美丑判定,其结果可能是相同的,但也有可能是不同的,另外,人 们还可以实现丑与美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服饰着装当中。卩【n InIJ图注:同一款衣服穿在不同的人身上,由不同的人解读出不同的美与丑服饰除了继续负载传递服饰文化信息和展示服饰文化信息的使命之外,还通过其 凝聚着的文化,向人们诠释服饰的自然美感,表现出博大精深的社会文化涵义。 自然美在不同的地域、民族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有些民族地区以人-地=天-道 -自然五位一体的宇宙观,追求素

3、朴天真的自然之道,成为名族的文明主流意 识。这一哲学理念放映在对民族服饰色彩情感的感悟和表达上,常以青、白二色 为服饰主色调,表达一种质朴、洁净爽朗的自然之美,再辅以红、黄、绿、紫等 为装饰对比色,既形成强烈的艺术对比,又协调统一。由此看来,服饰的自然美与生活美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服装的美是表现人类 生活的一种状态没,在形成服装状态的过程中,最能够创造艺术氛围、感受人们 心灵的因素则是服装的色彩,在生活中所能见到的色彩几乎全都能够被设计师巧 妙的运用在服饰当中,这就是一种服饰与生活的结合方式。在服饰上,人们总会询问:怎样才算是美感?是生理上的觉得快乐还是其他的什 么,美感与快感之间有什么联系

4、和区别? 在西方美学史上,主张审美非功利性的第一位美学家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柏拉 图。源于古希腊的这种审美非功利性的观点在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的英国经验 论美学家哪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审美非功利性的这一美学思想在德国古典哲学 中得到了最自觉最系统的表述。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把无利害关系视为 审美鉴定的第一个契机,康德认为,与一个对象的是在结合起来的快感谓之 利害关系,而与一个对象的表象结合起来的快感谓之纯粹的关照。 谈了那么多服饰美,自然不能遗忘在时尚服饰中的中国元素。 中国风在国际时尚界里吹拂已久, 20 世纪初欧洲服装界掀起的解放束缚身体 的紧身衣的革命浪潮中,中国风的影响就已经比较深入。当时神似于中国宽袍 大袖古装的新式服装就被命名为孔子,成为巴黎和欧洲的时尚。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旗袍的国际品牌版已在西方一流影星的身上绽放。 80 年代以后,中 国风西渐更有越吹越烈的势头,从国家领导人在 APEC 会议上带领各种元首穿唐 装、章子怡古装形象争宠奥斯卡,到几位长于运用中国元素的服装设计师和长着 中国脸的国际服装设计师日益走红,都加重了国际时尚界里的中国味道。到了 2006 年春夏,中国元素已渗入了时尚各个领域。图注:各国佳丽展示中国风情服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