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中心(市医院)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362276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卫生中心(市医院)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精神卫生中心(市医院)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精神卫生中心(市医院)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精神卫生中心(市医院)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精神卫生中心(市医院)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卫生中心(市医院)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卫生中心(市医院)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医院)新建工程项 目 建 议 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二O一O年九月*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医院)新建工程项 目 建 议 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经济负责人: 编制人员: *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二O一O年九月目 录第一章 总 论4一、项目名称、性质及负责人4二、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依据和工作范围4三、建设单位的概况4四、项目建议书的主要编制原则6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一、加快完善市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精神疾病防治能力及服务水平的需要8二、医院发展的需要9三、项目建设的优势9第三章 建设条件10一、建

2、设场址10二、自然条件10三、其它配套条件11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与方案12一、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12二、项目总体规划方案12三、建筑方案设计14四、结构设计方案18五、给水排水设计方案18六、电力设计方案20七、供热设计方案22八、通风空调系统22九、弱电设计方案23第五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24一、编制依据24二、项目主要污染源24第六章 节能节水30一、编制依据31二、节能降耗促进可持续发展31三、项目耗能指标32四、公共建筑节能措施32五、节电措施34六、充分节约水资源35七、供暖节能36八、合理利用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36九、建立健全完善节能监管和服务机构37十、加大节能宣传力度37十

3、一、本项目在建设、设计中应力争做到以下几点37第七章 机构设置、劳动定员及培训38第八章 项目实施计划39第九章 招投标39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2一、编制依据42二、投资估算42三、资金筹措43四、投资估算表43第十一章 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43第十二章 社会评价44一、对居民收入的影响44二、对居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影响44三、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44四、对脆弱群体的影响44五、对地区文化、教育、卫生的影响44七、对地区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容量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45八、社会风险分析45第十三章 风险规避45第十四章 结 论47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名称、性质及负责人1、项目名称:*市精

4、神卫生中心(*市*医院)新建工程2、项目性质:新建3、项目负责人:*4、建设地址:*市*北部工业区二、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依据和工作范围1、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依据*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医院)新建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精神卫生机构建设标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项目建议书的工作范围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的内容及规模、环境保护、实施计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效益等进行分析。三、建设单位的概况*市精神卫生中心,前身为*市*医院,始建于1960年,位于*县安山镇周庄村,占地52亩,业务用房6600平方米。1979年唐山抗震医院并入

5、我院,改称唐山地区第二医院。1983年唐、秦二市分开,医院改称为*市*医院,隶属*市卫生局。由于距离市区较远,交通不便,2000年在市区东港镇(秦山公路中段)征地15.36亩,建一分院即*市*医院市区分院,业务用房6600平方米。2007年,医院总部迁至市区,*院址改设分院。目前,医院总占地面积65.36亩,业务用房11000平方米。*市*医院是我市唯一一所治疗精神疾病的专科医院。现有9个职能科室,16个辅助科室,设置床位110张。临床科室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具有解决精神科急、重、难病例的诊治能力。收治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老年性及儿童精神障碍、神经症等各类精神障碍患者,

6、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2009年业务收入707万元。医院专业设备齐全,拥有脑电地形图、调序治疗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药物导入治疗仪、心理CT、心电图机、X光机、B超机等。年均收治病人1300人,门诊量11400人。院领导班子5人,院长1名,书记1名,副书记、纪检书记、工会主席1名,副院长2名。医院职工总数196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41人,医、护、技人员110名,大专以上学历75人。*医院历史较久,集保健、预防、心理咨询、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在华北地区享有一定盛誉。医院坚持奉行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落实“病人无情感、我们要有满腔热情”的行

7、风建设基本要求,先后开展了接我市三区四县不合作病人来院治疗,对痊愈出院患者进行复诊和随访,免费开通心理咨询电话,并随时办理代购代寄药品等项服务,来院就诊患者逐年增加。该院曾三次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称号,连续13年被评为省、市级文明单位。该院法定代表人:*。四、项目建议书的主要编制原则1、本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及有关的工程设计规划方案要符合国家、地方及行业的有关政策和法规,符合当地精神卫生服务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从本地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处理好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2、重视环境保护和功能要求,各项方案及采取得对应措施,必须符合现行规范要求。3、充分考虑医院目

8、前的经营状况,紧密结合*市的实际情况,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对本项目工程建设与医院的发展规划统筹安排。4、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设置智能布线和系统网络管理设施,为医院管理的现代化打好基础。5、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节能、环保、消防、劳动安全和卫生等法律法规。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占地面积亩552总建筑面积245002.1住院楼127402.2门诊综合楼9360其中急诊520门诊3380医技4420行政管理用房10403后勤保障楼24004容积率0.675建筑密度6停车位个727病床数床350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加快完善市

9、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精神疾病防治能力及服务水平的需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奔小康,要健康”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居民健康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国民健康素质已成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健康是群众的基本权益,是保持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前提,维护人民健康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卫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卫生工作做得好,可以有效维护人民的健康权益,反之,就会影响甚至损害群众的利益。在各级卫生医院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发展却

10、停滞不前,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形成巨大的反差。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正编制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并拟安排中央专项投资加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到2011年,基本建立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网络,初步建成功能比较完善、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从整体上增强精神卫生防治能力,提高精神卫生服务水平。市政府对全市精神卫生资源进行规划整合,以*市*医院为核心,通过对*市*医院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在全市建成一所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规范的精神心理疾病防治专业机构,承担全市精神心理疾病预防、保健、康复任务,同时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人才培养。二、医院发展的需要首先,*市

11、*医院市区分院成立已有8年,但当时因资金问题,未全部建设。2003年非典期间,市政府把它作为非典定点医院,按非典病人住院要求建设约4600平方米临时平房。非典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扩张,患者的增多,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相应医护人员的增多,诊治水平日益提高,无法正常用于病人的就诊、住院,且无法满足国家现行对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筑标准70/床的要求。对于精神病人这种特殊的病人群体,严重影响了病人的诊治康复。这种状况如不尽快解决,极易带来医疗风险,引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给医院的管理造成困难。其次,目前医院职工分散在*和市区两地,有的居住*在市区工作,有的居住市区在*工作,工作和生活极为不便。

12、同时,由于*院址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患者就医十分不便,导致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和病人的大量流失,严重影响医院的发展。综合以上因素,重建已成为*市*医院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三、项目建设的优势1、是全市唯一一所集保健、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精神专科医院。医院的扩建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2、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在*北部工业区划拨土地55亩(无土地购置费用),不含停车场用地。3、*市政府对本项目进行了周密的研究和安排,提出了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和措施,为项目顺利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第三章 建设条件一、建设场址*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医院)新建工程位于*市*北部工业区,新征55亩土地。交通便利

13、,地理位置优越。二、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市地处北纬39。57东经119。35,是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气候,受海洋调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秋高气爽,温和宜人。该工程所在地海拔6.25-8.4m之间大气压力冬季770mmHg 夏季754mmHg年平均温度:10.1极端最高温度39.9极端最低温度-21.5最热月相对湿度80年平均降雨量698.5mm年最大降雨量1273.5mm一日最大降雨量215.4mm一小时最大降雨量72.2mm室外风速:冬季平均3.2m/s 夏季平均2.6m/s最大风速:18m/s冬季主导风向 EN夏季主导风向 WS最大冻土深度85cm最大积雪厚度13cm地下水平水位海拔1.37m2、水文地质条件场址覆盖层为冲洪积沉积物,覆盖层总厚度16.2-17.4m,厚度较均匀,下部为花岗岩强风化及中风化层。(工程设计施工时,要以实地的地质勘察数据为准)3、地震: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三、其它配套条件本项目在我市城市市区内,供水、供暖、排水管线,供电、有线及通讯等基础设施十分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