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对地基和基础的基本要求

上传人:装修****的 文档编号:503621040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罐对地基和基础的基本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储罐对地基和基础的基本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储罐对地基和基础的基本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储罐对地基和基础的基本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储罐对地基和基础的基本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罐对地基和基础的基本要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储罐对地基和基础的基本要求 E.1 一般要求E.1.1 选择场地时,应根据工程规划、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等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地段、一般地段、不利地段和危险地段作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E.1.2 地基应有可靠的承载能力,能够承受油罐自重、存储介质的重量,以及风、雪、地震等外部环境产生的附加荷载、作用等。E.1.3 地基应有一定的抗变形能力,地基的变形不应影响储罐及连接管道的安全使用及计量。E.1.4 直接座落在土壤上储罐,基础应采取防渗漏措施,并应满足环境保护要求。E.2 地基E.2.1 当罐址地基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地基

2、处理或采用桩基础:1 地基的承载能力不满足承受储罐自重、存储介质的重量,以及外部环境产生的附加荷载、作用的要求;2 地基的变形性能不满足储罐及连接管道的安全使用及计量的要求;3 地基的渗透性能不满足工程的需要;4 地基存在影响土体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E.2.2 可采用地基处理包括换填垫层法、预压地基法、压实地基法、夯实地基法、地基改良法和复合地基法。E.2.3 地基处理除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外,尚应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E.3 罐基础E.3.1 罐基础的类型包括钢筋混凝土环梁基础、碎石环梁基础、外环梁式基础、护坡式无环梁砂石垫层基础、桩基础等。对于大型浮顶油罐以及建设用

3、地受到限制的情况,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环梁基础。E.3.2 罐基础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础顶部应设置沥青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2 当罐内储存介质温度高于90时,与罐底接触的基础表面应设置隔热层;3 罐基础应有适当的排水和罐底泄漏检查措施;4 罐基础的设计应满足地基承载及变形要求。E.3.3 钢筋混凝土环梁基础(图E.3.3)应符合下列规定:1 环梁厚度不应小于300mm;环梁直径应等于储罐的内径;环梁的埋置深度不宜小于0.6m,并应考虑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2 环梁应能承受温差、回填材料、罐体及储液自重、风荷载以及地震作用;3 环梁环向受力钢筋的截面最小总配筋率不应小于0.4%,且应按

4、环梁的全截面面积计算;环梁每侧竖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图E.3.3 钢筋混凝土环梁基础1-泄漏管;2-填料层;3-砂石垫层;4-沥青砂垫层;5-罐底板;6-环向钢筋;7-拉结钢筋;8-竖向钢筋;9-附加环向钢筋E.3.4 碎石环梁基础(图E.3.4)的外围凸台和护坡应有防冲刷措施。图E.3.4 碎石环梁基础1-泄漏管;2-护坡;3-填料层;4-砂石垫层;5-沥青砂垫层;6-罐底板E.3.5 外环梁式基础(图E.3.5)的钢筋混凝土环梁配筋构造应符合本标准第E.3.2条的规定。图E.3.5 外环梁式基础1-泄漏管;2-护坡;3-填料层;4-砂石垫层;5-沥青砂垫层;6-罐底板E.

5、3.6 护坡式无环梁砂石垫层基础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地基能够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时,可采用护坡式无环梁砂石垫层基础;2 地表上影响罐基础稳定的表层土应除去,回填土应压实。E.3.7 当一般的复合地基处理方法难以满足承载力及变形要求时,可采用桩基础,桩顶与承台应有可靠的连接。E.4 罐基础基本尺寸要求E.4.1 基础中心坐标偏差不应大于15mm;基础中心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5mm。E.4.2 罐壁处基础顶面的水平度应以平均标高计算,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筋混凝土环墙基础,任意10m弧长上不应超过3mm,在整个圆周上,不应超过6mm;2 碎石环梁基础和护坡式无环梁砂石垫层基础,任意3m弧长上不应

6、超过3mm,在整个圆周上,不应超过6mm。E.4.3 基础表面的沥青砂垫层,在任意方向上不应有突起的棱角;从中心向周边拉线测量,表面凹凸度不应超过25mm。E.4.4 基础锥面坡度由罐中心坡向周边时,对于一般地基,锥面坡度不应大于15;对于软弱地基,锥面坡度不应大于35;基础沉降基本稳定后,锥面坡度不应小于8。E.4.5 罐基础直径方向上的沉降差,不应超过表E.4.5的许可值。支撑罐壁的基础部分不应发生沉降突变。沿罐壁圆周方向任意10m弧长内的沉降差不应大于25mm。表E.4.5 储罐基础径向沉降差许可值外浮顶罐与内浮顶罐固定顶罐罐内径D(m)任意直径方向最终沉降差许可值罐内径D(m)任意直径方向最终沉降差许可值D220.007DD220.015D22D300.006D22D400.010D30D400.005D40D600.008D40D600.004D60D800.007D60D800.003DD800.007DD800.0025DE.4.6 基础沉降稳定后,基础边缘上表面应高出设计地坪不小于300mm。E.4.7 储罐基础应沿周边设置泄漏管,沿环向间距不应大于15m,每台罐最少4个;当储罐直径不大于6m时,可设两个泄漏管;钢管直径不宜小于DN50,且不宜大于DN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