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显示系统工程设计要求

上传人:装修****的 文档编号:503620776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设计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设计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设计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设计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设计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设计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频显示系统工程设计要求(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视频显示系统工程设计要求1.1 一般规定1.1.1视频显示系统设计应满足实用性、先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要求。1.1.2视频显示系统的显示制式应支持模拟视频信号和数字视频信号的播放。1.1.3系统可由视频显示屏系统、信号交互与处理系统、信号交互与处理系统(含图像处理及显示软件)及辅助系统四个主要系统或其中部分系统组成,各部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LED视频显示屏系统应由显示屏单元、控制单元、配电单元等组成。2投影型视频显示屏系统应由 M(层)N(列)个独立的投影单元组成。3整机型视频显示屏系统应由 M(层) N(列)个独立的OLED 或 LCD 视频显示屏单元组成。4传输系统应将需显示的

2、计算机网络信号、计算机显卡输出信号和视频信号按照设计的技术指标要求传输至各显示屏单元。5 信号交互与处理系统:用于实现视频信号的调度管理,根据需要,对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或IP化、进行分配、切换、处理,对图像显示参数进行设置和调整,可对输入信号进行分割、拼接和融合等多种形式显示。6辅助系统应包括支持视频显示系统工作的控制室、设备间、供配电和防雷接地系统等配套工程。1.1.4视频显示系统工作环境温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视频显示系统的室外工作环境温度应为 -1055。2室内工作环境温度应为 1035。1.1.5视频显示系统的设备、部件和材料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系统应采用技术成熟、性能先进、使用可靠

3、的定型产品。2系统采用设备和部件的模拟视频输入和输出阻抗以及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均应为 75。3系统选用的各种配套设备的性能、指标及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4系统设备应满足防潮、防火、防雷等要求。1.1.6视频显示系统的各路模拟视频信号,在设备输入端的电平值应为 1Vp - pO.3V。1.1.7视频显示系统的设计方案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组成及设备配置应根据系统的技术、功能要求确定。2系统各部分设备的设置地点应根据使用场所、使用环境确定。3传输系统设备、传输介质及传输路由应根据系统各部分设备及其信号源的分布与周围环境条件确定。1.2 视频显示屏系统设计1.2.1 LED视频显示屏系统的安装现场设

4、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显示屏发光面应避开强光直射。2显示屏分辨率应大于等于640480。3视距和像素中心距应按下式计算:H=k P (1.2.1)式中H视距(m);k视距系数,最大视距宜取5520,最小视距宜取1380;P像素中心距(m)。1.2.2 LED 视频显示屏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像素中心距应根据合理或最佳视距计算 。2显示屏的水平左右视角分别不宜小于50,垂直上视角不宜小于10,垂直下视角不宜小于 20。3显示屏亮度应符合表 1.2.2的规定,在重要的公共场所亮度应可调节。表1.2.2视频显示屏的亮度 ( cd/m2)场 所全彩色室外3000室内3504背景照度小于20 Ix

5、时,全彩色室外LED显示屏最高对比度不应小于800:1,室内不应小于200:1。5显示屏的白场色坐标,允许误差应为 x0.030,y0.030。6 显示屏的色温在50009500K范围内应可调。6显示屏的色度不均匀性不应大于0.14。7显示屏的每种基色应具有256级(8bit)的灰度处理能力。1.2.3 LED视频显示屏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全性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LED显示屏通用规范 SJ/T 11141 的有关规定。2显示屏应有完整的接地系统。3室外LED视频显示屏应有防雷系统。4显示屏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4208的有关规定。室

6、内LED显示屏屏体不应低于IP20,室外LED 显示屏屏体外露部分不应低于IP65。5处于游泳馆、沿海地区等腐蚀性环境的LED视频显示屏应采取防腐蚀措施。6安装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有关规定。1.2.4投影型视频显示屏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显示屏应具有较大的水平视角、垂直视角,应保证观看人员在设定的范围内能清晰地观看屏幕显示内容。观看人员观看显示屏的范围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T 10000的有关规定执行。2显示屏与观看人员间应无遮挡。3显示屏表层应具有抗环境光干扰

7、能力。在正常工作环境光线下观看时,显示屏应无反射、眩光等现象。4对显示屏的X射线、紫外线等有害射线和噪声应采取屏蔽、降噪等措施。5屏前图像色温宜为 6500K。6显示屏单元物理分辨率不应低于主流显示信号的显示分辨率。7显示屏单元亮度不应小于150cd/m2 。8在环境光照度200Ix时,显示屏单元的对比度不应小于30:1。9显示屏各显示单元的亮度均匀性均不应小于80% 。10 显示屏各显示单元的色度不均匀性均不应大于0.02。11 视频显示屏单元的每种基色应具有256 级(8bit)的灰度处理能力。1.2.5整机型视频显示屏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视频显示屏单元宜采用OLED或LCD等平板

8、显示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具有较好的硬度、质地和较小的热膨胀系数。2)应能清晰显示分辨率较高的图像,并应保证图像失真小、色彩还原真实。3)亮度应均匀,显示画面应稳定、元闪烁 。4)应保证使用安全、维护方便。2 显示屏与工作人员间应无遮挡,并应保持适当距离,工作人员观看显示屏的范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 10000的有关规定。3对显示屏的X射线、紫外线和噪声应采取屏蔽、降噪等措施。4显示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保证显示色彩的还原性。2)视频显示屏单元物理分辨率不应低于主流显示信号的显示分辨率。3)LCD、OLED显示屏单元亮度不应低于350cd/m2。4) OLED、

9、LCD视频显示屏各显示单元的对比度不应低于500:1。1.3 传输系统设计1.3.1 计算机网络信号、计算机显卡输出信号及视频信号的接人与传输应满足数据、图形、图像等显示质量的设计要求。1.3.2 传输系统传输信号应稳定、准确、安全、可靠。1.3.3 传输系统采用计算机网络信号为主用的显示方式时,不应影响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应符合兼容性、安全性等的规定。1.3.4 传输系统可选用有线传输方式或无线传输方式。1.3.5 传输线缆的防护层应适合敷设方式及使用环境的要求。1.3.6 计算机显卡输出信号的传输方式与布线应根据信号分辨率与传输距离确定,并宜符合表1.3.6 的规定。表1.3.6计算机显

10、卡输出信号的传输方式与布线要求信号分辨率传输距离传输方式传输线缆XGA及以下15m模拟或数字传输方式屏蔽铜芯RGBHV电缆或DVI电缆15m数字传输方式屏蔽铜芯DVI电缆或光缆SXGA及以上10m模拟或数字传输方式屏蔽铜芯RGBHV电缆或DVI电缆10m数字传输方式屏蔽铜芯DVI电缆或光缆1.3.7 数字、模拟视频信号可采用视频同轴电缆传输。1.3.8 数字视频信号(IP 网络)应采用超5类或以上等级4对对绞电缆或光纤。1.3.9 光缆应根据网络传输速率确定。选用单模光缆时,传输距离不宜大于lOOOOm ;选用多模光缆时,传输距离宜小于2OOOm。 1.3.10 传输电缆与其他线路共沟敷设时,

11、其最小间距应符合表1.3.10 的规定。表 1.3.10传输电缆与其他线路共沟的最小间距种类最小间距(m)220V交流供电线0.5通讯电缆0.11.3.11 室内线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新建的建筑物内要求管线隐蔽的电(光)缆,应采用暗管敷设。2改、扩建工程使用的电(光)缆,可采用沿墙明敷。3 视频传输信号电缆和电力线缆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应小于 0.3m,交叉敷设宜成直角;与通信线缆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应小于0.1m。4 建筑物内传输电(光)缆暗管敷设时,传输电(光)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1的有关规定。5 建筑物内传输电

12、(光)缆暗管敷设时,传输电(光)缆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表 1.3.11的规定。表 1.3.11传输电(光)缆暗管敷设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管 线 种 类平行净距(mm)垂直交叉净距(mm)避雷引下线1000300保护地线5020热力管(不包封)500500热力管包封300300给水管15020煤气管30020压缩空气管150201.3.12 室外线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通信管道敷设时,不得与通信电缆共用管孔。2线缆在沟道内敷设时,应敷设在支架上或线槽内。当线缆进入建筑物后,线缆沟道与建筑物间应隔离密封。1.3.13 信号线路与具有强磁场、强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3、:1采用非屏蔽线缆穿金属保护管或在封闭的金属线槽内敷设时,应为 O.8m;直接敷设时应大于1.5m。2采用屏蔽线缆宜大于O.8m。1.3.14 敷设电缆时,多芯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6 倍;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倍;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20倍。1.3.15 线缆槽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50%,线缆穿管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40%。1.3.16 电缆沿支架或在线槽内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垂直排列或倾斜坡度超过45时,电缆应牢固固定在每个支架上。2电缆水平排列或倾斜坡度不超过 45时,电缆应每隔 12个支架牢固固定。3在引人接线盒及分线箱前1503

14、00mm处,电缆应牢固固定。1.3.17 下列情况应加装接线盒或拉线盒,加装位置应便于穿线:1对于无弯管路,管路长度每超过30m时加装一个。2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一个转弯 ,管路长度每超过20m时加装一个。3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两个转弯,管路长度每超过15m时加装一个。4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三个转弯,管路长度每超过8m时加装一个。1.3.18 在管线转弯处或直线距离每隔1.5m 处,应设固定线夹。1.3.19 垂直敷设的线管,应按穿入导线截面积的大小,每隔lOm加装一个固定穿线的接线盒,并应用绝缘线夹将导线固定在盒内。1.4 信号交互与处理系统设计1.1.1信号交互与处理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1可任意编辑屏幕图像。2对屏幕的显示状态应进行控制和记忆。3应能制作所需预案效果,并可进行效果调用。4应为用户提供相关的接口和通信协议。5 应兼容XGA 、SXGA、FHD等多种视频格式。1.1.1A信号交互与处理系统宜具有下列功能:1 宜提供信号源预览功能。2 宜提供必要的信号源辅助信息叠加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字符叠加,滚动字幕。3 系统宜具备备份功能、扩展功能。备份包括网络端口备份,视频端口备份等。4 系统宜兼容UHD视频格式。1.1.1B信号交互与处理系统可具有下列功能:1 可支持视频信号IP化传输、交互与处理。2 可支持键鼠信号远程传输,具备多台远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