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冷热源设计要求

上传人:装修****的 文档编号:503620317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工程冷热源设计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子工程冷热源设计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子工程冷热源设计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子工程冷热源设计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工程冷热源设计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工程冷热源设计要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工程冷热源设计要求1.1 工程中生产工艺、供暖通风、一般空调和净化空调等系统所需冷、热源宜采用集中设置的供热站、供冷站供应。1.2 冷热源的选择,应根据建设规模、生产工艺要求,结合当地的气象条件、能源供应状况、环保法规等,按下列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1 具有多种能源供应的地区,宜采用多种方式的供热、供冷系统;2 应充分利用天然冷热源,采用热泵系统供热、供冷;3 项目需同时供冷和供热时,宜采用热回收式冷水机组;4 在冷热供应匹配时,应充分采用工厂的各种余热;5 项目区域具有集中供热、供冷条件时,宜利用其作为冷、热源;6 当企业有余热时,宜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制冷;7 具有可靠天然气

2、供应的地区,且企业的冷负荷、热负荷、电力负荷匹配较好时,可采用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技术;8所在地区执行分时电价时,可采用蓄冷供冷技术;9 当生产工艺或空气调节有不同供冷温度需要时,供冷站宜设计两种不同的供水、回水温度。1.3 电力驱动压缩机的蒸汽压缩冷水机组额定制冷量性能系数(COP)、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不得低于表1.3-1或表1.3-2的要求。表1.3-1 冷水机组额定制冷性能系数(COP)类型额定制冷量 (kW)/台性能系数(W/W)水冷活塞式/涡旋式5284.40螺杆式5285281163116321104.705.305.60离心式5281163116321102110

3、5.605.805.80风冷或蒸发冷却活塞式/涡旋式50501.803.00螺杆式50503.003.20表1.3-2 冷水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类型额定制冷量 (kW)/台性能系数(W/W)水冷活塞式/涡旋式5283.90螺杆式5285281163116321106.300060离心式5281163116321102110006060风冷或蒸发冷却活塞式/涡旋式50503.603.70螺杆式50503.603.70注:额定制冷工况为:蒸发温度为t0=+5、tK=30。1.4 水冷变频离心式和螺杆式冷水机组的额定制冷量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1.3-1数值的0.93和0.95

4、倍。1.5 水冷变频离心式和水冷变频螺杆式冷水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不应低于表1.3-2的数值1.30和1.15倍。1.6 空调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限值不应低于表1.6的规定。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按照下式计算:SCOP=Q/N(kW/kW) (3.6)式中:Q-制冷机的额定制冷量之和(kW) N-冷源的净输入功率(kW),包括冷水机组、冷却水泵及冷却塔或风冷式风机的输入功率。表1.6 空调冷源的综合性能系数(SCOP)限值类型额定制冷量 (kW)/台性能系数(W/W)水冷活塞式/涡旋式5283.30螺杆式5285281163116321103.604.0

5、04.00离心式52811631163211021104.004.104.501.7 供热源采用锅炉时,所选锅炉的额定热效率不得低于表1.7的规定值。表1.7 锅炉的额定热效率锅炉类型热效率(%)燃煤(类烟煤)蒸汽、热水锅炉81燃油、燃气蒸汽、热水锅炉901.8 燃煤或燃油、燃气锅炉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 单台锅炉容量的选择,应充分核实全年热负荷状况,并应满足峰谷热负荷时高效运行;2 锅炉台数不宜少于2台,在冬季、夏季热负荷相差较大、或工厂分期投产时,宜设1台小容量锅炉;3 采用燃气锅炉时,宜利用烟气冷凝热,排烟温度可控制在6080。1.9 采用蒸汽热源时,应充分利用其凝结水,宜采用密闭式

6、凝结水回收方式,并选用性能可靠的疏水装置,疏水器前应设过滤器。1.10 冷水机组的单台容量及台数,应根据冷负荷大小和季节变化特点进行选择,台数不应少于2台,应选用能满足峰谷负荷的高效制冷装置,必要时可选用1台小容量机组供低负荷时使用。1.11 选择冷水机组时,应确保运行可靠,全寿命周期内的能耗和运行费用较低,并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环保规定的制冷剂。1.12 工程在过渡季、冬季有冷负荷需求且温度符合要求时,供冷设计宜采用“自然冷却”系统。1.13 供热系统的热水管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采用闭式循环水系统,并应根据管网规模、热水参数选择定压方式;2 应绘制热水管网水压图,并应设置必要调压装

7、置;3 在满足系统布置、水力平衡和热量计算的前提下,宜减少建筑物供暖热力入口的数量。1.14 供冷系统的冷水管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冷水供水、回水设计温差不应小于5。在条件适宜时,宜加大冷水供水、回水温差,提高供水温度;2 应采用闭式循环水系统,宜采用高位膨胀水箱进行系统定压;3 系统简单或各环路负荷特性或阻力相差不大时,宜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4 使用点较多、各环路负荷特性或阻力相差较大时,宜采用二次泵变流量系统。1.15 供冷站冷却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冷却水系统的冷却塔应采用节能设备,冷却塔宜选用自动调速风机;2 应设置具有旁滤、缓蚀、阻垢、杀菌、灭藻等功能的水处理装置;3 冷却塔应设置在空气流通的场所;4 冷却水系统的补水总管应设置流量计量装置;5 冷却水泵宜采用变速度调节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