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判定标准和假冒专利行为认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362003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5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利侵权判定标准和假冒专利行为认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专利侵权判定标准和假冒专利行为认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专利侵权判定标准和假冒专利行为认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专利侵权判定标准和假冒专利行为认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专利侵权判定标准和假冒专利行为认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利侵权判定标准和假冒专利行为认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利侵权判定标准和假冒专利行为认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编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定1第1章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1第1节基本概念11.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12.产品权利要求与方法权利要求23.独立权利要求与从属权利要求24.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与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25.申请文本、公开文本、授权公告文本和被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专利文本36.内部证据与外部证据37.技术方案、技术特征和技术手段4第2节权利要求的解释41.权利要求解释的原则41.1折衷原则41.2整体原则41.3公平原则42.权利要求解释的主体43.权利要求解释的基础54.权利要求解释的规则54.1“先内后外”54.2修正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104.3解释权利要求的注意事项1

2、25.权利要求解释的典型情形135.1技术术语135.2权利要求与说明书不一致或者相互矛盾155.3功能性技术特征165.4方法特征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175.5用途特征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185.6使用环境或条件特征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185.7方法权利要求195.8含有用途、方法或材料特征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215.9组合物权利要求的封闭式与开放式22第2章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定23第1节专利侵权判定的比较客体23第2节专利侵权判定的方式与原则231.技术特征划分242.全面覆盖原则243.相同侵权263.1相同侵权的定义263.2相同侵权的判定274.等同侵权284.1等同侵权的含义28

3、4.2等同侵权的判定285.等同原则的限制365.1禁止反悔原则365.2捐献原则395.3适用等同原则的其他限制40第3章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抗辩42第1节现有技术抗辩421.现有技术抗辩的目的及性质422.现有技术范围432.1公开出版物构成现有技术432.2使用公开构成现有技术442.3非公有技术构成现有技术442.4不能被援引进行现有技术抗辩的技术类型443.现有技术抗辩的适用453.1现有技术抗辩的适用条件453.2现有技术抗辩成立的判断标准463.3适用现有技术抗辩的注意事项48第2节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抗辩48第3节权利用尽抗辩491.权利用尽抗辩的注意事项492.专利权国内用

4、尽和国际用尽49第4节先用权抗辩50第5节临时过境抗辩52第6节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抗辩53第7节药品和医疗器械行政审批抗辩53第二编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55第1章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55第1节基本概念551.外观设计的产品、形状、图案、色彩552.外观设计的图片或照片563.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574.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与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外观设计575.申请文本、授权公告文本或被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专利文本576. 设计要点57第2节保护范围的确定581.确定保护范围的基本规则581.1以图片或照片中的产品外观设计为准581.2简要说明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示产品外观设计591.3对外

5、观设计作整体性理解591.4排除不受外观设计保护的内容602.确定保护范围的几种典型情形612.1成套产品、组件产品、变化状态产品612.2简要说明中记载的请求保护色彩612.3简要说明中记载的设计要点622.4简要说明中记载的产品名称和产品用途622.5省略视图的情况632.6平面产品图案纹样连续情况632.7简要说明中的其他说明642.8视图之间存在矛盾或存在视图错误65第2章外观设计侵权判定65第1节判断主体65第2节判断客体661.涉案专利662.被控侵权产品66第3节相同或相近种类产品681.相同种类的产品682.相近种类的产品683.产品用途的确定693.1国际外观设计分类号693

6、.2简要说明693.3产品图片或照片69第4节外观设计相同或近似对比判断701.相同或近似的判断方式701.1直接观察711.2单独对比711.3比较产品外观的视觉效果711.4 整体观察、综合判断711.5 组件产品与变化状态产品712.相同或近似的判断722.1外观设计相同722.2 外观设计近似73第5节几种类型产品的近似性判断801.包装类产品802.型材类产品823.汽车82第3章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抗辩83第1节概述83第2节现有设计抗辩831.现有设计的范围832.判断方式843.判断基准843.1现有设计公开内容的确定843.2属于现有设计的判断863.3现有设计抗辩的适用903.

7、4几点说明91第三编假冒专利行为认定92第1章假冒专利行为的认定标准92第1节假冒专利行为的概念界定921.在产品或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922.销售上述标注了专利标识的产品933.在产品说明书等材料中宣称专利934.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935.其他使公众混淆或误认的行为93第2节专利标识标注权与标注行为941.标识标注权942.标注行为94第3节认定构成假冒专利的要素951.行为载体952.行为形式962.1标注字样962.2技术方案963.行为主体974.时间性要求994.1专利权终止994.2专利权被宣告无效100第4节假冒专利行为与专利侵权行为100第2章假

8、冒专利行为的认定101第1节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1011.已申请专利但并未获得授权1012.获得授权至有效期届满期间1022.1专利权存在并处于有效状态1022.2专利权因欠费而终止1042.3专利权人主动放弃专利权1042.4专利权被宣告无效1043.专利权有效期届满105第2节在产品说明书等材料中标注专利标识1051.将专利申请称为专利1052.将未被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或者设计称为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1063.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专利号108第3节伪造或者变造专利法律文书1081.伪造专利法律文书1092.变造专利法律文书109第4节其他假冒专利行为1101.错误标注专利类型1102

9、.在改变的产品上标注原专利标识1103.实际产品与标注的专利标识不一致111第3章当事人申辩112第1节专利权有效证明112第2节专利权有效期内标注113第3节不知情销售114第一编 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定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的规定,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与实用新型的保护对象都是技术方案,即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技术手段的集合,这决定了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专利侵权判定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目前,在判定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以下简称被控侵权技术方案)是否侵犯发明或者实用新

10、型专利权时,首先要对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进行确定,然后再判断被控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在判定被控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首先要对专利权利要求和被控侵权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特征划分,然后将相应的技术特征进行特征对比,之后判断被控侵权技术方案对于专利权利要求是否构成相同侵权,在特定情形下,还需进一步判定被控侵权技术方案对于专利权利要求是否构成等同侵权。在此过程中,还要考虑被控侵权人的抗辩理由,如现有技术抗辩是否成立。第1章 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

11、的内容。第1节 基本概念在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涉及到几个最基本的概念。1.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一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文件都会包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是申请人公开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文件,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清楚、完整地公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实施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并为社会公众提供新的有用的技术信息;为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审查,判断技术方案是否能够被授予专利权提供基础和依据;作为权利要求书的基础和依据,在专利申请被授权后,在侵权纠纷处理过程中,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以便准确地界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说明书包括说明书文字部分,以及必要时,也包括说明

12、书附图。权利要求书,是确定专利申请和专利权保护范围不可缺少的文件,其存在包含以下两方面的意义:表明申请人希望获得多大的法律保护。申请人在提交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时,应当提交权利要求书,此时,权利要求书的作用在于划定申请人想获得的保护范围的大小。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的审查,就是确定申请人提交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是否能够被接受。作为专利授权后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依据。在专利侵权纠纷处理中,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和法院判断被控侵权技术方案是否侵犯专利权,要以权利要求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基准。2.产品权利要求与方法权利要求按照保护对象的不同,权利要求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产品权利要求,一种是方法权利要求。产

13、品权利要求是关于物的权利要求,不仅包括常规概念之下的产品,还包括物质、机器、装置、系统等。方法权利要求则是关于活动的权利要求,通常包括制造方法、使用方法、通讯方法、处理方法、生产工艺、用途等。权利要求的类型体现于权利要求的主题名称。当权利要求的主题名称保护的是产品,即使特征部分涉及的均是方法特征,该权利要求也属于产品权利要求。相反,如果权利要求的主题名称保护的是方法,即使特征部分包括了材料、产品特征,也不能改变权利要求类型为方法权利要求的属性。3.独立权利要求与从属权利要求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的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有独立权利要求,也可以有从属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是指,从整体上反映发明或

14、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的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由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构成。从属权利要求是指,用附加技术特征的形式,对引用的权利要求作进一步限定的权利要求。从属权利要求包括了其引用的权利要求的所有技术特征。从属权利要求也由两部分构成,即引用部分和特征部分。独立权利要求确定了最大的保护范围,所有的从属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都是其所引用的那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一个子集合。在判断被控侵权技术方案是否构成侵权时,无论其落入专利的哪一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都将被认定构成侵权。一般情况下,如果认定被控侵权技术方案落入某一项从属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其必然落入独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但是

15、,如果认定被控侵权技术方案落入独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其并不必然落入某一项从属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4.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与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中规定的“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理解为权利人实际能够获得保护的最大范围,是指在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基础上,通过适用等同原则所扩展到的范围。是否存在等同范围,需根据具体案情个案分析。所谓“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是指由专利授权公告文本中权利要求的文字界定的范围,该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但说明书和附图可以对权利要求进行解释。专利授权程序是通过对申请文件进行审查,通过审查员与申请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明确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确权程序是专利复审委员会基于无效宣告请求人的请求,根据无效宣告请求人提出的理由和提交的证据,确定已授权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是否合适。专利侵权判定,则是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或者法院在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