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8.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层级演练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3618456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8.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层级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8.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层级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8.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层级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8.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层级演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8.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层级演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8.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层级演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8.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层级演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精品地理资料 2019.4【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8.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层级演练 2012年10月16日,我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正式开工。三线工程主要气源来自中亚国家。读下图,完成12题。1关于该工程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效地减少东北三省的酸雨发生B优化珠江三角洲的能源消费结构C极大地破坏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D不利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2下列地质地貌景观,最有可能在图中甲地发育的是()ABCD12.解析第1题,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有利于优化输入地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第2题,甲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发育有图所示的沙漠景观。答案1.B2.D(

2、2014河南联考)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最多的省份。读“河南省地形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34题。3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水源C交通D城市4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34.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地形平缓的地区延伸,这样有利于减少工程的建设难度与投资。第4题,南水北调有利于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的发展,缓解用水紧张的状况,有利

3、于环境的治理;盐碱化主要是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的。答案3.A4.D(2014安徽安庆二模)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完成56题。5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A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B东部沿海消费水电、核电为主C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D蒙东基地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6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ABCD56.解析第5题,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位居我国首位,同时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故C正确。华北地区主要的消费能源是煤炭;

4、东部沿海消费能源以火电、水电为主;蒙东基地主要生产煤炭资源。第6题,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在西部,而消费区在东部,则加强区域能源调配是缓解矛盾的主要措施;另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能减少需求,可缓解供需矛盾。答案5.C6.A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78题。7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A BC D8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地带的是()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西南地区A BC D78.解析第7题,根据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国能源分布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可知,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低。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但开采能力较弱,随着经

5、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能源自给率应该提高,图中曲线1980年以来表示的能源自给率状况总体提高,2005年前后达到最高值,最可能是西部地带;东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能源储量不足,曲线自给率最低,且逐渐减少,应代表东部地带,则、应分别代表中部地带和我国能源自给率。第8题,由上题知,我国西部地带2005年以后能源自给率最高,接近160%,所以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东部地带,选项中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皆属于我国西部地带,故选D。答案7.C8.D (2013江苏地理)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12题。(双选)1

6、“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2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12.解析第1题,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更新周期短;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更新周期长。滇池流域面积较小,汇入水量少,进出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更新周期长,因此A、C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跨流域调水工程,能增加滇池水量,提高其水体自净能力;能增加昆明水资源供应,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7、因此B、D正确。答案1.AC2.BD3(2012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甲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材料三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3

8、)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评价。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主要是南北气候类型不同,降水多少各异,导致了水资源的差异。读图中的调水线路和图例中的高程表可知,我国南水北调中线是从地势较高处向地势较低处调水,可自流,所以单位调水量能耗少;美国加州北水南调是从地势较低的地方往地势高的地方调,需抽水,所以单位调水量耗能大。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要注意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来回答。第(3)题,本题考查区域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从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节水意识、调整产业结构等角度回答。答案

9、(1)(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2011安徽文综)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完成45题。4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Aa、b、c Bc、b、aCc、a、b Db、c、a5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45.解析第4题,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向西部发展明显,其重心变化轨迹对应c,能源消费总量重心变化轨迹为b,GDP重心变化轨迹为a。第5题,我国能源消费重心位于东部,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就是说要加强我国东部能源生产的发展,结合选项可知东海油气资源开发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答案4.B5.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