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ligh****329 文档编号:503616354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历 史 2024.5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2. 回答第I卷时,请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涂后,再逐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II卷时,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2、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图1为2023年中国邮政发行的陶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邮票,图案文物为龙山文化晚期的朱书箱壶,壶身有两个用来称写的字牌。该朱书文字的印值在于能够A. 佐证中华文化起源较早的特色 B. 揭示当时已具备国家创始形态C. 还我陶寺遗址是尧帝都邑所在 D. 推动长江流域汉字起源的研究2. 西周时期的士,受文武合一的教育,大部分务农、从军。至春秋晚期,士开始转变成为具有游动性质的士人,主要延续文文章的传统,或仕宦,或教学。这一现象A. 强化了封建贵族的政治 B. 嫉于儒家思想的传播C. 反映了阶级结构的变化 D. 推动经济文化的交流3. 柳史中丞、丞相司直、司隶校尉是

3、汉武帝时期中央监察系统的三大支柱。御史府统地位最尊,丞相司直协助丞相检举不法,亦可督察诸州刺史。司隶校尉则负责纠察京师及重要郡国的官员,三者不相统属。据此推知,当时的监察系统A. 职能各界限了地方行政 B. 质量分权削弱了中央集权C. 组织严密有利于整理吏治 D. 以单独弹劾低下工作效率4.表1 为现代学者经年证据编制的表格,这一考证可以说明A.海上丝路的鼎盛 B.海港政策的影响力影响C.殖民扩张的后果 D.朝贡贸易的弊端5. 清人洪亮吉说:“今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贾而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为士者十倍于前而国书契钱之馆不加增,于是士农工贾各诫其信以求售,布帛粟米又各携其价以出售。”这反

4、映出A.商人周货导致市场混乱 B.土地兼并威胁农业生产C.清朝社会生产陷入停顿 D.人口压力影响社会发展6. 太平天国领导人唐尧则充分肯定自己的社会纲领,认定“吾以天下富为荣,以天下积贫之家为念,随处可以取给”,“凡物皆天父赐来,不须钱买”,这种施政实践A.促进了社会救济事业发展 B.是宗教性与空想性的结合C.赢得了各阶层民众的拥护 D.是小农经济形态具体呈现7. 1872年,一位外地来沪的游客,对上海大族们朴素的时尚感到新奇,他作竹枝词描绘这一情景:“那愚小农种金粒,巧比厨客剁藕头,用的只见种几儿,不劳子午钟时辰”。这反映出当时上海A.奢靡之风受到推崇 B.种麦得到普及使用C.城市商业发展迅

5、速 D.传统陋习面临动摇8. 表2所示为19141922年能查明身份的中国产业资本家的来源。据此可知,这一时期9.20世纪30年代周谷城完成中国通史,书中关注下层民众的生活状况和反抗运动;关注不同阶级、阶层对立、转化;关注民族关系,力图说明各民族历史贡献。到1948年,此书共重印12次,但书也屡屡被禁,有人曾攻击作者存“马克思主义嫌疑” 。这反映了A. 阶级矛盾逐渐取代民族矛盾 B. 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广泛传播C. 军阀割据引起社会剧烈动荡 D. 政治环境影响了学术的发展10. 图2为画家沈伯伦于1981年创作的宣传画,当时出现了一批此类主题的作品,其目的在于A. 激励大众提升产品质量 B. 鼓

6、励人们追求城市美好生活C. 演示工业化的伟大成就 D. 强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11. 有学者认为,在世界上古时期,游牧世界向农耕世界发动了两次大的冲击,其结果是游牧世界入袭一次,其范围便缩小一些,农耕世界随之扩大,最终使得亚欧大陆上的游牧世界大大缩小。这反映出A. 战争造成不同文化的链接交锋 B. 游牧民族促进了区域文化转型C. 农耕文明具有更强大的向心力 D. 人口迁徙冲击了多元文明格局12. 中世纪英国实行的契约农奴制度下,国王与贵族鉴定契约,签约的贵族再与其他人鉴定服役契约,招募骑兵和步兵为国王服役。表3为当时的服役参照表(注:1先令等于12便士)。由此可知,当时A. 庄园自给自足性强

7、 B. 社会等级秩序森严C.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 封君封臣制度崩溃13. 伏尔泰在风俗论中写道:“上帝已教他了他应该做之事,不该由我们来对他进行评判。我从未只注重普遍的历史事实,我不想涉及这部书中有失神明之事,我始终只着眼于研究古代历史”。由此可以看出A. 理性思想渗入史学研究 B. 古典文化受到学者推崇C. 宗教神学遭到社会质疑 D. 人神关系发生重要变化14.马克思说:“疲机器使肌肉为波为多余的东西来说,机器成了一种使用没有肌肉力量或者发育不成熟而四肢比较灵活的人工的手段。因此,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另一个口号是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这一认识A.反映出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本质 B.使生产动

8、力的革新提上了日程C.揭示了工业革命对工人家庭的影响 D.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形成和完善15.新加坡独立后,政府对其有特殊性质的社区组织进行改造和打造,建设新的社区组织,将多元化的种族平等思想贯彻到民众之中,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整合。此后,新加坡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创造了丰富的国内政治环境与和谐的种族关系。这说明新加坡A.建立了混合型社区管理模式 B.社会发展依赖政治上的独立C.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景观 D.社会治理产生多重积极效应16.“让现代埃及经济学家指出,全球化就是帝国主义的世界扩张,但由于边界的存在,就必定出现世界界的两极分化。非洲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要想在全球化进程中不被边缘化,

9、就必须与中国国家“脱钩”,采取地区化的形式。这反映出他A.积极主张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 B.否定了民族化经济发展模式C.肯定了全球化对区域化的影响 D.力图维护全球化中经济安全第卷 (非选择题,共52分)1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清政权建立之初,一度压制书院发展。然而,对于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书院,政府强行禁止,颇感困难。康熙年间适当放宽对书院的控制,并将其延引举入其所设计的发展轨道。康熙二十四年,湖南巡抚在重建缺失三桂书院时命岳麓书院院舍后,两具疏章,请求御书匾额及题给史诸书,借以巩固岳麓书院的地位。部议遵其所请。二十六年春,御书“学达性天”匾额,并三十三经、二十一史、经书讲

10、义遗迹到山,从此岳麓书院重文复兴盛起来。同时得到匾额的,还有白鹿洞书院及周敦颐、张载、程颧、程颐、邵雍、朱熹祠七处。至乾隆年间,皇帝屡下诏旨,规范书院管理,聘请院长,选择生徒,皆有标准。清政府的书院政策不再动摇,上下统一的书院教育体系逐渐形成。摘编自邓洪波著中国书院史(增订版)(1)据材料,指出康乾年间政府管理书院的主要措施。(3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前期书院政策变化的原因,并说明其影响。(10分)18. (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43年,中华医学杂志在重庆复刊,其总头语写道:“本志自民元四年前创刊以来,出版已逾二十八年。与会新中国中华医学杂志连前后,学术

11、空气,甚为浓厚,屡以为本志有复刊之必要体内医药学术之研究,际哉战期间,不仅得以餍续,并能产生新的收获,庶合中央抗逆之旨,本会之本,亦国家之本”。摘编自张爱林近代医疗卫生杂志的传播材料二 表4中华医学杂志复刊初期的部分内容据张爱林近代医疗卫生杂志的传播(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医学杂志复刊的历史背景。(4分)(2) 据材料二,概括复刊初期中华医学杂志内容的特点。(4分)(3)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医学杂志复刊的时代价值。(5分)19.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据(英)徐婉婷、L阿布卢格莱德欧洲解权之前:12501350年的世界体系图3反映了1314世纪世界体系中的几个贸易圈。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