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是一种有目的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3616311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察是一种有目的(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幼儿 的观察力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和在托儿所、幼儿园的游戏、学习活动过程中,经 过家长、教师的精心培养和训练,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观察力强的人,善于 发现事物的本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发现事物不太明显的特征。它对儿童 的学习、工作、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婴儿还缺乏观察力。他们对事物的知觉是不随意的、被动的,缺乏目的性,常常 受对象本身的特点和自己的兴趣所制约的。对事物的知觉经常与摆弄物体的动作 结合在一起。幼儿已初步形成水平不高的观察力。这时期的观察力具有如下特点:(1) 观察力的目的性不够明确。幼儿初期还不能进行有组织、

2、有目的地观察, 观察常受无关事物或细节的吸引或干扰。到了幼儿园中班、大班,幼儿开始能按 教师的要求进行较系统的观察。(2) 观察缺乏持久性。幼儿初期集中观察的时间较短,容易转移注意的对象。 到了幼儿园中班、大班,观察持续的时间逐渐增长。(3) 观察不够细致。幼儿园小班儿童观察事物只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有 趣的部分,到了中班、大班,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注意事物比较隐蔽的、细微 的特征。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在观察的时候,观察者一定要预先提 出目的、任务,拟定观察计划。观察不是削极地知觉活动,而是把思维和知觉结 合起来的一种积极的知觉活动。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水平

3、不同。 在讲幼儿观察力的发展以前,我们不妨先讲一个故事。据说著名画家达芬奇学 画的时候,他的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并告诉他:一千个蛋中没有两个是相同的。 即使是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状也不一样。无独有偶,著名作家莫 伯桑,从师福搂拜学习写作,福楼拜要他到马车站多观察马,并对他说:“马车 站有许多马,你仔细去视察,然后用一句话描绘出其中的一匹马,使它与前前后 后的五十来匹马不一样。”这两段故事说的是同一个问题,就是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自己的特征.即 使是十分近似的事物,也必然有它的区别。我们不可熊找到两个绝对相同的东西。 一般地说,同中寻同,异中寻异是容易的;而同中求异,异中寻同则难

4、得多,儿 童好的观察力,就表现在能够“同中求异和异中寻同”的能力上。为了做到这一 点,观察力必须具有精细、稳定、深入、条理化的特征,而幼儿的观察力虽然敏 锐,但都恰恰缺乏上面所说的这些特征。幼儿观察力是不成熟的,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笼统:幼儿观察事物,往往有两种偏向:注意轮廓,忽视细节;或者注意某些细 节,而忽视整个轮廓。这一点在儿童画中表现得最明显。如幼儿画人象,往往画 了一个大体上完整的人,却忽视了画人的脖子把头和躯干直接连在一起。这是因 为脖子夹在头和躯干之间,是个不大为孩子注意的细节。反之,他们的观察,又 可能过分注意某些细节、而忽视整体轮廓.如当他们注意到衣服上的钮扣后,把 扣子画得

5、特别大,完全不顾它同衣服上的口袋、领子等的正确比例。这大概是因 为在穿脱衣服的过程中,手指反复触动钮扣的动觉刺激,引起了孩子更大的神经 兴奋的缘故,使得扣子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但是,口袋和领子又有多少值 价呢?孩子很少接触它们,就不大注意了。看来,观察笼统的特点,与幼儿的注意、幼儿的体验有密切关系.那些生动的、 容易为幼儿抓住的事物,那些容易引起幼儿自我体验的事物,往往首先被幼儿观 察到。观察笼统的特点,还与另一个因素有关,就是观察的目的性,幼儿观察的目的性 比较差,他们凭兴趣观察事物,常常没有预计的目的。如原本想让孩子观察一只 兔子的形象,孩子却一下子就被兔子的红的晴或吃草的动作所吸引,

6、再也顾不上 注意观察兔子的短尾巴,长耳朵等.为了使幼儿保持合理的观察顺序,家长必须 对他们进行语言指导,启发他们首先看什么,以后看什么,最后看什么。研究表 明,如能为孩子提出(或由孩子自己提出)某些观察目的,就熊在一定程度上克服 观察笼统的毛病,提高观察的精细程度。如让一组孩子随意地看一幅动物的画, 不提什么观察要求,而让另一组孩子有目的地看同一幅动物的画,并要求他们看 后将动物的形象画出来。结果表明,后一组孩子观察曲精细程度超过前一组孩子。 不稳定:由于幼儿观察缺乏目的性,观察过程中受周围情景的干扰大,加上注意 不稳定,所以,他们的观察活动往往不稳定。研究表明,34岁幼儿坚持观察 图片,一次

7、的持续时间乎均只有6分8秒,5岁增加到7分6秒,6岁可达12 分3秒。总的来说,幼儿持续的观察时间都比较短。有关眼动轨迹的研究,也能说明幼儿观察的不稳定性。通过专门的装置,可以记 录幼儿在观察图形时的眼球瞳孔运动轨迹。结果表明,3岁幼儿观看图形时,眼 动轨迹杂乱无章,视线或者停留在图形的某个部位,或者在某个部位来回扫视, 而不会沿图形的轮廓移动;45岁的儿童服动的轨迹,则逐渐符合图形的轮廓, 但仍有不少错误;6岁儿童的眼功效迹,已经能够基本上符合图形的轮廓。可见, 儿童要到幼儿期末,才能按照一种合理的顺序,稳定地观察事物.不深入:幼儿容易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比较肤浅、粗乏抽象概括思维能力的组

8、织和指导,因而很难把观察引向深入。如他看到大人给花浇水,看到花一天天长 大,于是他也天天给花浇水,盼望花儿一天天长大。但是,由于浇水过多,花被 淹死了。这就可以看出,幼儿只观察到大人浇水,花儿长大这些孤立的现象,观 察过于肤浅。只有通过思维的指导,才能使上述观察更深入.看清浇多少水,花 就长得好;浇多水少,花就长不好。这里不仅需要看,还需要在思考的指导下深 入地看。缺少观察方法:幼儿喜欢观察,但却不知如何科学地观察。假如你带孩子外出, 可以看到,他总是东张酉望,左顾右盼,指东向西,恨不得一下干把周围的一切 尽收眼底。显然,他的观察常常是杂乱无章的,并且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才能更 好地了解自己要观

9、察的事物。21世纪需要高智力,高创造力和高情感的人才。心理学研究成果说明,如果错 过了创造力的开发关键期,人的创造力的开发将成为空谈。因此,创造力的开发 要从儿童抓起,幼儿时期,有意识对儿童进行思维训练,可以为孩子以后的智力 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不仅对幼儿当前的认知和发展 有很大作用,也可以为将来的创造性活动奠定基础。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创造力训练活动涉及各个教育领域。实践过程中 也发现了幼儿园教育体制中存在着制约幼儿创造力培养的不利因素:(一)教师 的创造意识不强。(二)教育内容不利于促进幼儿发展。(三)幼儿缺少动手机 会。其表现如

10、下:(一)教师的创造意识不强幼儿创造力思维的培养,需要成人的启发引导。而一些教师只在需要的时候才想 到让幼儿运用创造性思维方式。在平时,对于幼儿的创造思维表现置之不理。(二)教育内容不利于促进幼儿发展也有些教师对创造性思维活动认识比较片面,为了培养创造思维而设计活动,不 去考虑此活动是否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教育内容对本班幼儿来 言,不是过高,就是过低。(三)幼儿缺少动手机会幼儿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有的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幼儿去凭空想 象,利用表象去回忆、想象,限制了幼儿思维。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不利影响:1、限制幼儿的创造力的发展教师的创造意识直接影响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没有

11、创造性的教师,培养不出具有 创造思维的孩子;具有创造意识的教师,会把培养幼儿创造思维渗透在一日生活 之中,有很强的随机性、观察能力,使幼儿养成爱观察、爱发现、爱思考的好品 质。2、影响儿童的思维习惯的培养教育内容是否促进幼儿发展是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关键。如果内容选得超过本班 幼儿发展水平,幼儿思维达不到思路狭窄,幼儿不感兴趣慢慢就不去思维了。如 果内容选得过低,幼儿不用思考便能达到,对幼儿毫无发展之说。所以,教师的 选材是非常重要的。3、影响幼儿主动参与水平幼儿缺少动手机会,没有亲身体验,就不能很好去思维,更谈不上创造。幼儿的 思维是通过各种感官(听、看、做、说、嗅等)来刺激大脑进行的。所以幼

12、儿在 折一折、搭一搭、摆一摆、拼一拼活动中去探索、发现、创造。我们的对策及做法:(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创造意识要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儿童,必须有创造性的教师, 美国学者史密斯认为:“所谓创造性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 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创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的 教师。1、加强学习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教师创造力的高低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所以教师要加强学习有关理论 知识,平时在教研活动中,学习幼儿创造思维培养理论,对创思培养的方法、途 径、内容有所了解,互相讨论,与自己实际工作结合,找出做得好的地方和需要 改进的地方。2、创造教育活动富于幼儿一

13、日活动之中。教师具有创造力,直接影响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教师与幼儿朝夕相处,孩子们对 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爱问为什么。比如:幼儿看到彩虹,他已不再满足成 人告诉他“这是彩虹”,而是进一步问:“彩虹是怎样形成的?”。表明幼儿已 经有了探究活动的思维。教师要保护幼儿积极探求知识的愿望,支持他们因好奇 而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可因孩子的想法荒唐怪异,不着边际,不去理会,甚至批 评讽刺,应尽量提供方便使其求知欲得到满足,所以老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洞 察力。及时观察到幼儿所感兴趣的事物、现象;老师也要具有随机性,抓住教育 机会给予肯定、引导。如:有一次,在户外活动后,我与小朋友坐在墙边石阶上 休息。我一扬

14、手忽然发现地上有影子,开始摆出不同的手势,请孩子们看像什么、 那像什么。孩子们兴致很高,自己也摆弄着小手,这像小鸟、孔雀、飞机、手机 等。(二)教育内容要促进幼儿发展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实施幼儿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思维能 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而教师在其中起重要的作用。 教育内容的选材、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的运用、如何因材施教,都是教师实施创 造性教育所必备的教育技能。首先,教师要熟悉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制定教育目标。如: 在学期初我们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初测。在此基础上实施创造性教育,使教师 工作起来有目的性、计划性。其次,要选择合适发

15、展幼儿能力的教材。应把创造思维渗透进去,而不是一味为 了培养创造思维而去选择教材内容。其实幼儿园的五大领域中的一些活动的目标 就是训练创造思维的。如:大班的语言领域自编儿歌,先让幼儿去观察某一 物体的主要特征,然后创造性地编出儿歌;中班的健康领域报纸游戏,通过 幼儿感知报纸的特性创造出多种玩法;小班的科学领域中认识圆形在认识圆 形特征后,启发幼儿想一想,圆形像什么?什么东西是圆形的?启发幼儿去想象、 思考。再次,老师的问题也很重要。大家都知道,老师要提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然而提 出的问题的难度要针对本班幼儿发展水平,使幼儿要想一想,动动脑筋能回答问 题。过难过易对幼儿都不利。如:一节语言教学小红

16、伞活动,我们可以在中、 大班进行此活动。在大班我们可以问:“这是什么时候?”,因为幼儿对时间的 认识提高了。再问:“小兔子出门干什么去?”幼儿展开思考去想象。“小兔子 拿雨伞干什么?”让幼儿去发散、想象后来发生什么事情。这个问题对幼儿很有 挑战性。因为后来发生的什么事情是图上没有的,是图以外的内容,需要幼儿充 分发挥想象去思考的。而把此内容给中班进行,这种问题就过难了。因为他们受 已有知识经验所限制,所以形式上提问要简单一些,形象一些。给的图上要有辅 助想象的内容,像大树、像蘑菇地等等。可以这样提问:“小兔可以用伞干什 么?”。让幼儿先观察图上的辅助画面想象。看见大树,可以用伞把儿勾树枝上 摘果子;看见蘑菇地可以用伞当篮子装蘑菇等等。在老师给的潜在提示下,发展 幼儿思维说出图片以外的内容,很适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三)多给幼儿动手提供机会活动是推动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因为智力离不开思维,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