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503615171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吉林省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吉林省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吉林省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吉林省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至五单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八单元阿房宫赋六国论。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据有关调查,目前青年群体中的躺平现象大致有以下这么几种情况:有些青年因起点低造成低学历、低技能、低收入,进入社会后面临就业和婚恋重重困难,屡遭挫败之后,选择放弃个人努力,我将其称为“无力感的躺平”;有些青年高考成功,甚至上了好大学,但进入社会后发展不顺利,既不甘心维持现状,也无法摆脱困境,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选择自

2、嘲来缓解焦虑;也有些青年,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成为满足于低薪、轻松工作的群体,买房、育儿都依靠父母,创业和奋斗意识不足有网友认为,躺平是出于对工业化社会的生产主义、消费主义的不满。在我看来,这与其说是对生产主义、消费主义的不满,不如说是因为工业化和生产力迅速提高,社会上“短缺现象”越来越少的产物,是“物质富足”基础上的一种心理反映。消费主义是把消费作为人生至上目标,从而过度占有和挥霍财富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应该鼓励消费,但人不能成为消费主义的奴隶。我们提倡健康消费、绿色消费,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停止劳动和奋斗。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

3、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几乎每个人唯有日复一日地劳作,才能获得生存和养家糊口的生活资料。这在农业社会是最明显的。劳作与满足生存之需具有直接性的关联。工业的发展拉长了生产的链条,但是人的劳作和产品的产出之间的关联性还是得以延续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自动化程度加深,生活资料的获得与劳作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间接,人们在生活资料的生产中往往充当的是其中一个微小的环节,人们对劳动与生存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失去直接性的感受和认知,甚至产生一种错觉: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个人的力量越来越渺小,渺小到甚至连自身的存在感也变得若有若无了。具体表现有:一是随着一些国家在产业链上

4、逐渐朝上游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有保障,人越来越感受不到劳作与生存之间的关联性。二是产业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的逻辑一方面导致许多过去的职业出现结构性消失的趋势,另一方面对职业工作要求的门槛越来越高。个人在全球性产业链的链条和产业智能化面前显得越来越微不足道,似乎变成了整个产业链条的辅助性力量。三是过去农业的水利设施、大工业生产等都需要人的协作,人在合作、协作中获得普遍的人的力量,而现在许多产业协作的事情已经交给了智能化自动化机制去处理,要求许多人紧密协作的事情越来越少,人有时候难以鲜明感受到联合起来的那种普遍力量了。由此,有些人不禁觉得,一方面基本生活无虞可以躺平,另一方面无法很快或很轻易获得成

5、就,进而实现人生意义和价值感,因此,很容易产生“无力感”。(摘编自韩震躺平绝非人生正途)材料二:在人们心中,奋斗者历来受人尊敬和称颂。但时下颇为流行的“内卷”之说,却以釜底抽薪的方式解构着奋斗的意义。“卷不动”成为一些人躺平的理由,奋斗者则被嘲讽为“卷王”。如此看来,只要内卷之说不破,躺平也会成为“正义”。对于内卷,人们更多关注过度竞争带来的压力,却忽略了问题的另一面:创新匮乏导致的无效竞争。创新匮乏,会让一个群体走向封闭和僵化,陷入原地打转的发展瓶颈,从而给置身其中的个体带来“奋斗无意义”的挫败感,使奋斗无效。有人说,创新谈何容易,“人人创客”不过是个美好愿望。事实上,比起守旧,创新更符合人

6、,类本性。从第一根削尖的木棒,到第一缕钻木的微火,正是因为创新,才有了人猿揖别。“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为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创新不仅是备受中国先哲推崇的“日新之盛德”,更蕴含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生存智慧。其实,创新并非遥不可及。让卫星上天是创新,让马桶不漏水也是创新;人工智能是创新,直播带货是创新,科学种田也是创新。新农人朱赟德,勇敢脱下书生“长衫”,在新农村的田间地头,从一名大学毕业生成长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他说服父亲,把现代科技嫁接到传统农业,引入插秧机、喷洒农药无人机等设备。如今,他承包的3000多亩田地,打开手机就能看到水稻长势,田间管理用上了大数据分析。创新,给农

7、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也给像朱赟德一样的新农人搭建了无比广阔的创业舞台。如此看来,只要敢于脱去套在头脑里的“孔乙己长衫”,创新将无处不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突破,体制机制、制度藩篱的突破,技术方法、平台赛道的突破许多颠覆性创新,就是挣脱低水平、无意义“缠斗”,另辟蹊径,在新赛道上打破内卷、赢得先机。创新既是突破无效奋斗的关键点,更是当今世界激烈竞争的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机遇和挑战并存,风云变幻,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竞争激烈,最重要的是急流勇进;迎接挑战,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大国竞争,说到底,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生死博弈”和“巅峰对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活从不眷顾因

8、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奋斗、敢于创新的人们。时代新征程已经开启,青春画卷已经铺展,愿广大青年朋友以青春为墨,以奋斗为笔,用充满活力的青春书写新时代最美的诗篇!(摘编自冯秀军如何突破无效奋斗的瓶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些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不愿屈服现实,又无力走出困境,进退维谷,无力对生活做出改变,材料称之为“无力感的躺平”。B父母的过度呵护和宠溺成为一些青年奋斗意识不足的根本原因,他们坦然接受低薪、轻松的工作,买房、育儿都依靠父母。C在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劳作直接关联人的生存,每个人都要日复一日地劳作,否则就不能获得生存和生活的资

9、料。D对于内卷,我们要理性看待,我们不但要关注过度竞争带来的压力,也要关注创新匮乏导致的无效竞争的一面。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有些人追求过度占有财富甚至挥霍财富,并且以此作为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他们最终成为消费主义的奴隶。B材料作者在罗列了躺平存在的几种情况以后,得出了躺平是出于对工业化社会的生产主义、消费主义的不满的观点。C材料二认为,创新并非难事,“人人创客”也是可以追求的目标,实践证明,和守旧相比,人类本性更趋向于创新,D材料二中,根据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程,创新能帮我们更好地突破无效奋斗的瓶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世界中抢占制高点。3下列说法中,

10、不能支撑“国家重视创新能力”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发展乡村旅游行业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发展。B我国重视技术创新,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C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D我国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4下列对材料一第二段马克思的话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运用了引用论证,有利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使论证更加有力。B材料引用马克思的话,更好地阐明了劳动和民族存亡之间的紧密关系。C材料引用马克思的话,从反面论证了观点,与第二段开头一句构成正反对比论证。D材料引用马克思的话,强调了劳动对

11、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强化了作者的观点,5当下,我们应如何解决部分青年群体的躺平、无效奋斗等问题?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时间的味道陈新还有一个故事,也与时间有关。表面的浮浅和内质的醇厚,都是时间的季节呈现。几年前,穿行在人生青年秋色中的老袁刚搬来与我做邻居时,给人的印象挺不错的,因为他开朗热情,对人客气。俗话说,阎王不打笑脸人,大家无法拒绝一颗和善的心。尤其是得知老袁离婚后,除了带走孩子,几乎净身出户时,大家更对憔悴忙碌的老袁充满了一丝隐隐的同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邻居们却发现,开朗的老袁其实身上罩着一层令人迷惘的雾

12、,他在雾的中心,表面上看他与我们邻近,却存在着某种看不透的距离。一扇总是紧闭的门,消减了彼此间起初盎然的友情,将我们与他隔成了两个世界。老袁从不加入我们激战犹酣的“麻将长城战”,也不参与我们闻香品茗的“龙门阵聊天会”。除了循规蹈矩地上班,无论外面是否阳光灿烂,抑或欢乐明媚,他几乎都把自己和儿子关在家里,足不出户。总是避讳晾晒内心,没谁知道这父子俩在家里搞什么。我所住那层楼3号房的老李是个热心人,每年春暖花开之时,他都如一面旗帜,会组织邻居们一起去踏青赏花,出尘入尘于最优美的风景里,优哉游哉。老袁搬来后,老李也邀请老袁参加,饱览山红水绿、通感大地的花期。虽然老袁欣然前往,但大家在成都龙泉驿区桃花

13、节上游玩时,满满的雅致却被老袁打翻在地,扫兴的感觉,如桃花落红。那天中午,大家在鲜花簇拥的一个“农家乐”饭庄解决午餐,个个都像翩翩飞舞扑向桃蕊的蜜蜂,都想沾沾桃花开放时最美的运气。然而饭毕,就在大家或剔牙或打着饱嗝起身,欲继续填饱眼睛对桃花色彩的饥渴之时,老袁见桌上的麻婆豆腐还剩了半盘,却矫情地叫老板给他打包,说拿回家热热还能将就一顿饭。老袁这么贪小便宜,让大家愕然,他的心情长街策马春风得意,我们却即刻瞧他不起,觉得他是睁眼瞎考状元丢人现眼你在大酒店吃饭,倘是对剩菜打个包还没啥,这可是农家乐啊!何况手里拎着一袋“潲水”赏花,这像啥话呢?阴云吹了过来,我感觉老袁的另类也在渐渐罩住我心中的晴朗。我

14、没想到,剧情仍在继续。有时候,生活的原色不施粉黛也一样婀娜曲折令人惊诧。有一年夏天,在炎炎的烈日下,我站在双桥子一抹绿色的行道树下歇息之时,无意间看见一个满头是汗的小孩子,正在家乐福外的垃圾桶里专注地翻找着废旧饮料瓶,臭气飘忽,令人掩鼻。正在我厌弃着这种夏天流行的城市元素的时候,却忽然发现,在臭气中淘宝的这个孩子不是别人,而是老袁的儿子小恩。怕触痛孩子刚刚发芽的自尊,我便谨小慎微地问他:“小恩,你这是勤工俭学?”被我询问,小恩很尴尬。但还是嗫嚅着说:“我爸让我这半个月自己捡废品卖了养活自己,一天三顿都自己想办法解决。我爸说,我只有每天能给他交上5元钱的住宿费,晚上才能回家睡觉,否则我就只能在大

15、街上睡。说这叫学会生存。”小恩的话,让我的眼睛顿时成了浪潮涌动的海洋。我觉得老袁原来不仅抠门,还是个心肠狠毒的人俗话说,虎毒还不食子呢,哪有父亲这样折磨孩子的?何况小恩才12岁呀!12岁的孩子怎么自己养活自己?被恻隐弄湿的怆然的心情,让我对老袁更添了一份恨。那年冬天的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开门倒垃圾时,凄厉的寒冷中一个影子吓了我一跳,定睛再看时,只见黑咕隆咚的走廊上,小恩正默默地蜷缩在墙的角落,冻得瑟瑟发抖。刺骨的寒风挤过楼道的缝隙,如利刀般割着我的心,在这个被温暖和光明抛弃的角落,小恩孤独存在,我似乎猜到了什么,但还是问了原因。原来,小恩在吃晚餐时,嫌面条不好吃,便将碗里的面条偷偷倒进厨房的垃圾桶,结果被老袁发现了,便被罚在门外与黑暗及寒冷相处,面壁反思。“为啥面条不好吃?”我问小恩。听了我带着温暖语气的问话,小恩满面怨恨,眼泪夺眶而出。他悄悄地对我说:“那面条是用中午的剩菜汤汤煮的烩面,不仅难吃,还让我觉得里面尽是口水,我就吃不下。但我爸却从来舍不得把这些剩菜汤汤倒掉,说倒掉了可惜,是浪费!他全都用来拌面条吃了,还总强迫我跟他一起吃”联想到夏天里小恩在垃圾桶里翻找废旧塑料瓶的情景,我竟然一时听得头皮发麻。唉,小恩真可怜,他怎么有这样一个吝啬且抠门的父亲啊!当同楼层的邻居都知道这件事后,更鄙视老袁,也更不愿意与老袁往来了。却没想到,一个患难,却割开了老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