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心得体会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361349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心得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心得体会远程教育网以最鲜活最直接的形式, 通过多位专家的对相关背景、 制定过程、文本内涵等内容的深度解读, 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是应对国际竞争新形势,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 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教育现状, 描绘了 2010 至 2020 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 体现了国家意志, 回应了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 是一份指导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和支撑国家教育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对纲要的深度学习让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作为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自身所肩负的使命和历史

2、责任。一、 以人为本促和谐,关注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1 、目中有人,给人以生命尊严教育是依靠生命影响生命的行为, 教师活动是将自身的人生价值、 品格特征等个性化资源叠加进学生生命之中,借助课堂教学、主题活动、交往等载体,从而影响学生的道德意识、 价值取向、 主观判断、 审美活动等多维要素的人际活动。学校管理者面对的是人,影响的是人,教育的也是人。目中有人,才能更好的落实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才能在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过程中,形成学校文化,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2 、 制度有情,给人以思考空间教师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工作性质的相对独立。 学校制度即使再完备、 全面,也不可能囊括对教师所有行为的要求和限制

3、。 管理者要在不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前提下, 在管理层面, 充分考虑教师的个性化需要, 真心实意的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生活中要面对的问题。 容人之过、 仁爱之心, 以诚待人, 站在哲学的高度引导教师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工作的价值, 给教师自行矫正的 空间,以适度的激励、期望;公正、客观的评价面对教师的成长,引领教师在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中追求人格的卓越。3 、 校园有序,给人以幸福体验学校品质不在于规模的大小, 而在于每个生命都受到尊重, 每一个走进学校的人可以拥有自信、 宽容和人格完整; 学校品质不在于硬件的豪华, 而在于淡淡的书香弥漫, 随处可以从目光所及处学习到知识、 品行,

4、在与人相处中感受彼此拥有的美好; 学校品质既在于学科成绩中体现的基础和习惯, 也在于操场上奔跑的速度、优美动听的歌声、劳动中灵巧的双手,还在于辩论中卓有见地的思想、富有创造性的研究和不畏挫折的超越。有序的校园要做到人尽其责、物尽其用、流程清晰、按部就班,没有浮夸和夸耀,没有粉饰和张扬,在平实中潺潺流淌如泉水沁人心脾, 洗涤杂质, 让师生在校园特有的宁静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和生命的美丽。二、 能力为重显公平,关注提高质量的核心任务公平教育、 均衡发展不是我们讲的平均, 而在于让每一个受教育的生命个体都可以接受良好的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 利用学生在校的有限时间, 不断提升教育的质量是学校长期研究的课题

5、。 纲要指出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我认为要在以下层面关注质量。1 、 夯实课堂,提升教与学的质量课堂学习是占有学生最长时间的基础学习,抓好教师深入理解教材的备课、把握生成的授课、针对个体的方法、高质有效的练习、查疑补漏的梳理都是教与学的关系。 课堂为师生提供了最为鲜活和灵动的交往空间, 立足课堂, 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 关注学生生的能力发展, 在不断优化知识结构的过 程中,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2 、丰富活动,提升综合与创新的能力活动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主动适应社会的基础。 精心策划学

6、校内外的活动, 通过实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 认知规律, 借鉴各种优秀活动的方式,引导教师在不断创新中摸索和探讨中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和解决问题中可持续发展。3 、 关注生活,提升幸福与价值的感受生命质量也是教育质量应该关注的问题。 常在教育界行走的教师和沐浴教育阳光的学子如果不从内心深处体会到教育对生命的点燃, 感受到教育自身的美丽就无法享受人生的幸福和生命的价值。 “关注每一天的生活质量, 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健康生活, 关注每一点细微的改变” 是我们提出的管理理念, 人最终的幸福来自于内心深处的独特感受,只有在和谐与尊重的氛围中才可能学会爱

7、和分享,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德才兼备的建设者。三、改革创新明特色,关注全面发展的根本标准纲要提出,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的战略方针,陶西平先生人人不同,人人都好的专题辅导也给我们打开了视野和思路。1 、把操场交还给学生,让健康第一成为共识随着“小眼镜”、 “肥胖儿”的日益增多,我们的民族不能靠减肥和眼科手术交付出一代未来人。 “健康第一” 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更应该是一种民族共识,而承担着塑造未来的教育者更要深入思考, 主动践行。 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坚持教师全员参与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和孩子们一同跑步、踢毽、做操、跳皮筋,通过集体约束,把“健康工作一辈子”的理念

8、传递给老师和学生。2 、把文明传递给学生,让经典浸润童年生命古诗词诵读时我们坚持了 13 年的主题活动, 在一篇篇经过历史积淀的经典文章中,师生通过读、诵、背、演、唱等多种形式受到浸润和感染,理想信念、文学素养、民族情怀得到提升。而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我们的“诗意校园”也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亮点, “至真致情启智尚美,维精为诚培德育人”成为了我们的目标追求。 经典在师生的共同成长中成为了有机的营养,滋润并丰富着我们的生活。3 、把舞台提供给学生,让锤炼打造自信气质学生是学校生活的主人, 学校是学生接触社会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 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享受自主生活, 创造属于他们的人生舞台, 并在这

9、个过程中接受挑战与挫折,拥有与人交往的恰当方法,拥有人格的自信、乐观豁达的态度、交流与分享的快乐, 是学校应该让学生经历的生命体验, 是为今后面对生活困难所做的准备和奠基。为学生提供展示、成长的舞台,也是寓教育于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浸润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体现。总之,此次纲要的深度学习,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三大内涵;身心健康、走向社会、终身学习的三个基础;社会责任感、创新、实践的三个重点。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作为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充分利用纲要颁布的发展契机,更好的带动队伍,促进学校发展使我们的任务,更是我们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