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3611507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年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年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年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年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第2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1惠莞(惠州东莞)城际轨道交通建成后,对两地的影响最可能是()A沿线站点商业网点聚集 B加快传统产业的发展C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衰落 D实现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惠莞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使得沿线交通更加便利,吸引商业网点聚集,A对。答案:A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读以下我国某城市高铁站示意图,完成23题。2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A工业 B园艺C物流 D商务解析:读图,高铁客运站是以旅客集散为主,

2、交通便利,人多,消费市场广,适宜布局商务活动,D对;该站是客运,不适宜物流业和工业;园艺业占地面积大,适宜布局在城区边缘,不适宜在人口集散中心区布局。答案:D3高铁站将会导致该城市出现()A郊区城市化 B城市空心化C逆城市化 D过度城市化解析:该高铁站位于郊区,有利于带动郊区经济发展,吸引城区、农村人口迁移,最终实现郊区城市化。答案:A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对商业网点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近年,以沃尔玛、好又多(诚达)、国美、苏宁等为代表的大型超市进驻厦门市内,形成新的商业网点格局。读图,完成45题。4图中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布局的最大优势是()A商业的信息灵通 B交通的通达性好C周围的住家多

3、D外地的游客多解析:商业网点的区位条件:一是交通的通达性好;二是消费人群多。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沃尔玛分布在火车站,好又多布局在主干道交会处,都是交通便捷的地方。答案:B5这种区位选择的主要目的是()A最大范围地吸引消费群体B为顾客提供最丰富的商品C有利于提高商品价格D为丰富厦门旅游增添观光景点解析:交通便捷能够吸引不同方向、更大范围的消费人口,选择A项。答案:A古扬州城因大运河的兴起而兴起,因大运河的衰落而衰落。21世纪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改变了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读图,完成67题。 6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

4、 A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贯通B宁启铁路替代长江航运 C铁路沟通扬州与长江三角洲D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解析:由题干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改变了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可知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答案:D7图中城市地域扩展的方向及其影响因素是() A南北扩展平原地形 B东西扩展铁路线 C向南扩展京杭运河 D向东扩展绕城公路 解析:由图可知该城市东西扩展是受宁启铁路影响,南北扩展是受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和高速公路影响。答案:B下图是太湖平原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8题。8该城市计划将长途汽车客运总站搬迁至地,其主要原因是()A减轻当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B加

5、强铁路与公路的联运,方便货物集散C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运输压力D城市边缘地租低,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解析:长途汽车客运总站布局在市中心,势必会增加市中心交通压力,搬迁至地靠近火车站,既减轻市中心交通压力又方便顾客转乘,而不是方便货物集散。答案:C9下图为杭州城区19872008年城市空间格局变化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987年前,城市空间形态主要沿钱塘江发展B2008年后,城市空间形态主要沿西湖发展C19872008年限制城市向西南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D19872008年促进城市向东北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运河解析:对照图例仔细读图可知,1987年前,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在西湖和运河区域发展

6、,2008年后,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向东北、东南发展,西南部是山区,故限制城市向西南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东北没有运河,促进城市向东北发展的主要因素也就不是运河。答案:C读以下山东半岛城市空间引力与高速公路密度增幅图,完成1011题。10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空间引力增幅与高速公路密度增幅呈正相关B城市空间引力增幅与高速公路密度增幅呈负相关C城市规模越大,高速公路密度增幅越大D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城市间的空间引力均增强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空间引力增幅与高速公路密度增幅并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青岛并不是区域规模最大的城市,但高速公路密度增幅最大。两种增幅均为正值,表明高速公路

7、的发展,带动了不同城市空间引力的增强。答案:D11下列有关图示高速公路对区域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高速公路强大的时效优势,缩短了城市间的时间距离B高速公路对城市发展影响不同,限制了小城市发展C高速公路的密度决定了城市的发展规模D高速公路的密度将直接影响城市的等级解析: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区域内城市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城市间的空间引力都得到增强。影响城市发展规模的因素有很多,交通只是诸多重要因素之一;城市等级是由城市规模决定的,直接影响城市规模的是城市总人口数量。答案:A二、综合题(共56分)12(20分)读以下某历史名城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城市老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4

8、分)(2)你认为老城区中区域和区域形成较早的是_,原因是_。(6分)(3)影响新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老城区的形态大体呈_,这主要与_有关。(10分)解析:该题要抓住图中信息回答。图中显示老城区沿河分布,新城区沿铁路线分布,另外老城区附近还有煤炭、铁矿分布。答案:(1)交通矿产资源(2)早期城市大多沿河分布,河流能为地提供生活用水,且交通运输便利(3)铁路交通带状河流13(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地区。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

9、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12分)(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6分)(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6分)(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12分)解析:第(1)题,回答区位条件的评价应该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图示区域开凿东西向的沿海运河可以缓解东西向的运输紧张状况,分析时需要注意不利的区位条件。第(2)题,开凿运河的工程量可以从地形起伏,地表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重点突出于沿海海运条件的比较。优势主要从航运的安全方面进行考虑。第(4)题,港口建设分析可以从陆域条件和水域条件进行分析。陆域条件主要从腹地和修筑港口条件分析,水域主要从航行和停泊条件进行分析。答案:(1)该地区河流大致自北向南入海,陆上缺少东西向(横向)水运通道。沿海多沼泽,海域水浅,泥沙多,风浪大,不利于航行,不适于建港。(2)沿岸地区为河流冲积平原,低平,多沼泽(湿地、海湾)。(3)运河与海湾及多条河流相通,水位相对稳定;避免海浪和海风影响。(4)(该国南部沿海少港口)H港依托沿海运河,成为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港口;M河流域广阔,腹地广,河道航运繁忙;H港位于M河河口附近,是M河、南部沿海运河航运和海运的枢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