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陕西中考物理试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3610440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陕西中考物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6年陕西中考物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6年陕西中考物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6年陕西中考物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6年陕西中考物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陕西中考物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陕西中考物理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本卷满分:70分 考试时间:与化学共用12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16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请你千万别忘记了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2B铅笔和钢笔准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本试卷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2.当你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把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是不能得分的.3.考试结束,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由监考老师收回.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

2、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第1题图A.用不同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2.下列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初中生大拇指的长度一般约为10 cmB.篮球从篮板上的篮圈落到地面的时间约为1minC.炎热夏天,太阳下摸起来烫手的石头,温度一定高于37 D.你用来答卷的笔质量约为100 g3. 下列图像与描述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对应错误的是 ( ) 4.关于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和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不可再分B.对分子运动的研究只能借助光学显微镜C.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进行了大量天文观测,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D.构成宇宙的星系有的是运动的,有的是静止的5.下列符合安全用电的做法是 ( )A.将电风扇三线插头最长的脚折弯后,插在两孔插座上使用B.家庭电路出现故障,断电后进行检修C.将开关接在家庭电路的零线上D.拔插头时用手直线拽插头上的电线6.下列图中的实验反映了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 ) 7. 精细陶瓷以硬度大、耐高温、绝缘性能好、有的还有高透光性等特点成为当代新材料之一.下列陶瓷制品中主要利用耐高温这一物理属性的是 ( ) A.陶瓷制成的汽

4、油机火花塞 B.陶瓷刀具C.陶瓷制成的光导纤维 D.陶瓷制成的人工膝关节8.图示为一种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厚度只有几微米,可弯曲,1 g薄膜太阳能电池1 h可提供610-3 kWh的电能,它可以粘在玻璃上,制成太阳能发电窗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第8题图A.太阳能不是清洁能源B.太阳能从太阳传递到薄膜电池上没有能量损失C.薄膜太阳能电池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D.1 g薄膜太阳能电池1 h可提供2.16104 J的电能 第卷(非选择题 共54分)五、填空与作图题(共6小题,计19分)24.(2分)干燥的冬天,化纤衣服很容易吸附灰尘,这是衣服因为摩擦呆了_,从而具有了_轻小物体的性质.25.

5、(3分)我国著名羽毛球运动员傅海峰扣球时不仅改变了羽毛球的_方向,而且使羽毛球的速度高达383 km/h,合_m/s(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从而使羽毛球具有较大的_能.26.(3分)图示为“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它首次采用了我国最新研制的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煤油燃烧过程中,其热值大小_.火箭起飞时,煤油燃烧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对火箭的推力达1.2106 N,这个力可举起质量为_t的物体(g取10 N/kg).燃气对火箭做功,燃气的内能会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26题图27.(3分)小明清洗甜瓜时发现它漂浮在水面,此时甜瓜受到浮力的大小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重力.小明想知道甜瓜的密度,于是将甜瓜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溢出水410 mL,再使甜瓜向下浸没在水中,又溢出水25 mL,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增大了_N,(g取10 N/kg).甜瓜的密度为_g/cm3.28.(4分)如图-1所示,铅笔芯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在电压恒为6 V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向B端移动,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由图像可知,当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1 V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1V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_W,此时,铅笔芯两端的电压是_V,铅笔芯的电阻是_.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逐渐减小的过程中,铅笔芯的电阻_(选填“变大

7、”“变小”或“不变”). 图-1 图-2 第28题图29.(4分)(1)图-1为一个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后倒置的杯子,请在纸片下表面O点处画出纸片受到大气压力F的示意图.(2)图-2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关系”的实物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图-1 图-2 第29题图六、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计19分)30.(4分)按要求填空. 图1 图2 图3 图4 第30题图(1)如图1,电压表的示数为_V.(2)如图2,静止的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放在小车上的木块会向_倾倒.(3)如图3,更换电阻R,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则实验探究的是电流与_的

8、关系.(4)如图4,给固体加热时,采用“水浴法”达到的主要效果是让固体_.31.(8分)某小组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2.(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像的位置) 图1 图2 第31题图(1)从图2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_(写出一个即可).(2)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15 cm30 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 cm以外处.但是,当它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

9、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_.(3)为了让蜡烛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15 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_(选填“大”或“小”),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方(选填“前”或“后”),故需配戴_透镜矫正.32.(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

10、观察到:飞机在起飞和航行时机翼的仰角不同;飞机越大其机翼越大.他们想探究“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与机翼仰角、机翼面积有什么关系?”(注:机翼仰角为机翼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机翼面积指机翼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他们利用塑料泡沫等材料自制了三个质量相同、形状相同、面积不同的机械模型,把圆柱形空心笔杆穿过“机翼”并固定在“机翼”上,将一根金属杆从笔杆中穿过并上下固定,确保“机翼”能沿金属杆在竖直方向移动.将“机翼”挂在测力计的下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用鼓风机对着“机翼”吹风模拟飞机在空中飞行.当鼓风机向右吹风时,以气流为参照物,飞机向_飞行. (2) 为了研究“机翼”获得的升力与仰角的关系,他们对

11、同一个“机翼”吹风,并保持风俗不变,只改变“机翼”_的大小,观察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更换面积不同的“机翼”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第32题图在上述实验中,吹风前后测力计示数的_即为“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质量、形状、机翼面积和风俗相同时,仰角增大,获得的升力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增大;当质量、形状、仰角和风速相同时,机翼面积越大,获得的升力_.(3)实验时,“机翼”沿金属杆上升,金属杆对笔杆有向_的摩擦力,因此测得的升力应_“机翼”实际获得的升力.七、综合题(共2小题,计16分)33.(7分)如图是一台两栖履带起重机.它可以在陆地和

12、水深不超过2.5米的滩涂路面行驶工作.(1)起重机安装宽大的履带的目的是减小起重机对地面的_.(2)当起重机吊起N的货物时,货物匀速升高15 m用时40 s.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滑轮组上自由端的拉力及拉力的功率各是多少? 第33题图34. (9分)如图1为一款利用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的便携式挂烫机,它的正常工作电压为220 V,水箱装水最多0.3 kg,加热功率有大、小两个挡位.设计师最初设计的内部电路有如图2甲、乙两种接法,其中电热丝R1=56 ,R2=44 . 图1 图2 第34题图(1)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时,水蒸气遇到衣服迅速_成小水珠,放出热量,将衣服熨平(填物态变化名称)(2)如果选择甲电路,电路中最大电流为_A;如果选择乙电路,电路中最大电流为_A,由于两个电路中所选熔断器里熔丝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8.2 A,故设计师最终选择了甲电路.(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请分别计算这款挂烫机两个挡位的额定功率.(4)若将水箱中0.22 g的水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