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职高新生的起始教育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360678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好职高新生的起始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做好职高新生的起始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职高新生的起始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好职高新生的起始教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做好职高新生的起始教育中江县职业中专学校 张高萍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职业高中的新生是群特殊的学生,他们带着种种不良品行和心理问题走进校门,他们心理矛盾、自卑、缺乏信心,缺乏控制力。若不进行及时的开导、教育,不仅形成不了班集体,班主任的工作无法开展,而且对学生三年的学习,生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针对这些新情况新特点,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做好新生的起始教育呢?一、 上好第一堂谈话课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行动。好多学生是因为没有考上普通高中才来职高读书的,职高并非是他们所向往的学校,他们梦寐以求的是考普高、升大学。中考的“失败”,他们便以为

2、理想已经破灭,成才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特别是成绩较好的学生,这种心理尤为严重。作为班主任,帮助学生转变思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高生同样能成才,可以升大学,可以就业工作。只要不断地开拓进取,一样有出息,一样能为社会作贡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二、 形成一套激励机制找回失落的信心职高生由于中考失意,受到同学的歧视,家长的指责甚至打骂,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升入职高后,有一种自卑感和失落感,不少学生情绪低落,不思进取,生活懒散,同时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不了解。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违纪,在五学三规的评比中扣分而加以指责、严厉批评,而应该把握分寸,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新生入学后,一方面进

3、行校规校纪的学习,同时制定班规以及量化考核细则,对出勤、纪律、值日工作以及班级奖励制度,做到有章可行,客观公正,减少班主任的主观随意性。在考核中,尤其要突出奖励的内容,以鞭策学生。动员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文学社,标兵连等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竞赛,如征文、演讲、体育项目等。在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班团活动和主题班会,进行手抄报、书法、唱歌及棋类、球类等各种比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获奖的机会,获奖后不仅进行考核加分,还进行物质奖励。培养自信心就从扬长开始,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表扬、鼓励,尤其是在犯错误的学生面前,更应如此。只有找到长处,才算是找到了错误的克星,才能帮他找到战胜错误的信心。

4、三、 找准第一个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职高生各方面素质相对较差,成绩也不很理想。作为班主任,应正视这种现状,鼓励他们从头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为大家的座右铭。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寻找乐趣。通过寻找快乐,慢慢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感受学习的快乐,并以此为突破口,鼓励学生用心去认识和体验更多更深层次的乐趣。如深入了解和掌握了学习的内容,其乐也融融,经过努力克服了困难,解决了问题,心里充满了愉悦;零散的知识得到加工整理使之整体化和系统化,也充满乐趣;通过思考对知识有所创新和发现,其乐更是无穷。在班级中有意识地开展各种学科竞赛,如英语口语竞赛,机

5、械基础理论竞赛,普通话竞赛等,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学习活动中,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是享受,是快乐的意念。这样,不仅让学生越来越感受到学习的愉悦,而且还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教育家魏书生经常让学生在作文和命题日记写学习是享受或是考试是享受的内容,每次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从不同的层次去体验,用此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生好学、乐学、会学,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发展。四、 设计第一个形象扮演好多种角色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一般是就近上学,吃住在家中,没离开过父母,没离开过家, 升入职高后,远离父母和家庭,老师、同学、环境一切都变得非常陌生,学习的内容、教学方式、管理方法也与初中大不相同。这种学习、生活、环境的大跨度变化,使得好多学生一时无法适从,心中寂寞,孤独想家,导致心理失衡,有的甚至萌生退学之念。这时班主任要不断改变自己,不能一味以严师的形象出现,而要扮演慈母、兄长、心理医生等到多种角色。走入学生之中,关心照顾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仔细观察他们的言行,把握他们思想和心理上的细微变化,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使学生感到亲人般的爱护和温暖。早晚自习多到教室去转转,休息时多到学生中间去聊聊,有人生病时及时地关照,有人钱粮不多了,班主任及时予以解决。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慈母,能把心理话告诉你,这样,班主任的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