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自然煤层掘进期间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3601709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自然煤层掘进期间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易自然煤层掘进期间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易自然煤层掘进期间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易自然煤层掘进期间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易自然煤层掘进期间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自然煤层掘进期间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易自然煤层掘进期间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131309风巷即将掘进,131309风巷在13-1煤层中及跟13-1煤层底板掘进,13-1煤厚约5.313.4m,平均7.5m,局部发育一层夹矸,13-1煤层顶板为薄煤层、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与煤线呈互层状组合而成的复合型顶板,层理发育,煤岩层松软,稳定性差,易超前冒落,在工作面采掘工作中易造成顶板垮落,留下自燃发火隐患。为了防止131309风巷掘进过程中煤层自燃,保证掘进过程中防灭火安全,特编制本措施。二、防火措施(一)预测预报1、气体检查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为乙烯(C2H4),煤层高温氧化标志性气体为一氧化碳(CO),对气体的检测以检查CO

2、、温度为主,必要时要检查CH4、CO2、O2。因此在对131309风巷高冒点进行防火普查时,重点普查高冒点内气体成分(CO、CO2、CH4)及气体温度。2、检查范围(1)131309风巷煤壁(2)131309风巷内所有高冒区域3、检查周期根据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要求及13-1煤层现状,每天为一个检查周期,每5天为一个取样分析周期。4、检查项目煤壁以检查温度为主,高冒区域以检查CO、温度为主,必要时要取样分析CH4、CO2、C2H2、 C2H4、 C2H6、 N2、O2等气体浓度。(1)人工检测。人工捣孔、多种气体检定器测试为主,并对重点隐患区采取气体进行色谱分析。(2)检查项目以CO、

3、温度为主,必要时要检查CH4、CO2、O2。(3)对高冒点隐患区要进行仔细检查,凡高冒点的温度超过35的必须及时采取注瑞米充填号材料等措施,当高冒点温度超过40的,要立即采取注水降温措施,温度下降后,实行注瑞米充填II号充填。(二)自然发火隐患处理措施1、掘进过程中加强巷道顶板的管理,减少或杜绝顶板漏顶现象,一旦出现漏顶时,施工单位要及时用阻燃性材料进行填充,防止造成高冒,并汇报至抽排区调度。施工单位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冒高超过0.5m的高冒区要进行标记,并对高冒区域采取取喷浆措施进行处理。2、131309风巷区域内高冒点均连接注氮管路进行注氮,惰化高冒区域内气体,抑制煤层自燃。3、高冒点内C

4、O浓度在200ppm以上、温度在40以下,对高冒点采取注入瑞米充填II号措施,将高冒点注实。4、高冒点内CO浓度在200ppm以上、温度在40以上,采取捣孔注水的方法降低高冒区域内煤体温度,然后对高冒点采取注入瑞米充填II号措施,将高冒点注实。5、对处理过后的高冒点,每天必须进行一次复查,如发现CO气体浓度或温度有上升趋势时,及时在高冒区域内重新捣孔注入瑞米充填II号。6、131309风巷区域内高冒点CO浓度或者温度有上升趋势或者变化较大时,必须及时取样至地面分析。(三)巷道喷、注浆1、131309风巷喷浆范围两帮棚卡至巷道顶部范围内喷浆,喷浆以厚度不低于100mm、不留孔洞为标准,喷浆安全技

5、术措施严格按照131309风巷掘进作业规程执行。2、过老巷段前后10m范围内必须全断面喷、注浆,喷浆厚度以喷平棚梁、不留孔洞为标准,注浆压力不得低于4Mpa。3、喷浆距离滞后迎头不得超过30m,综掘三队必须保证喷浆质量。(四)及时延接注氮管路131309风巷掘进期间,综掘三队必须及时延接注氮管路,注氮管路滞后迎头不得超过40m,并每隔40m安设一个三通闸阀,可根据高冒点实际位置情况适当增加三通闸阀数量。三. 注瑞米充填号材料施工工艺及流程:(一)准备工作:1、在131309风巷安装一台多功能双液注浆泵;2、防火队把原料运到施工现场,综掘三队提前将风水管路接到施工地点;3、防火队准备两根DN13的高压管,长度由泵的摆放地点到施工地点而定;4、防火队准备好直径一寸的软胶管,长度视现场情况而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