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安全教育培训计划(2篇).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3599535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季安全教育培训计划(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冬季安全教育培训计划(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冬季安全教育培训计划(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冬季安全教育培训计划(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冬季安全教育培训计划(2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冬季安全教育培训计划(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季安全教育培训计划(2篇).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冬季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一、学习目的:根据公司人资发_在公司系统开展冬季全员岗位技能培训活动_,按照公司冬季全员岗位技能培训“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并组织落实,努力提高安监部全体人员业务技能和综合管理水平。二、学习主要内容:1、_kV输变电相关知识2、学习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及现场执行方法。3、学习电力安全生产相关规程4、学习办公自动化相关知识5、学习公文写作相关知识三、学习方式:冬季培训学习主要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做到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_月份起,每周五下午14:30-16:30为集中学习时间,每周个人自学时间不少

2、于8学时,时间自行安排。并做好学习笔记。冬季培训期间,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总学时100学时。冬季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二)一、目的要求:学习消防知识,了解并掌握灭火器及消火栓等消防器材的使用常识,懂得它们的使用方法。了解发生火灾后如何自救与逃生。二、所需器材:将仓库将要到期的干粉灭火器(6-_只)及消防水带、水枪、桶、柴油、汽油、废纱等。三、行式:先由集团安保部教员讲解消防安全知识并辅以实践操作与使用。四、参加人员:仓储中心仓库员工五、培训时间、地点:_月下旬,会议室、十号仓库西侧停车场。六、学习内容与步骤:(一)消防知识1、灭火器是一种可由人力移动的轻便灭火器具。它能在其内部压力作用下将所充装的灭

3、火剂喷出,用来扑灭火灾。由于它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面广,对扑灭初起火灾有一定效果,因此,在工厂、企业、机关、商店、仓库,以及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上,几乎到处可见,已成为群众性的常规灭火武器。2、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贮气瓶式、贮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酸碱、清水、卤代烷灭火器。3、目前我国研制成的空气泡沫灭火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灭火器具。它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分别充装蛋白泡沫、氟蛋白泡沫、轻水(水层膜)泡沫和抗溶性泡沫,用来扑救各种油类和极性溶剂的初起火灾。由于泡沫的密度小,所以

4、能覆盖在易燃液体的表面上,一方面能夺液面的温度(吸热),使液体表面降温,另一方面液体完全被泡沫覆盖以后,形成一个隔绝层,隔断空气与液面的接触,火就被扑灭了。4、发生粉尘爆炸的首要条件是粉尘本身可燃,即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如媒尘、铝粉、面粉等。其次,粉尘要悬浮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超过其爆炸下限),粉尘呈悬浮状才能保证其表面与空气(氧气)充足接触,堆积粉尘不会发生爆炸;再次,要有足够引起粉尘爆炸的起始能量。只要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就会导致粉尘爆炸。5、用电话报火警:要讲清楚起火单位、村镇名称和所处区县、街巷、门牌号码;要讲清楚是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围困、有无爆炸危险品等

5、情况;要讲清楚报警人的姓名、单位和所用的电话号码。并注意倾听消防队询问情况,准确、简洁的给予回答。待对方明确说明时可以挂断电话。报警后立即派人到单位门口,街道交叉路口迎候消防车,并带领消防车迅速赶到火场。6、向周围群众报警:1)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如工厂车间、办公楼、居民宿舍区等,可用大声呼喊和敲打发出声响器具的方法报警。2)向群众报警时,应尽量使群众明白什么地方什么东西着火,是通知人们前来灭火还是紧急疏散。向灭火人员指明起火点的位置,向需要疏散人员指明疏散的通道和方向。7、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产生的燃烧条件,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同火灾作斗争的实践经验,从灭火的原理分,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6、四种:(1)隔离灭火法。(2)窒息灭火法。(3)冷却灭火法。(4)抑制灭火法。8、常见的点火能源可分为四大类:9、(1)机械火源:如摩擦、撞击、绝热压缩等。(2)热火源:高温表面、热射线(包括日光)等。(3)电火源: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电等。(4)化学(或物理)火源:明火、化学能、发热自燃等。引发火灾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能源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引发爆炸的条件是:爆炸品(内含还原剂和氧化剂)或可燃物(可燃气、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起爆能源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如果我们采取措施避免或消除上述条件之一,就可以防止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这就是防火防爆的基本原理。在制定防火防爆措施时,

7、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考虑:(1)预防性措施。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我们可以把预防性措施分为两大类:消除导致火爆灾害的物质条件(即点火可燃物与氧比剂的结合)及消除导致火爆灾害的能量条件(即点火或引爆能源),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发火(引爆)的可能性。(2)限制性措施。即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限制其蔓延扩大及减少其损失的措施。如安装阻火、泄压设备,设防火墙、防爆墙等。(3)消防措施。配备必要的消防措施,在万一不慎起火时,能及时扑灭。特别是如果能在着火初期将火扑灭,就可以避免发生大火灾或引发爆炸。从广义上讲,这也是防火防爆措施的一部分。(4)疏散性措施。预先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建筑物、飞机、车辆上设置安

8、全门或疏散楼梯、疏散通道等。当一旦发生较大火灾时,能迅速将人员或重要物资撤到安全区,以减少损失。10、为了消除导致火灾爆炸灾害的物质条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在生产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可燃物。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及研制新材料,以不燃物或难燃物代替可燃易燃物,以爆炸危险性小的物质代替危险性大的物质,是工业防火防爆的根本措施,应首先加以考虑。如以阻燃材料代替易燃材料:以不燃或难燃溶剂代替易燃溶剂(如汽油、苯等);在矿井下用金属、水泥支架代替木支架等,都属此类措施。(2)在爆炸危险场所采取措施,使空气中可燃物(可燃气、蒸气、粉尘)浓度保持在安全限度(爆炸下限十安全裕度)以下。(3)加强爆炸危险物的

9、管理。在生产、使用、贮存、运输中都要根据其特性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11、目前发现具有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主要有:(1)金属行业(镁、钛、铝粉等)(2)煤炭行业(活性炭、煤尘等)(3)合成材料行业(塑料、染料粉尘等)(4)轻纺行业(棉尘、麻尘、纸尘、木尘等)(5)化纤行业(聚酯粉尘、聚丙烯粉尘等)(6)军工、烟花行业(火药、炸药尘等)(7)粮食行业(面粉、淀粉等)(8)农副产品加工行业(棉花尘、烟草尘、糖尘等)(9)饲料行业(血粉、鱼粉等)12、干粉灭火器是一种效能较好的灭火器。它是一种细粉与二氧化碳的联合装置,靠二氧化碳气体作为动力,将粉末喷出与燃烧发生化学反应抑制火势的发展,从而扑灭火灾。1

10、3、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先拔掉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或喷枪),另一只手提起提环(或提把),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干粉从喷嘴处向火焰喷射,形成浓云般的粉雾。扑灭地面油火时,要采取平射姿势,左右摆动胶管,由远及近,快速推进。如在使用前,先将筒体上下颠倒几次,使干粉松动,然后再开气喷粉,则效果更佳。14、能够有效地在燃烧区破坏燃烧条件,达到抑制燃烧或中止燃烧的物质,称作灭火剂。15、对灭火剂的基本要求是:灭火剂效能高,取用方便,对人体和物体基本无害,成本低廉。16、干粉灭火剂主要用于扑救各种非水溶性及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以及天然气和石油气等可燃气体火灾和一般带电设备的火灾。在扑救非水溶性可

11、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可与氟蛋白泡沫联用以取得更好的灭火效果,并有效地防止复燃。17、干粉是一种干燥的、易流动的并具有很好防潮、防结块性能的固体粉末,又称为粉末灭火剂。目前分为两类:(1)普通干粉灭火剂(又称BC干粉灭火剂),是由碳酸氢钠(_%)、活性白土(_%)、云母粉和防结块添加剂(_%)组成。(2)多用途干粉灭火剂(又称ABC干粉灭火剂),是由磷酸二氢钠(_%)和硫酸铵(_%)以及催化剂、防结块剂(_%),活性白土(_%),氧化铁黄(_%)组成。18、干粉灭火剂平时贮存于干粉灭火器或灭火设备中。灭火时依靠加压气体(二氧化碳或氮气)将干粉从喷嘴喷出,形成一股雾状粉流,射向燃烧区。当干粉灭火剂

12、与火焰接触时,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将火扑灭。(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消防工作_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2、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13、;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3、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

14、练。4、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5、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应当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6、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5、,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7、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依法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由具有法定资质的认证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强制性要求认证合格后,方可生产、销售、使用。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目录,由_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会同_公安部门制定并公布。8、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9、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消防队接到火警,必须立即赶赴火灾现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灭火灾。10、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扑救火灾、应急救援,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单位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参加扑救外单位火灾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等,由火灾发生地的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