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泥塑活动总结.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3598253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泥塑活动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生泥塑活动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生泥塑活动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生泥塑活动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生泥塑活动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泥塑活动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泥塑活动总结.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泥塑活动总结活动反思通过学习本节课幼儿在玩泥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玩泥的各种技巧,而且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充分调动和发展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我意识到孩子们却是缺少科学的感知事物,那怎样让孩子用证据说话呢?于是我增加了让幼儿学习一些整体塑造,让幼儿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塑造。要求幼儿会塑出物体的主要特征,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辅助材料,表现简单的情节,能大胆的按意愿塑造.并给捏出的泥塑图上你喜欢的颜色。活动总结: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创造,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其中包括了泥塑。开展好泥塑活动不仅使幼儿从小了解

2、、接触民间的文化艺术,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艺术审美的教育,而且能促进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泥塑的重要特征是直观、立体、形象。因此,我们从引导幼儿观察入手,掌握观察的方法,如:整体观察、局部观察、细微观察、自上而下观察、由内向外观察、由大到小观察、由轮廓到特征观察等,培养了幼儿观察的条理性,使幼儿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提高泥塑的表现力。在游戏中,注意循序渐进,使幼儿既不感到高不可及、束手无策,又不感到不费力气、唾手可得,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经过稍稍努力便可达到目的。在手工区游戏时,鼓励幼儿进行变通创造,发挥幼儿的创造力,为幼儿建立信心。开始,我先让幼儿无目的的揉、玩彩泥,在揉玩的过程中

3、了解泥的特性,引导幼儿去发现彩泥极强的塑型力和还原力,可以变成各种形状,幼儿很感兴趣。这时,我们就引导幼儿在玩中总结出一种技能揉,在揉的过程中孩子发现如果改变手的方向,变成一前一后,就会把彩泥揉长实际上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搓的技能。于是,我们将这个概念在游戏中渗透给幼儿,幼儿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掌握了搓的技能。并逐步的发现搓长后一折一拧,就变成麻花、花卷,一盘一卷变成了蛇和蜗牛,一压一抻变成了带鱼和面条,逐渐启发幼儿捏简单的物体。如:在圆上添加小棍变成圆形棒棒糖、变成太阳公公等。教师在指导时注重的不是形的像与不像,而是幼儿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幼儿的参与态度。体现了“因人而异、因形而异”,

4、遵循幼儿的兴趣不同,指导的切入点不同;需要不同,帮助的程度不同;发展不同,教育的起点不同。幼儿塑型后,我们注意启发幼儿总结方法:“你用什么方法捏的?”,孩子们经过自己的探索和创造,总结出:搓一搓变一变、团一团变一变、压一压变一变、剪一剪变一变、卷一卷变一变等多种不同的方法,幼儿的思维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想怎么捏就怎么捏,乐此不彼。幼儿在玩泥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玩泥的各种技巧,而且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充分调动和发展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小学生泥塑活动总结范文2:泥塑组做为学校的一项特色活动,已经进行了一整个学年了,孩子天生爱玩泥巴,他们对泥巴有着浓厚的兴趣。把泥巴

5、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课堂中感受大自然最质朴的馈赠,享受尽情创作的乐趣,这样不仅可以展现学生不拘一格的创意,也能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大胆表现。所以我们一直在探究,怎样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出发,从他们的问题和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在活动中掌握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对周边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艺术的劳动,希望能够引领学生探究祖国的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孩子将来的美术学习奠基,为他们将来的立体造型奠基,培养学生用自己的劳动成果美化生活的情感。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活动了解自然和社会,初步学会观察和发现,发展探究问题

6、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合作和分享的初步意识,包括与伙伴互相帮助、分工合作,认真完成分工任务等,能够既敢于大胆想象,又认真实践和探究,能进行初步的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形成信息资料收集和处理的初步意识和方法。在学校的泥塑活动中,每个学生都会根据自己不同的思路、独特的审美观来做自己的作品。虽然每个学生做的作品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每个学生的作品都会有自己的特别之处,所以泥塑活动中的每个学生都是成功的,他们会因此而高兴,因此而自豪。学生受教于其中,美育于其中,也乐在其中,不知不觉中,达到了提高儿童的审美素养、陶冶和培养他们高雅的审美意识之目的。创造美于自我,施洁净于人心。通过津津乐道的泥塑制

7、作,使儿童得到滋长享受美而又陶冶美的心灵与情操。因为有梦想,我们的孩子们快乐地学习,因为有梦想,我们的教师们快乐地耕耘。我们泥塑组每一期都有新的作品出炉,期末临近时,我们迎来了丰收的喜悦。在我们泥塑组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更要与时俱进,认清自己的不足与差距,及时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在实践中锻炼,在体验中成长,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使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越开越好!小学生泥塑活动总结范文3:设计思路:泥塑活动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能提高幼儿小肌肉群的灵活性,和一定的美学素养,并能使幼儿积累一些初步的立体雕塑技能。但以往的泥塑活动都以实物范例为主来引导幼儿操作,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独立创造

8、性,违背了当代幼教界提出的自主学习,幼儿被动地学,学得辛苦。这次活动,我决定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泥塑活动,试图在指导方面突破以往的“范例+临摹”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用启发引导的方法,让幼儿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感受,逐渐掌握一些基本造型。于是我通过设置一定的悬念来调节幼儿的心理,促使幼儿自主地尝试,学习,积累。过程实录:目标:1、通过摸一摸、猜一猜、讲一讲,充分感知花瓶的造型特点。2、能恰当运用搓、揉、捏等技能,学习创造性地泥塑花瓶。3、设置情境,提高幼儿对泥塑活动的兴趣。准备:每组一只用彩色塑料袋包裹好的花瓶(各种形状)。每人一块橡皮泥,泥工板。若干朵用铅丝、皱纹纸做

9、的彩色纸花。过程:1、猜一猜。请小朋友猜一猜,桌上塑料袋里藏着什么?设置一定的情境,引出悬念,激发幼儿对这次活动的兴趣。2、摸一摸,讲一讲大家轮流摸一摸,边摸边讲,讲讲里面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形状的?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塑料袋里藏着什么?(花瓶)让幼儿主动去感知塑料袋里的物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且通过摸一摸,讲一讲,初步感知了花瓶的造型特征,为以后的泥塑活动奠定了基础。3、提出要求,幼儿操作今天,老师给每组带来了一只漂亮的花瓶,每只花瓶的样子都不一样,请你开动你的小脑筋,想一想,然后用橡皮泥做一做,花瓶会是什么样的呢?要求:(1)保持安静,小嘴巴抿紧(2)可以一边摸,一边捏,一步一步感知

10、。(3)花瓶要做得大一些,老师带来了许多漂亮的小花朵,花瓶做得好的小朋友,老师就送他一朵花,好吗?整个活动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幼儿主动的去感知,并创造性的表现自己的感知,没有范例,但更多的是老师有意识地引导,比如悬念的设置,鼓励幼儿边摸边捏,用小花朵激励幼儿把花瓶的形象做得更精致等等,幼儿少了范例的临摹,一下少了许多限制,不用考虑象不象,只要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老师针对每只幼儿的花瓶给予肯定,可以树立每个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相信自己做得都很成功。4、展示作品,小结请每组小朋友打开塑料袋,大家相互欣赏。揭示迷底,使整个活动首尾呼应,更有整体性,并且通过比较、欣赏,使幼儿更进一步地提高美学素养,为以后的美术活动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活动评价:在整个活动中,由一个悬念紧紧吸引着幼儿,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很投入,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活动结束后,揭示谜底,幼儿通过比较、欣赏,通过老师的肯定,对自己树立了更大的自信,也积累了更多的泥塑经验。在设置情境时,如果能结合时代特征,布置成有一定艺术品味的陶吧环境,更易激发幼儿的内在创造欲望。第页共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