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测量施工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3597028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测量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公路测量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公路测量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公路测量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公路测量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测量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测量施工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兰州市2016年道路整治项目(西固片区)西新线(新城新桥新城老桥)道路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甘肃省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九公司兰州市2016年道路整治项目(西固片区)西新线(新城新桥新城老桥)道路工程二零一七年二月二十四日专心-专注-专业兰州市2016年道路整治项目(西固片区)西新线(新城新桥新城老桥)道路工程测量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及简述1.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兰州市2016年道路整治项目(西固片区)西新线(新城新桥新城老桥)道路工程建设单位: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兰州市西固区西新线设计单位:徐州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规模:本

2、项目为西固片区西新线(新城新桥新城老桥)道路整治工程,主线起点新城新桥西侧98.338米处,主线终点新城老桥桥东侧20.4米处,全长1315.099m。支线为新城新桥东西侧引道,全长331.434m。现道路主线K0+000K0+220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主线K0+220设计终点为水泥砼路面。支线全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主线路幅组成为2m(人行道)+10.5m(车行道)+2m中央分隔带+10.5m(车行道)+2m(人行道)。支线路幅组成为2m(人行道)+9m(车行道)+2m(人行道)。主要控制点为:(主线)K0+000、K0+098.338、K0+331.434、K0+574.248、K0+954.

3、746、K1+315.099。(支线)K0+000、K0+088.887、K0+237.411、K0+331.434。 工期:90个日历天 1.2工程简述本次整治工程分为两种方式整治。一种为现状道路破损比较严重段,结合地质勘察报告及现场病害调查结果,采取旧路面结构拆除及翻建(同原路面结构即采用水泥砼路面),另一种为现状道路破损较轻微路段,采取铣刨、拉毛现状路面后用沥青砼加铺补强。工程整治的主要内容为:车行道破损路面拆除及翻建,加层;人行道及道牙更换,各类检查井的提升改造。二、主要标准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60Km/h路面设计荷载:BZZ-100车行道主线段宽度:2+10.5+2+10.

4、5+2=27m车行道支线段宽度:2+9+2=13m路面设计年限:15年 交通饱和状态设计年限:20年路面结构:主线K0+000K0+220以及支线为沥青砼路面主线K0+220K1+315.099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地震加速度:0.20g三、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本次道路整治工程对机动车道进行翻建及加层,根据路面检测报告结论、可研报告、及对现场病害的调查和分析,以及综合相近地区道路整治成功、成熟经验。为了保证道路翻建后的使用功能,施工图设计阶段将主线现状混凝土路面(K0+220-1+315.099)翻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将K0+000-K0+220、支线全段表面病害轻微区采用沥青砼加层。道路结构组合设计具

5、体分述如下:(1)加层区设计结构层:上面层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C)4cm粘接防水层(SBR 改性沥青)2.0kg/下面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6cm透层油乳化石油沥青1kg/(2)掉头区设计结构层:C30 水泥混凝土 30cm水泥稳定砂砾(5%) 30cm路基下换填 100cm 天然砂砾沥青路面和水泥砼路面相接时,按规范要求搭接。(3)混凝土路面板块划分及接缝设计(a)板块划分水泥混凝土板块基本划分为 3.55.0m。不规则板块原则上不大于 25 。(b)接缝设计 横缝:包括缩缝、胀缝和施工缝。横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设传力杆型,传力杆直径采用同横向施工缝),顶部锯切宽 38

6、mm、深 6-7.5cm 的槽口,并灌塞沥青马蹄脂。在道路间距 100m 处、道路直曲过渡段处设置横向胀缝,胀缝宽 20mm,缝内设置填缝板和可滑动的传力杆。传力杆采用直径为 36mm 的 HPB235 级钢筋,最外侧传力杆距纵缝或自由边的距离为 150mm250mm。水泥混凝土路面每日施工结束或因其它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选在缩缝或胀缝处。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采用传力杆的平缝形式;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同;设在横向缩缝之间的横向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纵缝:包括施工缝和缩缝。纵向施工缝:当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宜采用平缝形

7、式,上部应锯切槽口,深度宜为30mm-40mm,宽度宜为 3mm-8mm,槽内灌塞沥青马蹄脂。纵向缩缝: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m时,应设置纵向缩缝。纵向缩缝宜采用假缝形式,锯切的槽口深度大于施工缝的槽口深度。槽口宽 38mm,槽口深度为10-12cm,并灌塞沥青马蹄脂。纵缝在板厚中央处设置拉杆,拉杆采用直径为16mm的HRB335级钢筋,拉杆中部100mm范围进行防锈处理,最外侧的拉杆距横缝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搭接时,按规范进行搭接,详见搭接处理图纸。(4)人行道设计结构层如下:6cm 预制 C30 本色防滑砖3cm 厚 1:2 水泥砂浆10cm厚C20水泥砼15cm厚水

8、泥稳定砂砾(3.5%)总厚34cm本工程现状人行道在有条件路段已设置无障碍设施,本次设计在施工过程中按现状恢复。恢复树池道牙时,根据树池中央距甲型道牙实际尺寸恢复。(5)路面材料要求: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技术要求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表8.1.7-1。透层、黏层采用乳化沥青,其质量应符合规范表8.1.7-2的规定。粗集料:应洁净、干燥,集料对沥青的粘附性3级。集料具有一定的破碎面颗粒含量,具有1个破碎面宜大于90,2个及以上的宜大于80。粗集料的质量要求及级配符合规范表8.1.7-6、表8.1.7-7 的规定。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细集料的质量

9、要求及级配满足规范表8.1.7-8、表8.1.7-9(或表8.1.7-10)的规定。矿粉:应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磨制,其质量要求符合规范表8.1.7-11的规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砂砾压实度及7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表4.3.3-1的要求。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96%,7d(20条件下湿养6d、浸水1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5Mpa。集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及7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10、(JTGD50-2006)表6.1.15的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96%,7d(20条件下湿养6d、浸水1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集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四、组织架构杂工班组测量员:张生旭测量员:王鹏测量员:李文科1、项目工程测量组织架构图如下:测量组长:张生旭记录员:王晓燕五、测量依据1、徐州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兰州市2016年道路整治项目(西固片区)西新线(新城新桥新城老桥)道路工程工程施工图纸。2、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公路勘测规范 JTG C10-20073据西固

11、区新城全年的气象条件、建设地点、地形和环境情况。4本单位的技术装备力量及施工经验。5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工期要求等综合因素进行编制。六、测量人员及设备配备根据本工程的工程特点及施工要求,项目将配备1名测量工程师,2名专业测量员,组成项目测量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本工程的平面控制、高程控制、工程监测工作,负责日常施工中的定位放线、水准基点的测设、复核、交接以及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及测量仪器的计量送检工作。具体配备如下表: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序号仪器名称规格精度数量用 途1全站仪TOPC6022”+2mm+2ppm1角度、距离测量2水准仪DSZ32mm/km2施工水准测量七、工程测量措

12、施7.1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及精度保证措施测量先行是施工管理中的要求,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本公司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历来注重测量管理工作。除建立两级测量复核制度外,对本工程还将成立专职测量组,以确保测量工作高效、优质。1、测量工作程序:开工前对业主和设计单位移交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闭合复测,复测合格并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施工。测点交接测点复测建立施工导线网,布水准控制点局部放样。2、控制系统的建立:针对本工程规模及特点,建立现场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于在施工全过程中进行测量的控制。1、平面控制系统根据本工程的形状及特点,本着先总体后局部的原则,轴线控制点将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

13、为依据。在施工过程中本着针对该项目的特点,以半幅施工的原则下,将轴线控制点引至另半幅未进行施工的道路中,将所引的轴线控制点用醒目的红色油漆进行标注,且在轴线控制点处用水泥钢钉定点。在全道路的轴线引点过程中,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的坐标为基准采用全站仪坐标方式引点,且将所引的轴线控制点坐标进行详细记录,以便该半幅道路拆除完毕后进行下一步施工的主轴线控制。在轴线控制点的引点过程中,在道路直线段的控制点可30m-50m设一个轴线控制点。在局部弯道及有弧度的路段以每10m设一个轴线控制点。2、高程控制系统根据建设单位和规划院提供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准确地引测到施工现场附近便于监控的相应位置上,沿着道路方向,

14、每隔100米设置一个控制点,标注其绝对标高值。用于监控的水准点位置应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形。高程的引测应进行往返一个测回。其闭合误差值不得大于3mm 。闭合误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可按水平距离比例相应修正。建设单位所提供水准点及标高复测点应有书面记录,并应有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现场代表签字认证。3、放线控制1、施工流程根据导线、高程控制点放出路的中线,纵向每隔10米设置一中桩和一对边桩,用水准仪在中桩和边桩上分别标记现场实际高程。根据路中线放出路两侧边线,设置边桩,在路口圆弧测设中,在保证准确度和精度的前提下,为施工方便可采用市政部门较为通用的“中央纵距离法”。2、施工方法在本工程开工前,会同监理对业主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控制点、网进行闭合复测,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与相邻工程的测量控制点、网进行联测,测量记录及结果由业主及监理审核签认后方可进入正式施工。根据已有的高级控制点、网,结合各条施工线路走向及需要,加密布置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各点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视状况,以方便随时进行闭合复测,所有的测量记录及结果应在报送监理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