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3596746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化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多元化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多元化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多元化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多元化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元化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化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元化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一)流行音乐、快餐音乐的弥漫挤兑了民族音乐的生存空间。现在的小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偏好已经到了盲目跟风的程度。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的发展变化期,对于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流行音乐、快餐音乐节奏明快,旋律多变,正迎合了他们追求个性的心理特征。再加上流行音乐、快餐音乐在传媒的驱动下铺天盖地,学生耳濡目染、随波逐流,置身于良莠不齐的音乐文化生活中,从而产生局限性审美疲劳。闲暇生活中学生甚少有机会或者没有机会接触民族音乐作品,所以无从品味民族音乐的精神内涵。下表是对三、四年级学生平时接触的音乐和乐器类型所作的调查:类型接触概率民族音

2、乐西方经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乐器西洋乐器经常接触2%11%97%2%7%偶尔接触16%30%3%10%24%没有接触82%59%0%88%69%(二)西方经典音乐的纳入导致民族音乐的教学失衡。打开小学一至六年级的音乐教材,鉴赏的曲目中来自西方的占绝大多数,这些作品都具有旋律流畅华丽,音乐形象生动的特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易于被具体形象的事物所感知,所以对于西方经典音乐的鉴赏都能通过捕捉音乐形象达成教学目标。而民族音乐作品都具有写意性,也就是烘托一种精神氛围,一种心灵感受,对于年龄小、知识面狭窄的小学生而言,体会音乐所要表达的意境没有教师充分的引导和自身丰富的想象力是无法感受作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

3、所以西方经典音乐的鉴赏相对来说教师更容易引导和掌控,从而铸就了西方经典音乐在课堂教学中的强势地位。下表是小学人音版一至六年级的教材音乐作品分类:教材分布情况一册二册三册四册五册六册七册八册九册十册十一十二民乐演奏聆听432133013543民歌民谣347762240550西洋乐器演奏1210111087899357西方歌曲467445723332(三)学校艺术活动的繁荣中缺少了民族音乐的精神传承。近几年来,学校的艺术活动中甚少或者没有民族音乐的影子。舞蹈表演高年级学生选择节奏明快的韵律操,低年级学生则选择动作简单的儿童舞,民族舞蹈难度高学生不敢尝试;歌曲演唱高年级学生选择时尚风行的流行歌曲,低

4、年级学生则选择活泼欢快的儿童歌曲,民歌民谣接触少乏人问津;器乐演奏是弱项,即使有能力演奏的学生,也都是选择西洋乐器。如此境况,虽然学校的艺术活动搞的热闹纷繁,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失去了依托,再加上各种地方因素和变量,树根立魂的民族精神在学生心目中也渐渐缺失。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使一个民族能最深层地感受自己的重要内容,也是使一种文化在世界文化日益广泛的交流中保持自己个性的重要标志。我国56个民族拥有数以万计的色彩独特的民歌,品种繁多的民间歌舞、民

5、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及戏曲音乐,它们都具有鲜明的音乐风格,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更是培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但在目前的音乐教育体制下,我们的民族音乐教学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学习的乐器、音乐技法甚至音乐理论大都是西化的,对于民族音乐的接触基本只限于音乐欣赏的几个章节,对于民族音乐的了解更是只鳞片爪,所以要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亟须融入音乐课堂,贴近学生生活,特此提出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二、课题研究设计:(一)研究目标:依据音乐课程

6、标准注重音乐课程改革,以课堂教学为主线,辐射学生社团活动、艺术实践与学生生活,通过具体的民族音乐文化材料构建大音乐学习环境。通过对民族音乐文化内容的整合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音乐,在创作中理解民族音乐,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特制定以下研究目标: 1通过实践研究,将民族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学生的音乐生活,体验感受民族音乐所特有的旋律、音色、结构、舞蹈等。2通过研究,构建民族音乐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3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的听唱奏演整体发展能力,形成个性化的体验方式,使民族音乐文化

7、得到传承和创造,让民族精神在学生的音乐世界中生长。(二)课题界定:融入:所谓融入即融合,合成一体。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就是结合教材中原有的民族音乐,寻求同民族音乐的特色,区别不同民族音乐的风格。将民族音乐的知识与技能渗入课堂教学,利用网络、学校配备和实验教师开发的教育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视听结合、奏演相会、融合贯通,力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相辅相成了无痕。(三)相关课题研究综述:从有关教育杂志中获取的情报资料与民族音乐教育实践看,关于在音乐课、社团活动与校外民族音乐团队活动中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及其论文、经验总结时有报道,但关于在小学里开展多元化民族音乐融入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却很鲜

8、见。当代文化全球化给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是流行音乐、快餐音乐的弥漫挤兑了民族音乐的生存空间;二是西方经典音乐的纳入导致民族音乐的教学失衡;三是学校艺术活动的繁荣中缺少了民族音乐的精神传承。加上各种地方因素和变量,整个社会民族音乐的保护意识比较淡薄,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现状堪忧。我的课题研究方向是在课堂让学生能将自己习得的民族音乐知识技能进行外输,通过实践的形式将民族音乐知识与技能进行运用,得到真正内化的目的。因此多元化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学是当前小学艺术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四)设计理念:以音乐课程标准为理念指导:弘扬民族音乐 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

9、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三、课题研究内容及实施策略:(一)研究内容:1研究的问题:(1)如何将民族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植入音乐课堂。(2)民族音乐融入音乐课堂教学有哪些策略和方法。(3)建立怎么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听唱奏演得到体验和提升。(4)如何建立个性化的民族音乐学习方式,推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创造。2研究的假设:在学校开展“民族音乐文化与课堂融合”的教改试验,势必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现代化的小学音乐教学体系的建立;促进素质教育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实施。3假设的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

10、过教师传授直接得到的,是学习者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形式获得的。因此,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教师是学习建构意义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学内容是学生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是帮助学生建构意义的认知工具。(2)体验式学习理论 课堂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等要素组成的。根据体验式学习理论,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积极接触语言知识,运用技能技巧,使学生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

11、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二)实施策略:1积聚式音乐课堂的建构,推进民族音乐元素植入常规课堂。积聚式音乐课堂:是将民族音乐的元素,渗透在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的对民族音乐的知觉唤醒和建立,以此积聚对民族音乐的体验,积聚民族音乐的知觉经验。流程包括:情致拓展感知贯通元素联动情景诱导(1)情景诱导:以情景的创设为起点,将学生的音乐学习活动置于民族性的音乐文化情景之中,通过情景诱发学生的音乐知觉,引导学生的审美经验、体验途径。(2)元素联动:以情景诱导获得的民族音乐的直觉,通过解构音乐的元素,如节奏、旋律、音色等,并与学生的体验、实践结合,链接对民族音乐的知

12、觉。(3)感知贯通:在音乐作品的学习中,在已经链接的知觉基础上,将新的学习要素融合在体验、欣赏、唱歌、律动、表演中,贯通学生的知觉链接通道,形成整体的音乐感知。(4)情致拓展:对民族音乐元素和整体的知觉贯通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情感也将融入其中,以情致为深入点,将内容、形式、情感等载体拓展和延伸,以此获得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深度体验和内化。2融合式民族音乐融入课堂的策略和方法(1)融合式策略:融合式策略是指在音乐学习活动中,将民族音乐的元素适时的融入在整个音乐学习中,弥漫民族音乐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民族音乐的直觉。包括:A元素迁移:在经典和流行中挖掘民族元素,迁移内化民族音乐的学习。B情境联音:在音乐情

13、境创设中,有意将民族音乐旋律或情致介入,联结民族音乐和经典音乐、传统音乐的感知。C内容互动:在学习新的音乐作品时,可以将民族音乐内容上表述和新的音乐学习接入,通过内容传达的情感的关联,建立新的体验意境。D情感驱动:将民族音乐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渗入音乐课堂学习中,以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激情,提升音乐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内化对民族音乐的体验和知觉。(2)多元融通的方法:在民族音乐融入课堂教学的途径和表现形式是多元的,以学生的多种感官贯通、迁移、内化对民族音乐的知觉、表现、创造。包括:A听演同时:民族音乐的融入学习,通过聆听欣赏,获得对民族音乐的感知和表现,在听的同时,融入学生的表演,通过学生的体验性

14、、表现性的表演,丰富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知,听演同时介入,将民族音乐学习形象化、情景化。B奏唱相会:唱是民族音乐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获得音乐知觉的重要载体,将唱和奏融合,听唱融合,知觉互动。C贯通体验: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利用竖笛来呈现,实现整体性贯通体验。D点上深化:有特长的学生进行演奏,古筝、二胡等民族乐器的演奏融入到学生的演唱中,丰富体验,提升感知。3民族音乐融入音乐课堂的多元化体验。教师要保护好每个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努力营造学习民族音乐的氛围,构建学习民族音乐的大环境,成立民族乐器社团和民族歌舞社团,给学生提供学习和体验民族音乐的平台,鼓励学生参加社团,

15、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1)瓜乡鼓韵社团:腰鼓舞是我国广泛流行的民间舞蹈。解放前流行于陕北一带,解放后腰鼓舞遍及全国城镇农村,群众称“打腰鼓”。腰鼓舞属集体舞蹈,用于欢庆、热烈的场面,表达人们欢欣鼓舞的心情和劳动人民的英雄气概。舞者男女都有,均穿彩服,腰间挂一只椭圆形小鼓,双手各持一根鼓槌,鼓槌上扎有红绸,边打边舞,鼓点变化丰富,节奏强烈,舞步多变化,能走出各种复杂美妙的图案。腰鼓队少则四至八人,多至十人甚至上百人。表演时情绪热烈,动作健壮,队列整齐,气势浩大。在三四年级中选拔大部分学生学跳腰鼓舞,既让学生掌握了一种民间舞蹈,体会到民间音乐就在我们身边,又能为学校的庆典活动造势,让更多的学生体会民间舞蹈的气势与魅力。(2)筝心筝艺社团:古筝是古老的民族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