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导学案讲解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359627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导学案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政治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导学案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政治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导学案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政治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导学案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政治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导学案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导学案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导学案讲解(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3.9.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以及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含义。2、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二)能力目标通过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学习,提高比较分析和辩证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于承认矛盾和揭露矛盾;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二、 学习重点难点矛盾的概念、基本属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课前预习案】(20分钟)一、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7P72,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

2、识,初步识记 自主探究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与基本属性:(1)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基本属性: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1)(2)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2)方法论要求:2、矛盾的特殊性:(1)矛盾特殊性的含义:(2)矛盾特殊性的表现: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1、思考: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2、判断: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相对的,统一是绝对的。3、判断:同一性

3、寓于斗争性之中。4、思考:“少年我爱你的美貌,中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体现了矛盾的什么特点?5、判断: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二、 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课堂探究案】(25分钟)【探究一】材料一 某工业大省正在兴起一股“机器人换人”的浪潮。该省某地区截至2013年7月已有15个“机器人换人”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企业生产用工平均减少25%,人均产出提升30%,产品合格率提升2.8个百分点。同年1-7月,该地区相应的技改投资达104.42亿元,同比增加60.7%,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8.6%。作为工业大国,201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

4、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15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面对诱人的前景,我国近年来已建成30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材料二 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12分)【探究二】为进一步推动信息消费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从2014年1月开始,将利用两年的时间,重点围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课题,在有条件的50个市(县、区)开展试点工作;试点结束时,择优评选“全国信息消费示范市(县、区)”,进行示范经验推广

5、。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在推动信息消费发展过程中应当如何处理好试点和推广的关系? 【拓展探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某市,是齐鲁文化重要的发祥地。该市积极落实省人大会议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齐鲁文化。他们利用自身儒家文化圈中心的区位优势,突出本地文化特色,研究制定本市整体发展规划:重点打造“文化经济特区”,着力建设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传播体系: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建成两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推动齐鲁文化走出去。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市在挖掘和阐发齐鲁文化的过程中是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的。【典型例题1】虽然不断升级的电脑病毒和无孔不入的不良手机短信使人们

6、防不胜防,但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以及手机的技术升级和普及,还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可以说明( )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矛盾双方的统一是主要的,对立是次要的矛盾双方的的统一是绝对的,对立是相对的 矛盾双方相对应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A B C D【典型例题2】步入大数据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数据的存储问题。有研究表明,用于即时访问的“热数据”,最好用闪存;而那些即时性不强,人们又经常使用的“温数据”则应保存在磁盘里;用于长期存档的“冷数据 ”就适合用专用磁带记录。 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A.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

7、终C.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当堂检测案】(1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指出:“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A. B. C. D.2、“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

8、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A B. C. D.3、自2010年起,我国北方某研究所科学分析中度盐碱荒地的特性,利用脱硫石膏、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荒地,在种植中选用耐盐品种,应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垄沟种植等技术。经过三年努力,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玉米亩产(1亩约等于0.067公顷)达到689.7千克,创造了盐碱地改造的奇迹。盐碱荒地的成功改造表明(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

9、又是主观的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A B. C. D.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涵的哲理是 ( )A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矛盾具有普遍性C矛盾具有特殊性 D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5、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B质变和量变的关系 C对立统一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6、“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

10、哲学意蕴。其内涵主要有( )一分为二的观点 绝对同一的观点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A B C D7、中国人喜欢吃有馅的食品,由此才衍生出了世界闻名的饺子、包子、馅饼、菜团、春卷、烧麦等不计其数的美味食品。尽管形式不同,内容上都有一个共性用淀粉类食品和其他食品搭配,制作出可以替代饭菜的“一餐饱”食品。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共性在个性之外独立存在A B C D8、“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 宋 卢梅坡)下列选项与材料所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A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 B夫

11、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皆宜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D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3.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地位以及关系。2、理解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等原理。(二)能力目标初步形成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持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二、 学习重点难点主次

12、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课前预习案】(20分钟)一、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2P74,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 自主探究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主次矛盾:(1)主要矛盾:(2)次要矛盾:(3)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2、矛盾的主次方面:(1)矛盾的主要方面及其地位:(2)矛盾的次要方面:(3)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3、两点论与重点论:(1)理论依据:(2)两点论:(3)重点论:(4)反对错误倾向:二、坚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含义:2、意义:1、思考:我们学校内部存在哪些矛盾,哪一矛盾是主要矛盾? 2、思考:“金无足

13、赤,人无完人”,你认为如何评价一个人?3、判断:次要矛盾是可有可无的。4、判断: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所以次要方面无关紧要。三、 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课堂探究案】(25分钟)【探究一】 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防止千篇一律,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紧紧牵住文化体制改革的“牛鼻子”,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结合材料,分析文化体制改革是怎样做到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的。【探究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