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防治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3596188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树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树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树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防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树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防治摘要:介绍李树细菌性穿孔病的危害特点及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关键词:李;细菌性穿孔病;防治1995年我县从辽宁省引入黑宝石李,因其早果、丰产、耐脊薄、经济效益 高,有了较大发展。但近年来,由于管理不当,细菌性穿孔病害迅速蔓延成灾。 此病在其他李品种如日本秋姬李、安哥诺李、美国蛇李上均有发生,但以黑宝石 李和美国蛇李最为严重。该病害轻则死叶死枝,重则全树死亡,已成为李园中毁 灭性病害。目前,我们已总结出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能使已发病的树正常结果, 无病树不再发病。1李细菌性穿孔病的危害特点该病害多发生在当年生枝条上。夏季高温多湿,是该病害的高发期。病菌从 当年生枝

2、条表皮的皮孔侵入。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不规则形斑点,继而形成椭 圆形黑紫色稍凹陷病斑,病斑中有胶液流出,后病斑中部纵裂直达木质部,病斑 周边痂状突起,严重时整枝干枯而死,叶片直接枯死在枝上。病斑侵染在短果枝 基部时,整个短果枝连同叶片一起枯死。用刀割开短果枝基部或果枝病斑部位, 发现木质部变红褐色。病斑直接危害叶片时,叶片上出现不规则水渍状斑点,后 向四周蔓延,像水烫过一样,最后叶柄变黄,叶片脱落。果实被侵染发病后,初 期果皮上出现水渍状小点(幼果期),后逐渐扩大,最终形成水渍状不规则形中间 凹陷的黑色斑点,果实停止生长,脱落,严重影响坐果率。果实膨大期病害发生 较重时,果实膨大缓慢,常常只长

3、到正常大小的一半时即停止生长,严重影响果 实的产量及品质。病害发生严重时,可造成整株树死亡。2防治措施对此病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若等到出现病斑或死枝现象后再喷药防治, 病菌已侵染到木质部,而一般杀菌药剂难以渗透至木质部,故达不到治愈的效果。 具体防治措施:加强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有机菌肥,注意防旱排涝,增 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清除病源。结合冬剪将枯枝及叶片清除出果园烧 掉。无病害的树叶可结合施肥集中深埋30cm以下。大的伤口要涂抹愈合剂,防 止感染。发芽前喷1遍5Be石硫合剂。树上和树下地面全面喷布,杀灭越冬 病原菌。谢花后及幼果期,结合治虫各喷l遍杀菌剂,如克菌康600倍液,或 蓝亚(含代森锌)1500倍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进行防治。自6月上旬开 始进入高温多湿发病盛期,每15天左右喷1次杀菌剂。可选用蓝亚1500倍液加 链霉素3000倍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或33.5%净果精1000倍液。几种 药剂应交替使用。摘果后的89月份仍是病害发生季节,有些果农不再喷药 防治,这也是病害大发生的原因之一。应该选用上述杀菌药再继续喷23次进 行防治。注意雨后喷药。喷布要周到细致,叶片正反面、枝条和树干全喷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